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98891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80060283.8

    申请日:2012-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2 F28D1/0475 F28D1/0477 F28D1/05325 F28F1/40

    Abstract: 本发明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1A)包括并排排列的多个翅片(2)和制冷剂流路(10)。制冷剂流路(10)由主流路径(6)、多个分支路径(7)和集管(3)构成。各分支路径(7)包括至少3根毛细管(4)和多个回流弯管(5),将翅片(2)贯通。多个分支路径(7)各自的多个回流弯管(5)包括:具有平滑的内周面的至少一个平滑弯管(52);和具有形成有多个螺旋状的槽的内周面的至少一个带槽弯管(51)。至少一个平滑弯管(52)位于从集管(3)通往分支路径(7)时最接近于集管(3)的位置。

    翅片管热交换器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90527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80050084.9

    申请日:2012-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477 F28F1/32 F28F1/325

    Abstract: 翅片管热交换器(100)具有翅片(31)和导热管(21)。翅片(31)具有平坦部(35)、第一倾斜部(36)和第二倾斜部(38)。定义气流方向上的翅片(31)的长度为S1、段方向上的导热管(21)的中心间距离为S2、平坦部(35)的直径为D1、通过气流方向上的翅片(31)的上游端和下游端的平面为基准平面(H1)、基准平面(H1)和第一倾斜部(36)所成的角度为θ1、基准平面(H1)和第二倾斜部(38)所成的角度为θ2、从基准平面(H1)至平坦部(35)的距离为α。翅片管热交换器(100)满足tan-1{(S1·tanθ1±2α)/(S2-D1)}≤θ2<80°-θ1的关系。

    并网型供电系统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9845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80043158.7

    申请日:2010-08-30

    Abstract: 并网型供电系统具备:利用自然能量进行发电,并与商用电力系统并联连接的并网型的发电装置;将由上述商用电力系统供给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来进行充电,且将放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对负载进行供电的蓄电装置;和对上述蓄电装置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预测次日的发电装置的发电量以及负载的电力需求并进行如下控制:当发电量的预测值小于电力需求的预测值时,在上述商用电力系统的电费相对便宜的时间段对上述蓄电装置充电,当发电量的预测值不小于电力需求的预测值时,在上述时间段不对上述蓄电装置充电。

    翅片管热交换器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9052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280050084.9

    申请日:2012-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477 F28F1/32 F28F1/325

    Abstract: 翅片管热交换器(100)具有翅片(31)和导热管(21)。翅片(31)具有平坦部(35)、第一倾斜部(36)和第二倾斜部(38)。定义气流方向上的翅片(31)的长度为S1、段方向上的导热管(21)的中心间距离为S2、平坦部(35)的直径为D1、通过气流方向上的翅片(31)的上游端和下游端的平面为基准平面(H1)、基准平面(H1)和第一倾斜部(36)所成的角度为θ1、基准平面(H1)和第二倾斜部(38)所成的角度为θ2、从基准平面(H1)至平坦部(35)的距离为α。翅片管热交换器(100)满足tan-1{(S1·tanθ1±2α)/(S2-D1)}≤θ2<80°-θ1的关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