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70586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580013278.5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电化学反应装置提高从光向碳化合物的转化效率。所述光电化学反应装置具备:电解液、浸渍在电解液中的氧化电极层、浸渍在电解液中的还原电极层、和光生伏打层。所述光生伏打层具有与氧化电极层电连接的第1面和与第1面对置并与还原电极层电连接的第2面,通过照射到第1面或第2面的光的能量进行电荷分离。氧化电极层和还原电极层的至少一方具有包含细孔的多孔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6170586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580013278.5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电化学反应装置提高从光向碳化合物的转化效率。所述光电化学反应装置具备:电解液、浸渍在电解液中的氧化电极层、浸渍在电解液中的还原电极层、和光生伏打层。所述光生伏打层具有与氧化电极层电连接的第1面和与第1面对置并与还原电极层电连接的第2面,通过照射到第1面或第2面的光的能量进行电荷分离。氧化电极层和还原电极层的至少一方具有包含细孔的多孔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606225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80011462.6
申请日:2015-02-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1/003 , C25B1/00 , C25B1/10 , C25B9/00 , C25B9/08 , Y02E60/366 , Y02E70/10 , Y02P20/135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光电化学反应装置(1)包括:具备第1电极(11)、第2电极(21)、以及设置于它们之间的光生伏打层(31)的第1层叠体(2);具备与第1电极(11)电连接的第3电极(41)、与第2电极(21)电连接的第4电极(42)、以及设置于它们之间的离子移动层(43)的第2层叠体(3);以及,收容浸渍第3电极(41)的第1电解液(61)和浸渍第4电极(42)的第2电解液(63)的电解液槽(6)。第3和第4电极(41、42)的一方引起氧化反应,第3和第4电极(41、42)的另一方引起还原反应。第3和第4电极(41、42)具有离子透过性,且第2层叠体(3)具有比第1层叠体(2)大的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294794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080065818.1
申请日:2010-03-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L31/0216 , H01L31/0224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22425 , H01L31/02168 , H01L31/1804 , Y02E10/547 , Y02P70/521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通过层叠折射率调整层、金属多孔膜和光电转换层而配置的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金属多孔膜位于光辐射侧;金属多孔膜与光电转换层直接接触;金属多孔膜具有多个穿过其的开口部分。折射率调整层至少部分覆盖金属多孔膜的表面和开口部分的内表面;以及折射率调整层具有包括端点值的1.35到4.2的折射率。如果采用经过纳米处理的金属膜作为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太阳能电池因电场增强效应而有效地进行光电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02918651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080067177.3
申请日:2010-04-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L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6 , H01L31/03529 , H01L31/0384 , H01L31/073 , H01L31/0735 , H01L31/18 , Y02E10/543 , Y02E10/544 , Y02P70/521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使用增强的电场增加载流子激发的高效光电转换元件。所公开的光电转换元件包括光电转换层,所述光电转换层由层叠在两个电极层之间的两个或更多个半导体层形成,并且所述光电转换元件具有在所述光电转换层中的电场增强层,所述电场增强层被夹在所述半导体层之间。所述电场增强层包括金属精细结构体,其中所述金属精细结构体是多孔薄膜或诸如微球体的微小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978507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980109384.8
申请日:2009-0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L31/0224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1884 , H01L31/022433 , H01L31/022466 , Y02E10/50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第一电极层,形成于基底上;生成层,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以及第二电极层,形成于所述生成层上,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至少之一为光透明的金属电极层,所述金属电极层具有穿过所述金属电极层的多个开口。所述金属电极层包括金属部,所述金属电极层的任意两个金属部彼此连续、无切割部分,所述金属电极层的膜厚度在10nm至200nm的范围中,且所述开口的大小等于或小于用于生成电的光的波长的1/2。
-
公开(公告)号:CN108624905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710840482.5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电解装置以及二氧化碳电解方法。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电解装置(1)具备:电解单元(2),该电解单元具备阴极(22)、阳极(11)、二氧化碳供给部(300)、电场溶液供给部(12、21)以及隔板(30);电源(40);反应控制部(500),该反应控制部使电流从电源(40)向阳极(11)和阴极(22)流动而产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更新材料供给部(700),该更新材料供给部具备向阳极(11)和阴极(22)中的至少一者供给气体状物质的气体供给部(710);和更新控制部(500),该更新控制部基于电解单元(2)的单元输出的要求基准来停止来自电源(40)的电流供给以及二氧化碳和电解溶液的供给,并且使更新材料供给部(700)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247108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480030479.1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1/003 , B01J31/02 , B01J31/0239 , B01J31/0244 , C25B1/00 , C25B9/00 , C25B9/08 , C25B11/04
Abstract: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还原催化剂,其具备在表面具有金属层(102)的集电体(101)、和键合于所述金属层的表面且含有季氮阳离子(111)的修饰有机分子(112)。
-
公开(公告)号:CN104681126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77267.5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22 , H01L51/0023 , H01L51/5206 , H01L51/5215 , H01L51/5234 , H05B33/28 , Y10T428/2481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例,透明电极层积体(10)包括透明基板(11)、以及形成在透明基板上并包括金属纳米线的三维网络的电极层(12)。电极层包括第一导电区域(14)和与第一导电区域相邻的第二导电区域(13)。第一导电区域(14)中的金属纳米线的表面起反应以形成反应产物。第二导电区域(13)中的金属纳米线的表面未反应。第二区域(13)具有比第一导电区域(14)的电导率高的电导率,并具有光透明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021533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433510.9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02 , B82Y10/00 , H01B1/04 , H01B1/06 , H01B1/08 , H01B1/10 , H01L29/1606 , H01L29/413 , H05B33/28 , Y10T428/251 , Y10T428/26 , Y10T428/265 , Y10T428/266
Abstract: 根据一实施例,该透明电极层积体(10)包括透明基板(11)以及形成在透明基板上的光学透明电极层(13)。该电极层包括直径为20至200nm的金属纳米线(21)的三维网络(22)。每个金属纳米线具有在其部分表面上的组成金属纳米线的金属的反应无机产物(2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