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69433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099151.1
申请日:2004-06-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1 , G11B7/08511 , G11B7/0909 , G11B7/1378 , G11B7/1381 , G11B2007/0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高S/N比的信号进行层判别处理的光学头及安装这种光学头的光信息处理装置。苯发明的光信息处理装置具备:将光源发射出的光束聚光形成焦点的光学会聚系统;按照受光元件的受光量生成光量信号的受光部;将记录介质上的第1层的第1反射光和第2层的第2反射光引导至受光部的检测光学系统;基于光量信号生成层判别信号,使用层判别信号判断焦点位于装入的记录介质的第1/第2层中的任一层附近的处理电路。检测光学系统具有对第1反射光和第2反射光给予象散的透镜。在受光部上设有基于焦点位于第1层附近时的第2反射光的入射区域,和焦点位于第2层附近时的第1反射光的入射区域进行配置的受光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890727A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480035777.6
申请日:2004-12-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光盘装置中设有退避机构,其在间歇的记录动作或再生动作的中止期间,将物镜(32)拽离到远离光盘(1)的位置。而且,设有在退避的位置上对物镜(32)的位置进行限制或固定的机构。由此,即使在中止期间中的无控制状态,也可以防止光盘(1)和物镜(32)之间的碰撞。由此,可以求得省电化和装置安全性的两全。
-
公开(公告)号:CN1251209C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02147218.1
申请日:2002-10-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33 , G02B27/1073 , G02B27/1086 , G02B27/283 , G11B7/1353 , G11B7/1356 , G11B7/1381 , G11B11/10545
Abstract: 光学元件由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接合而成,该第1基板(11)由多种透明基材经形成有光学膜的第1接合面(11a)接合而成;该第2基板(12)由多种透明基材经形成有光学膜的、互相平行的至少2个第2接合面(12a~12c)接合而成。入射到第1基板(11)上的光的一部分由第1接合面(11a)反射后,入射到第2基板(12)上,进而其至少一部分由第2接合面中的至少1个反射。包含第1接合面(11a)上的入射光轴及反射光轴的假想面、和包含第2接合面(12a~12c)上的入射光轴及反射光轴的假想面所成的角为大体45度。由此,能得到低成本的、由于在从光源射向光盘的往路光路上没有衍射光栅所以光利用效率高的、信号恶化少的光学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412752A
公开(公告)日:2003-04-23
申请号:CN02147218.1
申请日:2002-10-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33 , G02B27/1073 , G02B27/1086 , G02B27/283 , G11B7/1353 , G11B7/1356 , G11B7/1381 , G11B11/10545
Abstract: 光学元件由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接合而成,该第1基板(11)由多种透明基材经形成有光学膜的第1接合面(11a)接合而成;该第2基板(12)由多种透明基材经形成有光学膜的、互相平行的至少2个第2接合面(12a~12c)接合而成。入射到第1基板(11)上的光的一部分由第1接合面(11a)反射后,入射到第2基板(12)上,进而其至少一部分由第2接合面中的至少1个反射。包含第1接合面(11a)上的入射光轴及反射光轴的假想面、和包含第2接合面(12a~12c)上的入射光轴及反射光轴的假想面所成的角为大体45度。由此,能得到低成本的、由于在从光源射向光盘的往路光路上没有衍射光栅所以光利用效率高的、信号恶化少的光学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481219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180003764.0
申请日:2011-06-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在与床主体部(10)合体时形成能变更为膝部抬高姿势的床轮椅(9),其具有:座面部(15)、对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进行支承的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对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b)进行支承的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与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以自由弯曲的方式连结且对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进行支承的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与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5d)以自由弯曲的方式连结且对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进行支承的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14e)、以自由弯曲的方式连结着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以及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且对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进行支承的椅子基座部(13)、对椅子背部支承构件和椅子膝部支承构件进行连结的第一联杆部(21)、和对椅子背部支承构件和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进行连结的第二联杆部(22)。
