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288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20629.2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吸定位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充电输送单元,包括仓板、位于仓板的两侧且与仓板滑动连接的仓门,以及设置在仓门上方内部的电量发送端;位于充电输送单元内部的充电接收单元,充电接收单元包括无人机体与设置在无人机体上的电量接收端;其中,充电输送单元还包括与电量发送端电性连接的原边传输电路;充电接收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无人机体上的副边传输电路,副边传输电路与的原边传输电路电性连接。本发明实现了无人机体的全自动起飞、降落、充电和收纳,无人机体降落在仓板上后,通过第一吸附磁铁和第二吸附磁铁引导,接收极板与输出极板自动贴合,确保充电过程高效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386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8975.5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60L53/126 , B64U80/25 , B64U80/4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基于近场识别交互及多线圈兼容的无人机充电系统与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无线充电系统无法兼容多种类型的接收线圈的问题。方法步骤为:S1上位机发送使能信号至发射端控制板,判断发射端控制板此时能否接受该使能信号,若否则继续等待,若是则转至S2;S2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进行身份识别,若不能识别则转至S1,若能识别则转至S3;S3原边恒定移相值开始工作,并检测输出电压是否满足要求,若是则转至S1,若否则转至S4;S4发射端与接收端开始建立通讯,若通讯成功则开始充电,若通讯不成功则转至S1。本申请通过近场身份识别技术,让该无线充电系统能兼容多种类型的接收线圈,提高了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兼容性以及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205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05271.6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双耦合机构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无人机无线充电过程中适应度和充电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包括分别安装在无人机机库内支撑台上以及无人机机库顶部内壁上的两组发射线圈,所述接收端包括分别安装在无人机底部和顶部的两组接收线圈,无线充电时,两组接收线圈分别与两组发射线圈耦合。本申请通过设置两组耦合机构,使其支持单方面的底部充电或者顶部充电,也支持顶部底部同时充电,大大提高了无人机无线充电的适应度和充电效率,使其能够满足多种型号无人机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182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05242.X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无人机充电机库及其构成的无线充电系统,多功能无人机充电机库包括机库本体,所述机库本体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转动开闭的开关门,所述机库本体内设置有横向滑动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向开关门一侧滑出所述机库本体,所述支撑台和机库本体的顶部均设置有用于对无人机归中进行定位的归中组件,所述机库本体与开关门之间还设置用于驱动所述开关门转动开闭的转动驱动组件。本申请通过设置多功能无人机充电机库,并在机库上设置旋转开闭的开关门以及沿开关门滑出的支撑台,并在支撑台上和无人机机库顶端同时设置归中组件,使其能够满足两台无人机同时停靠充电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182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05187.4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64U80/25 , B64U20/90 , B64U20/92 , B64U20/96 , B64U50/38 , B64U50/35 , B60L53/302 , B60L53/30 , B60L53/12 , B60L53/6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散热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无人机无线充电模块在充电过程中会有较大热量损耗导致模块损坏的技术问题。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接收端包括上端开口的第一壳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接收线圈和接收端磁芯;第一壳体的上端开口安装有散热铝板,接收端磁芯贴合在散热铝板上,接收线圈与接收端磁芯以及接收端磁芯与散热铝板之间均涂覆有散热硅脂。发射端包括设置在无人机机库一侧侧壁上的散热风扇,以及设置在无人机机库另一侧侧壁上的进风口,散热风扇与进风口相对设置。本申请通过设置散热铝板、散热风扇和进风口,提高了无人机充电过程中无线充电模块的散热效率,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819846.3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西电网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肖静 , 彭宇翔 , 李林 , 高立克 , 周柯 , 刘鹏 , 吴剑豪 , 莫宇鸿 , 吴晓锐 , 谢国汕 , 冯河清 , 黄杰坤 , 龚文兰 , 吴宁 , 陈千懿 , 陈绍南 , 鹿可可 , 李宇程 , 李一铭 , 国家栋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停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机库,包括库体、库门和停靠平台,库体内设有上仓室和下仓室,停靠平台位于上仓室与下仓室之间,停靠平台可移入移出库体;库体的前侧开设有上仓口和下仓口,上仓口与上仓室对应,下仓口与下仓室对应,上仓口为L型结构;库门与库体连接,库门同时覆盖上仓口和下仓口,库门成“7”字型结构;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无人机在停靠过程中,避免无人机与库体发生碰撞,更利于无人机的停靠,减少安全事故;库门上部的结构扩充了上仓室的容纳空间,方便停靠较大的无人机。
-
公开(公告)号:CN1191173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27682.5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公开了低电磁干扰的电场耦合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此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原边能量传输单元,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源、高频逆变器和原边补偿子电路;副边能量传输单元,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储能器、整流器和副边补偿子电路;中间单元,分别与所述原边补偿子电路和副边补偿子电路相连其,包括耦合机构和与之相连的开关模组;本发明耦合机构发射端以四极板耦合机构为基础,并将发射极板和电介质层置于无人机归中装置四个侧壁的内壁上,耦合机构接收端仍采用嵌套于起落架底部圆柱外侧的圆柱形接收极板,且满足无人机归中后无论接收极板纵向分布还是横向分布均可通过控制相应的发射极板通断实现无线供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7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27613.4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增益DC‑DC变换器、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方法,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高频逆变器,包括用于实现所述第一高频逆变器的开关管零电压开通的阻抗匹配网络;所述第一高频逆变器和倍压整流器串联连接;倍压整流器,所述倍压整流器设置有1个以上谐振整流电路;当设置有2个以上谐振整流电路时,所有的谐振整流电路输入并联输出串联。本发明的DC‑DC变换器利用多级整流升压,在轻载时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及效率,在高频下电感器值可设计得足够小,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多级整流输出下电压可达到千伏级别,可应用于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通过逆变可直接产生高幅度的交流电压,能够提高传输功率及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6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26949.9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电场下的多拾取单电容耦合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涉及无线电能传输领域,包括充电单元,包括直流电源、与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的逆变器,以及与所述逆变器输出端连接的原边谐振补偿电路;耦合电场,与所述原边谐振补偿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耦合电场包括发射端与多组接收端;无人机单元,通过所述耦合电场与所述充电单元连接;所述无人机单元包括多组副边输出电路,与所述次级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电池件;所述副边输出电路包括副边谐振补偿电路、与所述副边谐振补偿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次级整流器;其中,所述接收端和原边谐振补偿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接收端分别与多组副边谐振补偿电路电性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1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27279.2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B13/00 , H01M4/58 , H01M4/62 , C01B25/45 , C01B32/194 , C01B32/1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磷酸铁锂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磷酸铁锂导电性差、电极导电网络不连续、导电剂导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利用此方法制备的磷酸铁锂导电浆料涂片具有高的导电性,获得了高的比容量、高的倍率性能、长的使用寿命。所组装的电极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比容量高,175~215mAh/g;②3C倍率性能>60%;③循环寿命>9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