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66499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129522.2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C10M107/34 , C10N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用烃类致冷剂的冷却装置的磨损少、润滑性良好的润滑油基油。所述润滑油基油是实质上由碳数1~8的烃化合物形成的致冷剂用的润滑油基油,其特征在于,该润滑油基油由数均分子量300~3200的聚氧丙烯二醇、聚氧丙烯三醇或它们的混合物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602985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80009635.0
申请日:2015-02-19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C10M171/00 , C09K5/04 , C10M105/38 , C10M107/24 , C10M171/02 , C10N20/00 , C10N20/02 , C10N30/00 , C10N30/04 , C10N30/06 , C10N30/10 , C10N4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5/045 , C09K2205/126 , C10M105/04 , C10M105/38 , C10M107/24 , C10M171/00 , C10M171/008 , C10M171/02 , C10M2203/045 , C10M2203/1065 , C10M2207/2835 , C10M2209/043 , C10N2220/302 , C10N2230/02 , C10N2230/04 , C10N2230/10 , C10N2230/28 , C10N2240/30 , F25B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能代替R410A且温室效应系数小的热循环用工作介质的、润滑特性良好的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热循环系统。本发明是一种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的热循环系统,该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包含热循环用工作介质和冷冻机油,该热循环用工作介质含有具有特定结构的不饱和氟代烃化合物,该冷冻机油的绝缘击穿电压在25kV以上,羟值在0.1mgKOH/g以下,且与热循环用工作介质的相分离温度的高温侧最低温度在35℃以上,低温侧最高温度在‑6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549043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80044941.5
申请日:2010-10-05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C08G65/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5/2663 , C08G65/26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制造聚醚类时,能够使获得的聚醚类的分子量分布变得更窄的聚醚类的制造方法。聚醚类的制造方法为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烯化氧等环状单体与具有羟基的引发剂进行开环加成聚合而制造具有1个以上的羟基的聚醚类的方法,其具有下述初期工序和下述聚合工序。初期工序:向包含引发剂和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反应体系中供给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引发剂为5~20质量份的量的环状单体,使其反应的工序。此时,开始供给环状单体时的反应体系的温度为120~165℃,环状单体供给后的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比上述开始供给环状单体时的反应体系的温度高15~50℃。聚合工序:向初期工序后的反应体系中供给环状单体而进行开环加成聚合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1679593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9230.5
申请日:2008-05-22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C08G18/65 , C08G18/42 , C09J7/00 , C09J17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4261 , C08G18/10 , C08G18/4252 , C08G18/4277 , C08G2170/20 , C09J175/06 , C08G18/3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在低温下熔化、可在短时间内粘合、柔软性良好的含热塑性聚氨酯的树脂组合物以及热熔性粘合剂。含热塑性聚氨酯的树脂组合物中,它是包含具有来源于二元醇化合物(I)、二异氰酸酯化合物(II)和链伸长剂(III)的构成单元的热塑性聚氨酯的树脂组合物,将各构成单元的质量比例(质量%)分别设为[I]、[II]、[III]时,满足([II]+[III])/([I]+[II]+[III])=0.20~0.40,且NCO指数为0.9~1.0;所述二元醇化合物(I)包含含有引发剂(a)、二羧酸酐(b)和烯化氧(c)的聚酯醚二元醇(A),聚酯醚二元醇(A)中的来源于二羧酸酐(b)的构成单元为10~50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062159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80009546.6
申请日:2015-02-19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C10M171/00 , C09K5/04 , C10M105/38 , C10M107/24 , C10M171/02 , C10N20/00 , C10N20/02 , C10N30/00 , C10N30/04 , C10N30/06 , C10N30/10 , C10N4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5/045 , C09K2205/122 , C09K2205/126 , C09K2205/22 , C09K2205/40 , C10M171/008 , C10M2203/1065 , C10M2207/2835 , C10M2209/043 , C10N2220/022 , C10N2220/302 , C10N2230/02 , C10N2240/201 , C10N2240/30 , F25B1/00 , F25B31/002 , F25B4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含有能够代替R410A且温室效应系数小的热循环用工作介质的润滑特性良好的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热循环系统。