-
公开(公告)号:CN10382649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80003109.4
申请日:2013-05-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5D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头部护理装置具备:具有分别独立地转动的第一转动轴(209L)及第二转动轴(210L)的单元基台部(103L);固定于第一转动轴(209L)的第一连杆(105La);转动自如地与第一连杆(105La)连接的第二连杆(105Lb);固定于第二转动轴(210L)的第三连杆(105Lc);转动自如地与第三连杆(105Lc)连接的第四连杆;将第二连杆(105Lb)和第四连杆转动自如地连接的支承轴;由支承轴支承的作用体(115L);修正作用体(115L)相对于人的头部(10)的姿态的修正机构(125L)。
-
公开(公告)号:CN102481223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180003705.3
申请日:2011-06-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G7/16 , A61G3/08 , A61G5/1067 , A61G7/015 , A61G7/018 , A61G7/165 , Y10T29/4978 , Y10T29/49815 , Y10T29/49826
Abstract: 一种将轮椅(9)和床主体部(10)合体而成的床(11),轮椅(9)具有以自由弯曲的方式连结多个分割构件而构成的座面部(15)、对座面部(15)进行支承的椅子支承构件(14)、对椅子支承构件(14)进行固定的椅子基座部(13)和对椅子基座部(13)进行支承的行走轮(12),床主体部(10)具有以自由弯曲的方式连结多个分割构件而构成的床面部(17)、对床面部(17)进行支承的床面支承构件(18)和对该床面支承构件(18)进行固定的床基座部(19),在轮椅(9)和床主体部(10)合体的情况下,对座面部(15)进行支承的支承构件从椅子支承构件(14)切换成床面支承构件(18),床面部(17)及座面部(15)成为一体而与床面支承构件(18)的姿势变更一致地进行姿势变更。
-
公开(公告)号:CN10352111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274594.0
申请日:2013-07-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B01F1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11/0062 , B01F3/0819 , B01F3/12 , B01F9/0014 , B01F9/04 , B01F9/103 , B01F11/0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药剂的搅拌及混合、不需要用于对泡进行脱泡的机构而能在药剂容器内直接进行药剂的搅拌及混合的搅拌方法及搅拌装置。通过将药剂容器(21)以其中心轴(23)沿着水平方向(23a)的水平状态进行配置并使所述药剂容器绕所述中心轴旋转,而使所述药剂容器内的药液(24)沿着所述药剂容器的内侧面(21a)移动,在使所述药剂容器旋转的状态下,使所述药剂容器沿着所述中心轴往复振动来对所述药液进行搅拌。
-
公开(公告)号:CN102497846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080041170.4
申请日:2010-09-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A61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J1/2096 , A61J1/22 , A61J2200/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液注入装置及药液注入方法。所述药液注入装置(10)具备:药液注入用的复合针(12),其具有针基部(12c)、注入用针(12d)及调整用针(12e);送出压缩气体的压力产生部(13);通过计测注射器(17)内的密封垫(17a)的位置来计测药液的填充量及填充速度的计测部(14);控制压力产生部(13)及计测部(14)的控制部(15)。从配置得比药瓶容器(16)的药液面(16a)靠上部(药液外)的调整用针(12e)的前端(12h)将压缩气体导入到药瓶容器(16)中,由此将药液面(16a)向下方按压,从药液(16b)中的注入用针(12d)的前端(12i)将药液(16b)注入到注射器(17)内。通过该药液注入装置(10),能够在抑制药液(16b)的起泡的同时准确且高效地将药瓶容器(16)内的药液向注射器(17)注入。
-
公开(公告)号:CN102470073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080024630.2
申请日:2010-07-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A61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J1/2096 , A61J1/20 , A61J1/201 , A61M5/20 , A61M2005/2414
Abstract: 注射器驱动装置(1)具备:将筒体(201)以可拆装的方式保持的筒体保持部(3);与活塞以可拆装的方式连结的活塞操作部(4);包括与活塞操作部(4)连结的齿条(31A、31B),使活塞操作部(4)移动而使活塞(202)朝向推入方向及拉出方向移动的活塞驱动部(5)。某容量的筒体(200A(例如50cc))不使用适配器而直接安装于注射器驱动装置(1),但其他容量的注射器(200C(例如20cc))使用筒体适配器(81)和活塞适配器(82)安装于注射器驱动装置(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