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5714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080071469.8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住友电工印刷电路株式会社
IPC: H05K1/18 , H05K1/02 , H01R12/77 , H01M50/543 , H01M50/503 , H01M50/284 , H01M50/249
Abstract: 带端子的柔性印刷基板具备:具有导电路的柔性印刷基板及钎焊于上述柔性印刷基板的端子,上述柔性印刷基板具有:焊盘,与上述导电路电连接,具有金属表面并钎焊于上述端子;及焊料限制部,具有非金属表面,不钎焊于上述端子,上述端子具备:重叠部,与上述焊盘重叠并钎焊于上述焊盘;及延伸部,与上述重叠部相连,延伸到不与上述柔性印刷基板重叠的区域,上述重叠部具有预定的区域被部分地去除了的形状的去除部,在上述柔性印刷基板中的上述重叠部不重叠的上述预定的区域内配置上述焊料限制部。
-
公开(公告)号:CN11224354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1980038377.7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07 , H01M50/258
Abstract: 蓄电元件模块(1)具备多个蓄电元件(10、110)和将多个蓄电元件(10、110)彼此连接的汇流条(30)。在多个蓄电元件(10、110)的一个电极(12)设置有以突出端(20D)的直径比基端(20B)的直径小的形态向上方突出的定位凸起(20),在汇流条(30)贯通形成有贯通孔(40)。在定位凸起(20)的基端(20B)与突出端(20D)之间的高度位置处,汇流条(30)载置于定位凸起(20)并且贯通孔(40)的孔缘(41)配置于定位凸起(20)的周围,形成有与孔缘(41)及定位凸起(20)相连的接合部(50)。
-
公开(公告)号:CN112272896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1980035137.1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07 , H01G4/228 , H01G11/10 , H01G11/72 , H01M50/209 , H01M50/258 , H01M50/581 , H02G3/16
Abstract: 配线模块(10)具备:收容多个连接汇流条(17)中的各个汇流条的多个第一收容部(60)沿并列方向并排而成的第一收容部列(61)、收容多个连接汇流条(17)及输出汇流条(18)中的各个汇流条的多个第二收容部(62)沿并列方向并排并且在与并列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与第一收容部列(61)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第二收容部列(63)、位于第一收容部列(61)与第二收容部列(63)之间并将第一收容部列(61)和第二收容部列(63)连结的多个列间连结部(64),多个第一收容部(60)彼此通过能够挠曲变形的第一挠曲部(65)连结,多个第二收容部(62)彼此通过能够挠曲变形的第二挠曲部(66)连结,多个列间连结部(64)各自具有能够扭转变形的变形部(76)。
-
公开(公告)号:CN11227289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80035137.1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07 , H01G4/228 , H01G11/10 , H01G11/72 , H01M50/209 , H01M50/258 , H01M50/581 , H02G3/16
Abstract: 配线模块(10)具备:收容多个连接汇流条(17)中的各个汇流条的多个第一收容部(60)沿并列方向并排而成的第一收容部列(61)、收容多个连接汇流条(17)及输出汇流条(18)中的各个汇流条的多个第二收容部(62)沿并列方向并排并且在与并列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与第一收容部列(61)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第二收容部列(63)、位于第一收容部列(61)与第二收容部列(63)之间并将第一收容部列(61)和第二收容部列(63)连结的多个列间连结部(64),多个第一收容部(60)彼此通过能够挠曲变形的第一挠曲部(65)连结,多个第二收容部(62)彼此通过能够挠曲变形的第二挠曲部(66)连结,多个列间连结部(64)各自具有能够扭转变形的变形部(76)。
-
公开(公告)号:CN110323397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193674.0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护件、连接模块及连接模块的端部连结构件。安装于多个蓄电元件排列而成的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模块具备:多个汇流条,将相邻的所述蓄电元件电连接;多个电线,与所述多个汇流条连接;及保持构件,具有收纳所述多个电线的电线收纳部,所述电线收纳部具有所述电线能够导出的导出开口,在该导出开口的开口缘部经由具有挠性的铰接部突出地设置有能够安装所述多个电线的电线安装部,所述电线安装部在通过所述铰接部向所述电线收纳部侧弯曲了的状态下,其弯曲状态能够由保持单元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55668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080073148.1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03 , H01G11/12 , H01M50/209 , H01M50/258 , H01M50/298 , H01M50/51 , H01M50/548 , H01M50/557 , H01M50/569 , H01M50/593
