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38385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910701919.6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4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cospace模型的岛屿生态系统现状评估与发展预测方法。首先利用Ecopath模型拟合当前岛屿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式,根据模型的输出参数,对岛屿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学方面的评价,同时根据渔业捕捞数据,通过Ecospace模型模拟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的区域分布变化情况。以生态模型为依据进行评价,可以从食物网结构完整性、营养功能多样性、能量传递有效性等角度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描述。评估完成后,利用渔获量对生态系统进行模拟,预测岛屿生态系统今后的发展状况。本发明方法从生态学数量学和能量学角度为目前岛屿生态系统的评估和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参考和技术支持,对岛屿生态系统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41289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158040.4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无人机测绘对河流进行监测和评估的方法,利用无人机获取图像数据;使用运动恢复形状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重建,构建3D地形信息;利用Vextractor程序,根据图像数据在3D地形信息上对河流流线的基本形状进行推测,拟合成主河道段的河流弯曲度指数;利用RGB正射影像测量程序,计算正射影像光谱指数,得到河流定量和定性信息;根据弯曲度指数、河流定量和定性信息对河流物理环境进行评估。本发明提供的河流监测和评估的方法,将无人机作为基础设备,利用运动恢复形状算法、Vextractor程序和RGB正射影像测量程序,实现对大型河流中富营养化过程的跟踪,反映富营养化和植被过度生长的变化过程,对大型河流长期的监测和生态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179857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1810422256.X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态隔离‑鱼类修复‑底质锁磷‑植物攫取的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方法。首先对高营养盐含量水体、藻类富集区域、或受污染水域进行生态隔离,然后清除可起水体扰动的土著鱼类,再对围隔内水体进行消毒处理,喷洒锁磷剂以保障水体透明度、减少底质中的磷酸盐内源释放,再重建以水生植物群落为核心的水生态系统,依托沉水、挺水、浮叶植物的强吸收能力,降低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控制藻类和悬浮颗粒物水平,防止“藻华”爆发。本发明方法在修复后稳定性极高,能够长期维持水体的高透明度,水生植物生长旺盛,底质中内源营养盐被封锁,使水生态系统处于完善的自主循环状态,达到富藻区氮磷营养盐攫取与水质改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917985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422256.X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态隔离-鱼类修复-底质锁磷-植物攫取的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方法。首先对高营养盐含量水体、藻类富集区域、或受污染水域进行生态隔离,然后清除可起水体扰动的土著鱼类,再对围隔内水体进行消毒处理,喷洒锁磷剂以保障水体透明度、减少底质中的磷酸盐内源释放,再重建以水生植物群落为核心的水生态系统,依托沉水、挺水、浮叶植物的强吸收能力,降低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控制藻类和悬浮颗粒物水平,防止“藻华”爆发。本发明方法在修复后稳定性极高,能够长期维持水体的高透明度,水生植物生长旺盛,底质中内源营养盐被封锁,使水生态系统处于完善的自主循环状态,达到富藻区氮磷营养盐攫取与水质改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729208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324859.1
申请日:2017-05-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 G06F22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底栖动物功能多样性的水生态评价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方法确定了物种丰富度、种类个体组成、生物耐受性、营养结构和小生境质量五大候选指标类型,以反映环境变化对底栖动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分布范围分析、判别能力分析、相关性分析,从所提出的候选指标中筛选出关键核心生物指标,采用比值法对核心指标进行记分,将各指标记分进行加和,得到底栖动物功能多样性评价最终得分,完成科学评价。本发明提供的评价体系弥补了传统的水体理化指标只能反映瞬时水质状况的缺点,能够体现人为干扰对生境破坏的长期累积效果,预测多重污染胁迫下的有害生物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3954747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10171466.8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3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测定河流浮游藻类和附生藻类初级生产力的装置和应用。所述装置包括样品光反应单元、环境模拟单元和测量控制单元;所述样品光反应单元为若干组藻类光反应器,每一组藻类光反应器包括至少一个浮游藻光反应器和至少一个附生藻光反应器。所述环境模拟单元为光照、水温和水流环境模拟,其中光照环境为设计同一光源环境下不同组的藻类光反应器采用不同的遮光度;水温与水流环境模拟为采用设置于样品光反应单元外部的水流槽,所述水流槽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测量控制单元包括溶解氧传感器和控制面板,其中溶解氧传感器探头深入藻类光反应器水样中。本发明有适用于河流藻类初级生产力测定,操作简单,能同时获得浮游藻类和附生藻类的初级生产力和光合作用参数,提高实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7427835U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21087524.4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型河流的浮游生物和颗粒物采集装置。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水体尤其是大型河流的野外样本采集过程中,对水体中浮游生物和悬浮颗粒物采集低效的问题,提供一种采集装置,结构合理,采集网各部位设计科学,便于操作,采集网的主体结构和出水阀口进行了浮力分布设计,实现在水中收集浮游生物和颗粒物并进行水平拖拽,降低了传统针对静水湖泊中浮游生物和悬浮颗粒物采集方法不能有效地应用于大型河流采集的不足,强化了采集效果和样本收集量,克服了传统的采集方法难以满足有机物和微生物研究中对大量样本需求。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面广、操作简单等优点,为水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649987U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21087532.9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和浮游生物的分离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浮游生物收集装置、静置容器、水体收集容器、移液装置、抽滤装置、冷冻装置、除杂装置和分离液容器,应用本系统对浮游生物和悬浮颗粒物样本成功进行分离处理操作,可以实现连续地将河流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悬浮颗粒物依次进行有效地分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适于标准化操作,并可以与水体检测仪器对接,具有适用面广、操作简单等优点,为大尺度开放水体的环境生态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