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48129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355704.0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昭和电线电缆系统株式会社
Inventor: 足立和久
IPC: H02G15/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648 , H02G15/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超低温设备的末端装置。该超低温设备的末端装置是能够充分地抑制向超导电缆等的超低温设备的热量流入,而且绝缘性能良好,并且能够防止由于热收缩引起的损伤的、结构紧凑的末端装置。套管110包括:导体引出棒111;由环氧树脂构成的绝缘筒112;在长度方向离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皱襞部113a的聚合物覆盖体113;以及由环氧树脂构成的头部117。聚合物覆盖体113配置在常温区域,头部117以及从头部117的下端露出的导体引出棒111配置在真空区域。另外,导体引出棒111的下端部经由配置在真空区域的柔性导体160在超低温区域内与超低温设备侧导体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707912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0880021376.3
申请日:2008-06-13
Applicant: 昭和电线电缆系统株式会社
IPC: H02G15/02 , H01B17/00 , H02G15/0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5/064 , H01B17/42
Abstract: 本发明的聚合体套管及使用该聚合体套管的线缆终端连接部谋求抑制聚合体套管的大径化并谋求运转电压的高电压化。本发明的聚合体套管(1)设有配设在中心并在下端部具有导体插入孔(2a)的导体引出棒(2)、设置在所述导体引出棒(2)的外周并在下端部具有线缆端头(7)的收容口(31a)的硬质的绝缘体(3),和设置在所述绝缘体(3)的外周并在外周沿纵向离开地设有多个折痕部(4a)的聚合体被覆体(4)。在所述绝缘体(2)的下端部附近的所述导体插入孔(2a)的上方部位设有大径部(33),筒状的遮蔽金属件(6)与导体引出棒(2)同心状地埋设在该大径部(33)中,进而在所述大径部(33)与所述聚合体被覆体(4)的界面设有电场缓和层(5)。
-
公开(公告)号:CN107210597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80007182.2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昭和电线电缆系统株式会社
IPC: H02G15/064 , H01B17/00 , H01B17/26
Abstract: 提供耐电晕特性提高且能够实现进一步的高电压化的聚合物套管。聚合物套管具备:内部导体;绝缘筒;屏蔽金属件;聚合物被覆体,具有主体部和褶部;以及电场缓和层,由氧化锌层或相对介电常数为10以上的高介电常数层构成。主体部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第一主体部具有均匀的壁厚,分别配置于比电场缓和层的前端部的位置更靠近聚合物套管前端侧及后端侧的位置。第二主体部配置于至少包含电场缓和层的前端部的外周的位置的、从聚合物套管前端侧的第一主体部后端部到聚合物套管后端侧的第一主体部前端部的区域,且第二主体部壁厚比第一主体部厚。设置于第二主体部外周的褶部的外径与设置于和第二主体部相邻的第一主体部外周的褶部的外径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04348129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410355704.0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昭和电线电缆系统株式会社
Inventor: 足立和久
IPC: H02G15/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6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超低温设备的末端装置。该超低温设备的末端装置是能够充分地抑制向超导电缆等的超低温设备的热量流入,而且绝缘性能良好,并且能够防止由于热收缩引起的损伤的、结构紧凑的末端装置。套管110包括:导体引出棒111;由环氧树脂构成的绝缘筒112;在长度方向离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皱襞部113a的聚合物覆盖体113;以及由环氧树脂构成的头部117。聚合物覆盖体113配置在常温区域,头部117以及从头部117的下端露出的导体引出棒111配置在真空区域。另外,导体引出棒111的下端部经由配置在真空区域的柔性导体160在超低温区域内与超低温设备侧导体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06858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480060901.8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昭和电线电缆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极低温电缆的终端连接部具备极低温电缆的末端部、导体引出部、制冷剂槽、真空槽以及在轴向上连结并支撑制冷剂槽与真空槽的支撑部。支撑部包括连结制冷剂槽的轴向一端侧与真空槽的轴向一端侧的多个固定轴。制冷剂槽具有第一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形成有用于插通固定轴的固定轴插通孔,真空槽在与固定轴插通孔相对的位置具有固定轴卡止部,固定轴的轴向一端侧固定于固定轴卡止部,并且轴向另一端侧贯通轴插通孔并固定于第一凸缘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589526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880002834.9
申请日:2008-01-21
Applicant: 昭和电线电缆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雷器,其中,在固定套管的接收开口的内周表面和绝缘管的前端部分的外周表面之间的界面处的表面压力保持在合适水平。避雷器具有:绝缘管(1),该绝缘管有在前端处的导体(2);避雷器元件堆垛体(4),该避雷器元件堆垛体通过高电压电极(3)而插入绝缘管(1)的内部;接地电极(5),该接地电极布置在避雷器元件堆垛体(4)的后端侧;线圈弹簧(8),该线圈弹簧与绝缘管(1)同心地布置在接地电极(5)的后端侧;金属外壳(6),该金属外壳包围绝缘管(1)、接地电极(5)和弹簧(8);以及密封部件(7),该密封部件安装在金属外壳(6)的后端部分侧的开口部分处。绝缘管(1)的后端侧的外径小于绝缘管(1)的中心部分的外径。还有,在绝缘管(1)的前端(11)的外周处提供有锥形外表面(13)。
-
公开(公告)号:CN101401269B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780008323.3
申请日:2007-03-02
Applicant: 日本AE帕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C7/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保套筒的插入孔与橡胶模体之间的界面的面压而防止产生空隙的避雷器。本发明中的套筒(2)设有用来收纳避雷器模体(6)的插入孔(3a),在该插入孔(3a)的电场集中区域设有从套筒(2)的高压侧朝低压侧扩展成圆锥形的锥形插入孔(53a)。避雷器模体(6)设有与避雷器元件层合体(61)的外周模铸成一体的硅橡胶等构成的橡胶模体(67),在该橡胶模体(67)上设有与锥形插入孔(53a)的锥内面嵌合的圆锥形部(67b)。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