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0011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5748.2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3036 , B21B1/16 , B21B15/0007 , B21B2015/0021 , B23K11/3063
Abstract: 一种缝焊用滚轮电极的整形装置(10),其对安装在机械手(48)的臂(49)上的第1滚轮电极(17)及第2滚轮电极(23)的形状进行修整,该整形装置与所述机械手相独立地设置并且配置在所述臂的旋转区域内,具备第1滚轮(12)和第2滚轮(13),所述第1滚轮和第2滚轮配置在与连结所述第1滚轮电极、第2滚轮电极的旋转中心而成的线正交的线上且与所述第1滚轮电极、所述第2滚轮电极的外周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5517746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80079448.0
申请日:2013-09-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061 , B23K11/0033 , B23K11/16 , B23K11/20 , B23K2103/04 , B23K21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缝焊接方法以及接缝焊接装置(10)。接缝焊接装置(10)利用第1辊式电极(26)和第2辊式电极(28)对层叠体(100)进行夹持而进行接缝焊接,该层叠体(100)通过将多个工件(W1、W2、W3)层叠、且将该工件(W1、W2、W3)中的厚度最小的最薄工件(W3)配置于最外侧而形成。将与最薄工件(W3)接触的第2辊式电极(28)配置为与第1辊式电极(26)相比沿焊接进行方向先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377498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80033460.2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滚盘式电极至少在经过通过点焊临时固定金属板材的部分(103)时,减小对滚盘式电极的工件(101)的按压力,并且停止对滚盘式电极的通电,在经过后恢复对滚盘式电极的工件(101)的按压力和对滚盘式电极的通电,从而在对工件(101)进行滚焊时,既能够缩短加工时间,又能够在通过滚焊形成的焊接接合部未成为环状的情况下,防止该焊接接合部的端部的剥离。
-
公开(公告)号:CN104918742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80004870.4
申请日:2014-02-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253 , B23K11/06 , B23K11/061 , B23K2101/18
Abstract: 通过测距传感器(41)测定距被夹在电极辊(15、16)之间的工件(W)上表面的距离(步骤1、3),测距传感器(41)相对电极辊(15、16)成预先确定的位置关系。基于测距传感器(41)测定的距离,让电极辊(15、16)相对工件(W)移动,使得连结电极辊(15、16)各个中心的直线(L0)与工件(W)上表面所成角度(Rx)成为预先设定的角度(步骤5)。
-
公开(公告)号:CN10505076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480017035.4
申请日:2014-04-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06 , B23K11/08 , B23K11/255 , B23K11/3036
Abstract: 求出基准点C在焊缝装置(10)处于三个姿势时在自动机坐标系下的变化,获取校正数据(STEP1)。基于弹性机构(22a)对应焊缝装置(10)相对自动机(20)的姿势并由于焊缝装置(10)的重量而产生的变形获取校正数据,并根据该校正数据求出修正数据(STEP5)。基于修正数据修正教学数据(STEP6)。
-
公开(公告)号:CN104918742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80004870.4
申请日:2014-02-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253 , B23K11/06 , B23K11/061 , B23K2101/18
Abstract: 通过测距传感器(41)测定距被夹在电极辊(15、16)之间的工件(W)上表面的距离(步骤1、3),测距传感器(41)相对电极辊(15、16)成预先确定的位置关系。基于测距传感器(41)测定的距离,让电极辊(15、16)相对工件(W)移动,使得连结电极辊(15、16)各个中心的直线(L0)与工件(W)上表面所成角度(Rx)成为预先设定的角度(步骤5)。
-
公开(公告)号:CN102695582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080060692.9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0093 , B25J5/02 , B25J9/1697 , B25J19/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减少工件加工线的制造成本且高效地加工工件。在加工系统(1)中,连续搬送机构(20),连续搬送工件(2)。加工机器(12),对工件(2)进行规定的加工动作。机器人(11),具有在前端安装有加工机器(12)的机械臂(23)和安装有机械臂(23)的机器人支承台(22)。机器人移动机构(14),安装有机器人支承台(22),可使机器人(11)移动。机器人控制装置(16),执行机械臂(23)的移动控制并且执行相对于机器人移动机构(14)的移动控制。即,机器人控制装置(16),执行如下控制作为机器人移动机构(14)的移动控制,即与由连续搬送机构(20)进行的工件(2)的连续搬送独立地使其移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