-
公开(公告)号:CN102282476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980140465.4
申请日:2009-10-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06788 , G01R31/1263 , G01R31/3627
Abstract: 为检查袋式电池的绝缘,使探针分别接触袋式电池的电极和该袋式电池的袋的铝层,然后测量所述探针之间的电特性值。与铝层接触的探针具有由导电弹性材料制成的接触部分。此外,通过将测得的电特性值与参考值进行比较来确定袋式电池的绝缘。因而,在测量或检查袋式电池的绝缘例如绝缘电阻时,可充分展现柔性袋的外部周围的物理特性,从而提高电接触的可靠性并将袋式电池的物理损坏或变形减至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204005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980143869.9
申请日:2009-07-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的用于单元模块组件的电压传感的接触衬垫,其与用于测定单元模块组件的电池单元电压的电压传感模块电连接,并且与所述电池单元的电极电接触,其中,所述单元模块组件由一个以上的电池单元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衬垫由导电性有机弹性体材质构成。根据所述本发明,通过将与所述电池单元电接触的接触衬垫由导电性有机弹性体构成,能够提高电池单元之间的电接触可靠性,另外,提供能够有效防止异物、外部物理冲击等引起的单元模块组件误动作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983443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0980108065.5
申请日:2009-03-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6 , H01M2/1077 , H01M2/347 , H01M6/46 , H01M10/0413 , H01M10/04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型或大型电池模块,其具有这样的结构:两个或更多个板状二次电池单元(下文称为“电池单元”)沿宽度方向(即竖直方向)布置在所述电池模块上。所述电池单元布置为使得电极端子沿相同的方向定位。所述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具有定向表面,用于电池单元的电连接的板状电极端子连接构件在所述定向表面上电连接。电极端子连接构件的顶面和/或底面上形成有用于将电极端子连接构件联接的结构。连接至用于联接所述电极端子连接构件的结构的绝缘接合构件的一端或两端由模块壳体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0511825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580032124.7
申请日:2005-10-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562 , H01M6/42 , H01M10/052 , H01M10/345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7 , H01M10/6566 , Y02E60/122 , Y02E60/124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组的冷却系统,该电池组可以用作电动车辆和混合电动车辆的电源。该冷却系统具有通过以恒定流动速度向电池芯供应制冷剂而有效发散由电池芯产生热量的效果,而且具有使冷却过程中电池芯之间的温度差异最小的效果。这防止电池芯的性能衰减,且实现了最佳的温度控制。而且,该冷却系统采用布置在电池组一侧的单个制冷剂引导件,从而减小了整个电池系统的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01385186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780005943.1
申请日:2007-0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G01R31/3624 , H01G9/26 , H01M10/052 , H01M16/00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一个由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输出量和容量的单元模块组成的模块组件、一个用于检测电池组的电流和/或电压并将检测到的电流信号和/或检测到的电压信号传送至一个控制单元的检测单元、用于在从检测单元接收到的电流信号和/或电压信号的基础上从模块组件中选择一个最佳单元模块的所述控制单元,和一个用于将模块组件的一个具体单元模块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电连接至一个外部输入及输出终端的开关单元组成的电池组。在本发明的电池组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单元模块并使其根据安装了电池组的装置的运行条件而运行,据此改进电池组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310408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680042733.5
申请日:2006-11-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8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2010/42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锂二次电池,其使用锂锰金属氧化物作为阴极活性材料及非石墨碳材料作为阳极活性材料,且基于该电解质的总重量,在含锂盐的非水电解质中,包含0.1至20重量%的式I所表示的盐:R4X+YZn-(I),其中R、X、Y、Z和n如说明书所定义。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能够凭借电池在低温下充电/放电在阴极-阳极界面形成电荷双层,通过增加锂离子-电极反应性和降低电极-界面电阻而改善电池的低温性质,并因此能优选用于中/大型电池体系中,例如需要在严苛条件下操作的电动车(EVs)或混合电动车(HEVs)的电源。
-
公开(公告)号:CN101501919B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0780029551.9
申请日:2007-06-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13 , H01M2/206 , H01M10/0418
Abstract: 所提供的是一种包括电池组电池的堆叠型二次电池,所述电池组电池通过堆叠多个全电池或者双电池作为单元电极组件而形成,所述全电池具有阴极/分隔板/阳极的结构,所述双电池具有阴极(阳极)/分隔板/阳极(阴极)/分隔板/阴极(阳极)的结构,其中在两个或更多个单元电极组件中的阴极活性材料和/或阳极活性材料被配置为具有不同成分以产生电压差,并且根据所述电压差将电极终端分别安装在一电池壳内,从而由一个电池同时提供两种或更多种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1171702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680016005.7
申请日:2006-06-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2 , H01M2/0275 , H01M2/1061 , H01M2/202 , H01M2/206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用于中型或大型电池组的电池模块,其包含多个单元电池,其中该单元电池通常为板形单元电池,且当该单元电池排列于模组盒以便构成至少二列及至少二行时,该单元电池相互电性连接。根据本发明,该电池模块的整合性大为提高。尤其,该电池模块垂直方向的机械强度进步提升,且该单元电池间电性连接必要连接元件的数量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1385186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780005943.1
申请日:2007-0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G01R31/3624 , H01G9/26 , H01M10/052 , H01M16/00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一个由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输出量和容量的单元模块组成的模块组件、一个用于检测电池组的电流和/或电压并将检测到的电流信号和/或检测到的电压信号传送至一个控制单元的检测单元、用于在从检测单元接收到的电流信号和/或电压信号的基础上从模块组件中选择一个最佳单元模块的所述控制单元,和一个用于将模块组件的一个具体单元模块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电连接至一个外部输入及输出终端的开关单元组成的电池组。在本发明的电池组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单元模块并使其根据安装了电池组的装置的运行条件而运行,据此改进电池组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317283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680044906.7
申请日:2006-1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 , H01M2/0287 , H01M2/08 , H01M2/1077 , Y02E6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电池模块,其具有在其中作为电池单元的多个电池沿厚度方向彼此堆叠的结构,每一个电池具有安装于电池外壳中的电极组件,该电池外壳由包括金属层与树脂层的层叠板制成,其中该电池模块被构成使得:每一个电池单元的电极导线被弯曲且置于每一个电池单元的上端密封部上,用于机械耦合与电气连接的通孔形成在该电极导线与该密封部中,使得该电极导线的通孔分别与该密封部的对应的通孔相通,且导电耦合构件分别穿过该电池单元的通孔而插入,由此实现电气连接与机械耦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