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48535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711433723.0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在安装延长部件时,既不需要用于将延长部件安装于车身框架侧的设计,又不需要为了该安装花费时间。该车身构造具有:保险杠横梁(15);延伸部件(21),其配置在保险杠横梁(15)和车身框架之间且在内部具有空间部(22);延长部件(41),其配置在空间部(22)内,用于吸收从保险杠横梁(15)侧受到的冲击。延长部件(41)的一端与保险杠横梁(15)结合,另一端与延伸部件(21)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22583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780095696.2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相泽辉明
IPC: B60R21/00 , B60R19/48 , B60R21/0136
Abstract: 碰撞检测构造(1)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压力产生管(4);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后侧的板状的后壁部(10);和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前侧的管压缩部(20),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板状的延伸壁部(21),后壁部(10)具有多个固定部(16),多个固定部固定于配置在该后壁部的后侧的部件,多个固定部(16)沿车宽方向排列,在后壁部(10)中,与车宽方向最外侧的固定部(16)相比靠车宽方向外侧的部位(10B)的刚性小于与左右一对的车宽方向最外侧的固定部(16)相比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位(10A)的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35026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710155287.9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18 , B60R19/14 , B60R19/48 , B60R19/483 , B60R2019/1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压力管与保险杠横梁的干扰而抑制压力管的过度变形的车辆用保险杠。车辆用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横梁;保险杠外板,覆盖包含保险杠横梁的车体前表面;以及缓冲部件,设置在保险杠横梁与保险杠外板之间。缓冲部件包含能够因碰撞载荷而折叠的板状部件。缓冲部件包括弯曲部、与经由弯曲部而相连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隙而相向的两个面部。在间隙中,设置有能够因夹在两个面部彼此之间而变形的用于检测撞击的压力管。在保险杠横梁的下方,设置有避免保险杠横梁与缓冲部件中的压力管的设置部位的干扰的下方空间部。
-
公开(公告)号:CN10726445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213359.0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保险杠构造,其能够易于配合保险杠外观件的形状来成形保险杠横梁。车辆用保险杠构造(1)配置在车身前部,且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10)。保险杠横梁(10)具有内侧部件(20)、和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与内侧部件(20)接合的外侧部件(30)。外侧部件(30)的强度设定为比内侧部件(20)的强度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4285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949072.4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9/48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抑制轻微碰撞时侦测装置的功能损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车辆前部结构具备保险杠加强件、托架及侦测装置。保险杠加强件在车辆的前部,沿车宽方向延伸。托架安装于车辆的前部中车宽方向的端部。侦测装置安装于托架,对车辆的斜前的物体进行侦测。侦测装置中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比保险杠加强件中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更位于车宽方向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1157248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094965.7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振动引起的传感器壳体的脱落的传感器安装构造。传感器安装构造(1A)包括:能量吸收部件(6);传感器安装部(60),其设置于能量吸收部件(6),供收容压力传感器(5)的传感器壳体(50)安装;以及罩(70),在罩(70)与传感器安装部(60)之间构成收容传感器壳体(50)的空间,传感器壳体(50)通过卡定安装于传感器安装部(60),并在传感器壳体(50)、传感器安装部(60)及罩(70)中的至少一者上构成有脱落防止构造,该脱落防止构造防止传感器壳体(50)从由传感器安装部(60)及罩(70)构成的开口部(B1)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1157247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081706.0
申请日:2020-02-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针对前碰撞的能量吸收量并同时缩小前后方向的尺寸的能量吸收部件。能量吸收部件(6)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板状的后壁部(10);和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从后壁部(10)的高度方向中间部向前方延伸设置的延伸壁部(21),后壁部(10)在俯视时呈向前方为凸状的弓型形状,延伸壁部(21)以随着从后端部向前端部转移而趋向下方或上方的方式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1119428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780095693.9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00 , B60R19/48 , B60R21/0136
Abstract: 碰撞检测构造(1)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压力产生管(4);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后侧的板状的后壁部(10);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前侧的管压缩部(20),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板状的延伸壁部;和与延伸壁部相对并在与该延伸壁部之间保持压力产生管(4)的管保持部件(40)。
-
公开(公告)号:CN11103244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780094105.X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00 , B60R19/48 , B60R21/0136
Abstract: 碰撞检测构造(1)的特征在于,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压力产生管(4);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后侧的板状的后壁部(10);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前侧的管压缩部(20),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板状的延伸壁部(21);和设于后壁部(10)的后表面侧的压力传感器(5),压力产生管(4)在后壁部(10)的车宽方向端部,配置于后壁部(10)的后表面侧并与压力传感器(5)连接,在后壁部(10)的后表面形成有第一管收容部(50A)和第二管收容部(50B、50C)中的至少一方,该第一管收容部以允许压力产生管(4)向后方移动的方式将其收容,该第二管收容部以允许压力产生管向沿着后壁部(10)的后表面的方向移动的方式将其收容。
-
公开(公告)号:CN11099741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80094147.3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00 , B60R19/48 , B60R21/0136
Abstract: 碰撞检测构造(1)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压力产生管(4);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后侧的板状的后壁部(10);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前侧的管压缩部(20),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板状的延伸壁部(21);和与延伸壁部(21)相对并将压力产生管(4)保持于自身与该延伸壁部(21)之间的管保持部件(40),在管压缩部(20)以及管保持部件(40)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防止压力产生管(4)的误组装的误组装防止部(41a)。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