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27413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80010311.4
申请日:2014-01-31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IPC: H02M7/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89 , H02M7/003 , H02M7/5387 , H02M7/539 , H05K7/209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功率半导体组件的冷却性能的提高和性能偏差的降低,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包括:功率半导体组件(150);第一流路形成体(2);和第二流路形成体(20),其形成收纳上述功率半导体组件(150)和上述第一流路形成体(2)的收纳空间(20a),上述第一流路形成体(2)由第一侧壁部、第二侧壁部和底面部构成,上述第一侧壁部在与上述功率半导体组件(150)的一个面之间形成第一流路空间,上述第二侧壁部在与上述功率半导体组件(150)的另一个面之间形成第二流路空间,在上述收纳空间、上述第一流路空间和上述第二流路空间流动冷却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58440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3814.7
申请日:2013-07-24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IPC: H02M7/00 , H01L23/473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89 , H02M7/003 , H05K7/20254 , H05K7/20927
Abstract: 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功率半导体组件(150a);收纳上述功率半导体组件(150a)的流路形成体(20);和将上述功率半导体组件(150a)固定于上述流路形成体(20)的盖(5),上述功率半导体组件(150a)包括功率半导体元件、与上述功率半导体元件电连接的主端子(157b、158b)和收纳上述功率半导体元件的壳体,上述盖(5)形成有凹部(5c)和形成在上述凹部(5c)的底面部的开口(5a),上述功率半导体组件(150a)配置成与上述凹部(5c)嵌合,并且上述功率半导体组件(150a)以上述主端子(157b、158b)贯通上述开口(5a)的方式固定于上述盖(5),在上述壳体与上述凹部(5c)的内壁之间形成气密结构,防止冷却剂向具有两面冷却结构的功率半导体组件的内部侵入和冷却剂向组件外部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205178895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805013.6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IPC: H02M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是提高功率半导体装置的可靠性。另外其它的课题还在于使电力变换装置小型化。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包括:具有电路的电路板;以及容纳所述电路板的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电路板的开口部,所述壳体具有包围所述开口部的凸缘部,以及在与所述电路板的插入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突出出来的翅片,所述凸缘部具有沿着所述电路板的插入方向的平行方向形成的密封面,所述凸缘部的所述密封面的高度被形成为比所述翅片的高度还要高。
-
公开(公告)号:CN303329278S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30065222.7
申请日:2015-03-18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电转换器用电力模块。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本产品为在进行电力变化和控制的电转换器上使用的电力模块,可通过本产品上部设置的数个电力配线板进行电交换。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如立体图所示内容最能表达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公开(公告)号:CN301958841S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30426672.6
申请日:2011-11-18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为:变电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为:本产品为一种变电器,搭载在例如混合电力汽车、卡车和电车等使用电动机的机械上,对电力进行变换或控制。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为: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形状,特别在于设置在冷媒出入口的两个筒状部分以及其相反侧的交流输出端子所形成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立体图1。5.在参考图1中,C-交流输出端子;在参考图2中,D-冷媒出入口,E-直流输出端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