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半导体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09932A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200480017508.7

    申请日:2004-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复合物形成的复合半导体膜,所述复合物含有:A.至少一种选自锌、锡、镉、铟和镓的元素;B.至少一种选自氧和硫的元素;和C.IIa族的元素。太阳能电池被构造为包括:基体(11);在基体(11)上形成的导电层(12);在导电层(12)上形成的吸光层(13),所述吸光层用含有Ib族元素、IIIa族元素和VIa族元素的复合半导体形成;形成于所述吸光层(13)之上的上述复合半导体膜(14);和形成于所述复合半导体膜(14)之上的透明导电层(16)。所述构造提供了具有低电阻率的复合半导体膜。另外,通过利用具有低电阻率的所述复合半导体膜作为太阳能电池的缓冲层,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

    太阳能电池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71610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480009521.8

    申请日:2004-04-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749 H01L31/0322 Y02E10/541

    Abstract: 提供了包含具有黄铜矿结构的化合物半导体的光吸收层并且具有优良特性例如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放置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p-型半导体层,和放置于p-型半导体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n-型半导体层。该p-型半导体层包括含有Ib族元素,IIIb族元素,VIb族元素并且具有黄铜矿结构的化合物半导体。该p-型半导体层的带隙从n-型半导体层侧向第一电极层侧单调增加。p-型半导体层在n-型半导体层侧主表面上的带隙至少是1.08eV,并且p-型半导体层在第一导体层侧主表面上的带隙是至少1.17eV。在该p-型半导体层中,在n-型半导体层侧的第一区域和在第一电极层侧的第二区域在p-型半导体层的厚度方向上的带隙增加率各自不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