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327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454029.7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可信管控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可信管控方法及系统。本申请通过接收用户在电力物联网终端的身份认证请求,并使用可信根对身份认证请求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然后比较设备当前运行进程的特征与预设的可信基准基线,检测网络设备中的异常,得到异常检测结果;然后,根据异常检测结果,对交易的电力数据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电力数据上传至区块链;最后,利用区块链上的多个节点对上传的电力数据进行验证,将验证通过的数据区块加入到区块链中;减少了恶意攻击的风险,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威胁,确保电力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增强了数据的可信度,实现新能源并网系统的高效、安全和可靠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6915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59027.6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4 , G06F16/29 , G06F17/18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131 , G06F18/21 , G06N3/08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故障识别及处理方法,涉及故障识别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故障识别仅仅停留在得出识别结果的阶段,缺乏对识别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和处理,使得管理人员在决策时缺乏基于故障出发的数据参考的问题。本发明采集各采集点的电力数据和气象数据;然后利用故障识别模型进行故障识别并记录识别出故障的采集点的地理位置并发出告警信号;进而基于周期内各采集点的故障发生次数进行排序,得出故障常发位置;最后以建站成本和距离差为影响因素建立目标函数,以最小化目标函数为目标求解即可得出建站策略。本发明可以为电网的维护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帮助管理人员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提升电网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1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54025.9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21/60 , G06F21/64 , G06Q50/06 , G06N20/00 , G06F18/23213 , G06F18/22 , G06F18/2411 , H04L67/12 , H04L41/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能源电网系统的数据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数据收集方式,收集电网数据,所述电网数据包括电网运行状态数据、能源供需数据、能源价格数据、新能源发电数据和用户用电数据;通过预设的数据分类算法,对所述电网数据进行识别分类;将所述分类的电网数据进行加密,并储存至电网数据库。本申请具有提高新能源电网系统的数据安全管控算法与电网运行状态的适应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209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60248.9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415 , G06F18/2433 , G06F18/15 , G06N3/084 , G06N3/0985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F18/213 , G06F18/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网络安全空间数据资产威胁识别方法,涉及网络数据安全领域。通过构建待识别网络的拓扑结构,将网络节点产生的行为或程序反馈信息作为原始网络空间数据,基于数据传输时网络中各节点的状态,获取网络拓扑结构中所有异常数据,根据传输任务中网络的自适应调节规则对异常数据进行筛选,获取对网络安全空间数据资产威胁的数据类型作为特征数据,构建威胁等级分类特征,以归一化处理后的特征数据为输入,以归一化处理后的分类特征为输出,构建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模型,对模型的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获取用于识别网络安全空间数据资产威胁的神经网络模型结构,输出待识别网络节点处的网络资产威胁分类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18731.3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工程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安全工程项目演练过程的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本发明通过部署信息安全系统模拟真实演练的环境,模拟各种安全威胁和攻击行为,并且监测关键指标的事件,超出正常范围则进行报警,并且根据采集的安全日志、系统性能日志、用户操作记录识别信息安全系统项目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异常行为,可以实现在演练过程中监测全面、准确地评估演练效果,有利于信息安全工程项目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
公开(公告)号:CN1182152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33853.0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5K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设备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生物识别设备安装箱,其包括保护组件,包括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部设有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部可拆卸设有第一移动框、所述安装框内壁设有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一移动框外壁设有第一滑块;传动组件,包括有转动设于所述安装框内部转动设有第一旋转杆和设于所述第一旋转杆外壁可供所述第一滑块滑动的螺纹槽;本发明通过收纳、伸缩识别设备,能够在保护识别设备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旋转限位件控制不同状态的识别设备,可以实现保护、拆卸等功能,方便人员使用,方便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1643663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29825.X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9/40 , G06F16/9535 , G06F16/906 , G06F16/901 , G06F16/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SOAR场景的网络安全编排事件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设定排序规则;步骤S2.建立事件模型;步骤S3.获取活跃状态的安全事件;步骤S4.展现攻击链路图;步骤S5.对攻击链路图进行溯源分析,获取攻击者画像;步骤S6.根据事件模型和安全事件获取事件类型;步骤S7.预案编排;步骤S8.制定触发机制;步骤S9.根据触发机制,执行步骤S3‑步骤S7。本发明能够从海量历史数据中分析出攻击事件,适应特定场景、特定客户行业、地区、业务的安全需求,并能够制定解决方案,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938286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336671.X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数据加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量级端到端电力物联网加密方法。一种轻量级端到端电力物联网加密方法,包括:S1,电力监控系统主站侧与电力物联网终端侧建立网络连接;S2,电力监控系统主站侧将电力物联网应用明文进行加密,得到密文,将密文发送至所述电力物联网终端侧;S3,电力物联网终端侧接收密文,对密文进行解密得到电力物联网应用明文,解析电力物联网应用明文,执行断路器相关操作。本发明实现难度低,可以实现应用层的端到端加密,不仅适用于IP网络传输场景,对于非IP网络传输的物联网场景也适用,每一个通信报文的加密密钥不一样,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4994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231446.0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继电保护整定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确定至少一个待评估保护装置及其误动源;计算每个待评估保护装置发生每种硬件系统失效的概率;遍历每个待评估保护装置对应误动源中的所有保护,根据每个待评估保护装置对应的特征量的定值和实测值,计算每个待评估保护装置发生每种原理性失效的概率;根据每个待评估保护装置发生每种硬件系统失效的概率和发生每种原理性失效的概率,确定每个待评估保护装置的失效概率;计算每个待评估保护装置在发生每种失效后所造成的损失负荷量;根据上述失效概率和上述损失负荷量,对继电保护整定系统进行风险评估。本申请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继电保护特性和实际的运行环境风险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389481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58603.8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贺州供电局
Inventor: 朱明增 , 胡凯博 , 黄新华 , 孙春日 , 覃剑永 , 岑建军 , 刘荣洲 , 张炜 , 黎华 , 梁兆庭 , 周承秀 , 覃秋勤 , 刘小兰 , 周虹妤 , 丘浩 , 林翔宇 , 莫梓樱 , 陈少暖 , 黄承伟 , 陈琴 , 蒙亮 , 李永栈 , 杨芳 , 韦妙香 , 陈极万 , 罗小波 , 杨波 , 谢辉 , 张展声 , 吕鸣 , 胡清智 , 朱敦森
IPC: B25J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系统技术领域,公开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包括机器人、设置于机器人上的云台控制端、机器人控制系统以及客户端,机器人包括设置于机器人主体上的驱动部、数据采集部、定位部以及无线收发器;驱动部以及数据采集部的输入端通讯连接云台控制端,定位部以及数据采集部的输出端连接无线收发器;在后台通过控制机器人控制系统从而使得机器人对现场所有参数进行有效并即时测量,替代人工巡检,全面实现自动化巡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