Abstract: 一种蓄电模块(10),具备:正面和背面分别具有正极及负极的电极面(14)的多个蓄电元件(11)、与所述多个蓄电元件(11)的所述电极面(14)电连接的导电板(12)及与所述导电板(12)电连接的配线模块(13),所述多个蓄电元件(11)以使相邻的蓄电元件(11)的所述电极面(14)相向的方式沿着排列方向排列,所述相邻的蓄电元件(11)的所述电极面(14)彼此通过配置于所述相邻的蓄电元件(11)的所述电极面(14)之间的所述导电板(12)而电连接,在所述相邻的蓄电元件(11)之间配置有所述配线模块(13),所述导电板(12)及所述配线模块(13)配置于比从所述排列方向观察到的所述多个蓄电元件(11)的外形靠内侧处。
-
公开(公告)号:CN11476217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80084655.5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线束(20)安装于多个蓄电元件(11),线束(20)具备:具有挠性的基底薄膜(23A)、覆盖基底薄膜(23A)并具有挠性的覆盖薄膜(24A)及配置于基底薄膜(23A)与覆盖薄膜(24A)之间的多个电线(31、32),多个电线(31、32)具有:第一末端部(31A),从基底薄膜(23A)与覆盖薄膜(24A)之间导出到外部;及第二末端部(32A),从基底薄膜(23A)与覆盖薄膜(24A)之间的与第一末端部(31A)侧相反的一侧导出到外部,基底薄膜(23A)和覆盖薄膜(24A)具有通过熔敷而接合的熔敷部(30)。
-
公开(公告)号:CN11032339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910193674.0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03 , H01M50/296 , H01M50/505 , H01M50/507 , H01M50/5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护件、连接模块及连接模块的端部连结构件。安装于多个蓄电元件排列而成的蓄电元件组的连接模块具备:多个汇流条,将相邻的所述蓄电元件电连接;多个电线,与所述多个汇流条连接;及保持构件,具有收纳所述多个电线的电线收纳部,所述电线收纳部具有所述电线能够导出的导出开口,在该导出开口的开口缘部经由具有挠性的铰接部突出地设置有能够安装所述多个电线的电线安装部,所述电线安装部在通过所述铰接部向所述电线收纳部侧弯曲了的状态下,其弯曲状态能够由保持单元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02405558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080017667.2
申请日:2010-04-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Abstract: 一种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缆(10),包括电缆(11)和被压接到从电缆(11)露出的电线(13)的阴性端子接头(12)。在阴性端子接头(12)的导线筒(16)中形成凹部(18),将电线(13)设置在导线筒(16)的表面上。每个凹部(18)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开口边缘,并且凹部(18)的开口边缘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一开口边缘(19)和一对相互平行且不同于第一开口边缘(19)的第二开口边缘(20)。凹部(18)沿第一开口边缘(19)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并且沿第二开口边缘(20)的延伸方向间隔。
-
公开(公告)号:CN11476217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080084655.5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线束(20)安装于多个蓄电元件(11),线束薄膜(23A)并具有挠性的覆盖薄膜(24A)及配置于基底薄膜(23A)与覆盖薄膜(24A)之间的多个电线(31、32),多个电线(31、32)具有:第一末端部(31A),从基底薄膜(23A)与覆盖薄膜(24A)之间导出到外部;及第二末端部(32A),从基底薄膜(23A)与覆盖薄膜(24A)之间的与第一末端部(31A)侧相反的一侧导出到外部,基底薄膜(23A)和覆盖薄膜(24A)具有通过熔敷而接合的熔敷部(30)。(20)具备:具有挠性的基底薄膜(23A)、覆盖基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