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1088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010185742.1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89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75 , H01M8/248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11)具备:层叠体(20),其具有层叠的多个发电单电池(18);堆壳体(60),其收容层叠体(20);以及辅助设备壳体(64),其收容燃料电池用辅助设备(62)。在堆壳体(60)的上部设置两个排气开口(129a、129b)。在辅助设备壳体(64)的上部设置一个排气开口(129c)。合计仅三个排气开口(129a、129b、129c)与排气管(13)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03702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216288.0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功率供给电路。电功率供给电路(10)具有:负载电缆(48a),其连接第1电池(17a)和第1负载(12a);负载电缆(48b),其连接第2电池(17b)和第2负载(12b);晶体管(54a),其被设置在第1发电机(14a)与负载电缆(48a)之间;和晶体管(54b),其被设置在第1发电机(14a)与负载电缆(48b)之间,在从第1发电机(14a)向第1负载(12a)和第2负载(12b)供给电功率时,使晶体管(54a、54b)截止。据此,即使不能再向2个负载中的一个负载供给电功率,也能继续向2个负载中的另一个负载供给电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85364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801497.6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其能够一边将冷却高压系统设备后的冷却空气向车室排出,一边抑制车室的温度上升。车辆(1)具备:作为高压系统设备的蓄电池单元(10),其被收容在设于座椅(3)的后方的高压系统设备收容部(13)中;以及冷却机构(C),其利用从高压系统设备收容部的外部导入的冷却空气来冷却蓄电池单元,其中,冷却机构在使冷却蓄电池单元后的冷却空气分散到高压系统设备收容部内之后,将冷却空气从高压系统设备收容部内经由排气通路(65)而向车室(4)内排出,排气通路将高压系统设备收容部内的空气从高压系统设备收容部的下端部向下方引导,并从车室的地面(4a)的附近向车室内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658535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801565.9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 B60K2001/0416 , B60Y2306/01 , B60K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即使因支柱伴随着侧面碰撞的侵入而使高压系统设备保护罩的车宽方向端部发生了变形,也能够防止高压系统设备保护罩的变形部分与高压系统设备接触。车辆(1)具备:在左右一对的支柱(9)之间划分出的高压系统设备收容部(13)、以及配置于高压系统设备收容部的蓄电池单元(10)以及DC‑DC转换器(11),蓄电池单元以及DC‑DC转换器被从前方覆盖高压系统设备收容部的高压系统设备保护罩(17)覆盖,高压系统设备保护罩在其车宽方向两端部具有延伸至支柱的附近的延伸部(17d),延伸部具有沿着上下方向的槽部(17e),延伸部的比槽部靠外侧的部分以槽部为起点而向车辆前方弯折规定角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