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65003A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申请号:CN200580000088.6
申请日:2005-01-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K1/14 , H01K3/02 , H01L31/042
Abstract: 本发明的辐射体(1),是将热变换成电磁波后从表面辐射的辐射体,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形成多个微腔谐振器(2),微腔谐振器2的表面,由含有与碳结合的钨的层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0568025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680001113.7
申请日:2006-08-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反射体,为了对来自电热丝(71)的红外线进行反射并取出到加热器(70)的外部而设置反射板(72),例如为钢制。在反射板(72)的表面形成有空腔(73)。由于该空腔(73)的纵横比被设定在0.17以上0.7以下的范围内,因此与没有设置空腔的反射体相比,能够提高红外线的反射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052898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680001113.7
申请日:2006-08-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反射体,为了对来自电热丝(71)的红外线进行反射并取出到加热器(70)的外部而设置反射板(72),例如为钢制。在反射板(72)的表面形成有空腔(73)。由于该空腔(73)的纵横比被设定在0.17以上0.7以下的范围内,因此与没有设置空腔的反射体相比,能够提高红外线的反射率。
-
公开(公告)号:CN1842891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580001014.4
申请日:2005-08-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白炽灯,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排列能够抑制比规定波长长的波长的辐射的多个空腔(120)的辐射体(灯丝102),将灯(102)与大气隔绝的玻璃灯泡(101)。在灯丝(102)的上述区域,具有包含钨和碳的层(碳化钨),在玻璃灯泡(101)的内部密封含有碳的气体及惰性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24435C
公开(公告)日:2003-10-15
申请号:CN99801887.2
申请日:1999-08-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N5/06
Abstract: 本发明的辐射能量辐射装置包括用于辐射用于照明的照明光的装置,所述照明光含有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辐射和能够渗透进入生物体以便维持/促进生物功能的预定波长范围内的辐射。例如,预定波长范围是600nm-1100nm。利用这个预定波长范围内,可以通过增加生物体的免疫系统的强度或者通过激励自主神经系统来维持/促进生物功能。用于辐射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辐射能量的辐射装置和用于辐射预定波长范围内的辐射能量的辐射装置可以被集成在一起。此外,用于辐射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辐射能量的辐射装置和用于辐射预定波长范围内的辐射能量的辐射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独立地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293820A
公开(公告)日:2001-05-02
申请号:CN99804105.X
申请日:1999-03-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025 , H01J61/10 , H01J61/42 , H01J61/72
Abstract: 一种荧光灯具备在其内壁涂敷着荧光体且封入了金属蒸汽以及稀有气体的玻璃管、在此玻璃管两端设有的放电电极、支撑所述放电电极且从管外部向所述放电电极输送功率的电极导线、以及在所述玻璃管的管端部管端密封部分与所述放电电极之间设置的反射板,其特点在于,对于由于所述玻璃管内发生的放电而产生的辐射以及利用此辐射在所述荧光体受激发出的光中,所述反射板将其中朝向所述管端部辐射的光分量,向所述玻璃管内部反射。
-
公开(公告)号:CN1268767A
公开(公告)日:2000-10-04
申请号:CN00105472.4
申请日:2000-03-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J6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10 , H01J61/103 , H01J61/7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荧光灯包括:具有第一灯丝的第一电极部分;具有第二灯丝的第二电极部分;一荧光管,其中在该荧光管的内壁上施加有荧光物质;设置在该荧光管内的一非导体的第一结构;和设置在该荧光管内的一导体的第二结构,其中该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被设置在第一灯丝和第二灯丝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479527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780024191.3
申请日:2007-10-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1S2/00 , G02F1/13357 , F21V7/04 , F21Y10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5 , G02F1/133604
Abstract: 光源装置(11)具备:使轴线(L)沿着相同方向地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管形状的光源(17);和反射板(18),从光取出方向观察时配置在光源(17)的背面侧。反射板(18)具备:与光源(17)对置的平坦部(28);和凹形状部(27),沿着从平坦部(28)相对光源(17)远离的方向凹陷,开口缘(29)是圆形或者椭圆形。从光取出方向观察时至少沿着光源的轴线(L)配置多个凹形状部(27)。从而,可得到不依赖于光源(17)的配置方向的配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305105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02817620.0
申请日:2002-11-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久保和明
IPC: H01J6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42 , H01J61/35 , H01J61/44 , H01J65/048
Abstract: 在具有封入发光物质的凹入部(12)的透光性放电容器(11)内面设置的荧光体膜(16’)的膜厚在等离子体(15)近旁最大,随着接近与内管(32)连接的连接部(21)而变小,而且随着与圆底部(41)接近而变小,通过该膜厚分布,可以实现与灯泡大体相等的光分配,即使在把无电极荧光灯安装在灯泡用照明器具上时也可以实现良好的光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630022A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200410088132.0
申请日:2004-10-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K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F99/00 , B21C37/045 , B21F45/00 , B24C1/10 , B24C3/12
Abstract: 一种显微孔隙形成装置,用于在钨丝上形成显微孔隙。该装置包括一个颗粒源,一个用于接收被加热钨丝的腔室,以及多个喷嘴,喷嘴设置在腔室中用于向被加热的钨丝喷射颗粒。颗粒的直径为0.35-0.75微米。加热钨丝被接收在腔室中,喷嘴向钨丝喷射颗粒以在钨丝上形成显微孔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