本发明涉及含有包含具有特定结构的不饱和氟化烃化合物的热循环用工作介质和绝缘击穿电压在25kV以上、羟值在0.1mgKOH/g以下且苯胺点在‑100℃以上0℃以下的冷冻机油的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的热循环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602982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80006526.3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C09K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充分抑制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并具有能够代替R410A的循环性能的同时、与使用R410A时相比不大幅增加对装置的负荷、不进一步采用特别措施也能持续地稳定使用的工作介质,含有该工作介质的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热循环系统。本发明涉及热循环用工作介质,其具备下述特性:温室效应系数低于300,蒸发温度为0℃、冷凝温度为40℃、过冷却度为5℃、过热度为5℃的标准冷冻循环中的相对于R410A的相对效率系数和相对冷冻能力之积为0.820以上,以及相对压缩机排出气体压力为1.100以下,基于高压气体保安法A法的燃烧范围的下限为5体积%以上,且0.98MPaG、250℃下的基于高压气体保安法A法的燃烧试验中压力不超过2.00MPaG。
-
公开(公告)号:CN103476831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280015100.0
申请日:2012-03-30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4841 , C08G18/4072 , C08G18/4845 , C08G18/4866 , C08G18/6677 , C08G65/2648 , C08G65/2663 , C08G2101/0008 , C08J9/00
Abstract: 本发明抑制因使用储藏后的多元醇体系液而引起的泡沫的机械特性的下降。使用聚醚多元醇(A1)来制备多元醇体系液,并使用该多元醇体系液来制造软质聚氨酯泡沫,该聚醚多元醇(A1)是通过以下工序获得的平均羟基数为2~8、羟值为5~45mgKOH/g的聚醚多元醇(A1):经过在复合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烯化氧开环加成聚合于引发剂的工序而获得中间多元醇,使用碱金属的氢氧化物作为聚合催化剂,使环氧乙烷以相对于每1摩尔引发剂为1~23摩尔的量开环加成聚合于所述中间多元醇而得到。
-
公开(公告)号:CN102574977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080044967.X
申请日:2010-09-28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5/2663 , C08G18/10 , C08G18/48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下述(a)工序~(d)工序的异氰酸酯基末端预聚物的制造方法。(a)在来自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金属量相对于最终生成的多元醇为1~30质量ppm的量的上述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用引发剂使含有环氧烷的环状化合物开环聚合而获得含有上述催化剂的多元醇组合物的工序;(b)在不从由上述(a)工序获得的多元醇组合物除去上述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情况下,添加相对于上述多元醇组合物为0.05~20质量%的量的水,在密封体系中进行加热处理的工序;(c)对上述(b)工序后的含水多元醇组合物进行脱水处理,直到组合物中的水分含量为5~500质量ppm的工序;(d)在上述(c)工序后的上述多元醇组合物中添加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使其与上述多元醇组合物中的多元醇反应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2844356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80020468.1
申请日:2011-04-28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C08G65/28 , C08F283/06 , C08G18/48 , C08G6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4866 , C08G18/4829 , C08G18/4841 , C08G65/2648 , C08G65/2663 , C08G65/2696 , C08G2101/0008 , C08G2101/005 , C08G2101/0058 , C08G2101/00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制造虽然总不饱和度低,氧乙烯基的含量少,但末端羟基的伯羟基率高的聚氧化烯多元醇的方法。所述聚氧化烯多元醇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a1)的存在下,使环氧丙烷和/或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混合物与引发剂开环加成聚合来获得第一中间多元醇的第一聚合工序;第一聚合工序后,在由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和/或碱金属的醇盐化合物形成的聚合催化剂(a2)的存在下,使环氧丙烷开环加成聚合来获得第二中间多元醇的第二聚合工序;第二聚合工序后,在聚合催化剂(a2)的存在下,使环氧乙烷开环加成聚合来获得聚氧化烯多元醇(A1)的第三聚合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257497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44967.X
申请日:2010-09-28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5/2663 , C08G18/10 , C08G18/48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下述(a)工序~(d)工序的异氰酸酯基末端预聚物的制造方法。(a)在来自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金属量相对于最终生成的多元醇为1~30质量ppm的量的上述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用引发剂使含有环氧烷的环状化合物开环聚合而获得含有上述催化剂的多元醇组合物的工序;(b)在不从由上述(a)工序获得的多元醇组合物除去上述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情况下,添加相对于上述多元醇组合物为0.05~20质量%的量的水,在密封体系中进行加热处理的工序;(c)对上述(b)工序后的含水多元醇组合物进行脱水处理,直到组合物中的水分含量为5~500质量ppm的工序;(d)在上述(c)工序后的上述多元醇组合物中添加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使其与上述多元醇组合物中的多元醇反应的工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