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39020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280006547.1
申请日:2012-0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 , B62D21/11 , B62D25/082 , B62D25/2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车身(11)包括从车身前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并向后方延伸的左右的前侧车架(16)。从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后端分支为向车宽方向外侧且后方延伸的左右的下纵梁侧伸出部(45)和向车宽方向内侧且后方延伸的左右的通道侧伸出部(46)。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弯曲的部位(28)的内部设有左右的加强部件(35)。该左右的加强部件沿车身前后方向从左右的前侧车架中的位于该左右的弯曲的部位之前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壁(16b)延伸到位于左右的弯曲的部位之后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壁(16c)。
-
公开(公告)号:CN103339020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280006547.1
申请日:2012-0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 , B62D21/11 , B62D25/082 , B62D25/2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车身(11)包括从车身前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并向后方延伸的左右的前侧车架(16)。从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后端分支为向车宽方向外侧且后方延伸的左右的下纵梁侧伸出部(45)和向车宽方向内侧且后方延伸的左右的通道侧伸出部(46)。在该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弯曲的部位(28)的内部设有左右的加强部件(35)。该左右的加强部件沿车身前后方向从左右的前侧车架中的位于该左右的弯曲的部位之前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壁(16b)延伸到位于左右的弯曲的部位之后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壁(16c)。
-
公开(公告)号:CN10257455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45961.4
申请日:2010-10-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18 , B62D25/025 , B62D25/2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所述车身(11)包括:通道横梁(28),沿着在底板(19)上所具有的通道部(18)的下表面向车宽方向延伸;左右的侧车架延伸部(22、22),沿着仪表板(15)的下表面(31、32)从左右的前侧车架(16、16)的后端向后方延伸。该左右的侧车架延伸部分支成下纵梁侧延伸部(43、43)和通道侧延伸部(44、44),其中,下纵梁侧延伸部从后端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且向后方倾斜、并且一直延伸到下纵梁(17、17),通道侧延伸部从后端向车宽方向的内侧且向后方倾斜、并且一直延伸到该通道横梁。该下纵梁侧延伸部的倾斜度和该通道侧延伸部的倾斜实质上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219790293U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20638083.1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局部结构,可避免构件接合处产生毛刺及变形以提升构件的接合效率及刚性。车辆局部结构包括:车身侧构件;基部构件,以重叠于所述车身侧构件的方式接合于所述车身侧构件;以及车载构件,安装于所述车身侧构件及所述基部构件的重叠的部分,所述车身侧构件或所述基部构件具有接触所述车载构件的接触面,所述车身侧构件及所述基部构件在对应于所述接触面的位置通过非穿透激光而相接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