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257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27234.X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次生林快速构建的方法,属于次生林构建领域,该方法包括:S1:区域调查:对次生林目标区域进行详细的生态环境调查并进行区域编号;S2:目标设定,依据生态环境调查,对不同编号区域设定构建目标,构建目标包括原始次生林改造和次生林构建,并依据构建目标对林地进行清理;S3:树种选择与配置:根据区域调查调查结果,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乡土树种或珍贵树种;S4:造林技术与实施,根据目标设定,选择进行种苗培植,依据树种生长特性确定造林密度。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通过预先调查活得的数据为后续的林地选择、树种配置以及造林密度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了次生林构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2792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369715.X
申请日:2020-05-05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外绿化种植结构,尤指一种可转动调节的大型立体绿化种植装置,主要包括种植支撑装置、转动调节装置与种植结构;种植支撑装置包括内层支撑基架、外层支撑装置与加固结构;转动调节装置安装在种植支撑装置下方,包括滑轮组一、滑轮组二,安装在内层支撑基架或外层支撑装置上;种植结构包括种植盆、种植撑杆,种植撑杆设置为长条杆状,种植盆安装在种植撑杆上;本发明可增加立体绿化的应用载体;种植支撑装置提供稳定的绿化种植环境、改善环境的绿化美化水平,转动调节装置由滑轮组二起主导作用,带动滑轮组一辅助运转,提供足够的运转动力,种植结构结构紧凑,不仅种植方便、后期维护方便同时利于灌溉工作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52792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69715.X
申请日:2020-05-05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外绿化种植结构,尤指一种可转动调节的大型立体绿化种植装置,主要包括种植支撑装置、转动调节装置与种植结构;种植支撑装置包括内层支撑基架、外层支撑装置与加固结构;转动调节装置安装在种植支撑装置下方,包括滑轮组一、滑轮组二,安装在内层支撑基架或外层支撑装置上;种植结构包括种植盆、种植撑杆,种植撑杆设置为长条杆状,种植盆安装在种植撑杆上;本发明可增加立体绿化的应用载体;种植支撑装置提供稳定的绿化种植环境、改善环境的绿化美化水平,转动调节装置由滑轮组二起主导作用,带动滑轮组一辅助运转,提供足够的运转动力,种植结构结构紧凑,不仅种植方便、后期维护方便同时利于灌溉工作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87578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093710.7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排水效果评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城市区域在历史时间段的降水传感数据、输水管道传感数据和排水管道传感数据;基于所述输水管道传感数据,根据预设的数据算法,确定所述目标城市区域在所述历史时间段的水存量数据;根据所述降水传感数据和所述输水管道传感数据,基于场景预测算法,预测所述目标城市区域在所述历史时间段的水场景;基于所述水场景以及预设的场景和排水效果的对应数学关系模型,根据所述排水管道传感数据和所述水存量数据,计算所述目标城市区域对应的排水效果参数。可见,本发明能够更加精准和全面地对城市区域的存水和排水情况进行监控,提高排水效果分析的效率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716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421382.0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3213 , G06N3/0464 , G10L15/16 , G10L25/24 , G06V10/82 , G06V20/13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应用包括加权平均法和K‑means聚类的集成数据融合算法,融合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以及生态调查数据。本发明中,通过集成数据融合算法融合多源数据,增加了数据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利用Mel频率倒谱系数和支持向量机自动化地识别保护区内不同物种的声音,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和精度,应用单倍群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准确监测物种种群状况,预测遗传多样性和遗传演化方向,基于空间自相关和图论,评估生境的连通性,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全面的生物多样性分析,能对保护区管理提供更全面、更细致的数据支持,通过深度学习和遥感数据,能预测物种分布和生境适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1057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207790.X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立体园林技术、智能浇灌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绿化遥感智能灌溉方法及系统,根据从不同角度获取立体绿化建筑的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取立体绿化建筑的三维模型,标注出三维模型上种植有植物的区域作为绿化区域,获取各个绿化区域中的叶片含水率;在三维模型上的各个绿化区域中识别出叶片含水率异常的绿化异常带;控制滴灌系统在绿化异常带在立体绿化建筑上对应区域中的滴头进行滴灌,极大提升了立体绿化建筑上的绿化异常带的预警准确性,从高到低递减型供水,不仅能够极大的节约水资源,而且能够避免靠近建筑顶部或高处的植物无水枯死,而建筑中下部的植物水多淹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0315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07778.9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化园林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园林景观组合式立体绿化异常智能监控方法,通过获取对应在各个绿化区域和对比高光谱影像中每个像素的叶片含水率;在三维模型上的各个绿化区域中识别出叶片含水率异常的绿化异常带;根据对比高光谱影像的叶片含水率定位绿化异常带中的异常源位置;根据空间上相邻位置的叶片含水率变化的变化度能够准确的监控到叶片含水率在关键区域的细微的变化趋势,极大提升了立体绿化建筑上的绿化异常带的预警准确性,可以快速的筛选出灌溉后反而出现比灌溉前还干旱的位置,以此可以根据植物的叶绿素变化标记出立体绿化建筑的设备异常位置的大致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2105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07790.X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立体园林技术、智能浇灌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绿化遥感智能灌溉方法及系统,根据从不同角度获取立体绿化建筑的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取立体绿化建筑的三维模型,标注出三维模型上种植有植物的区域作为绿化区域,获取各个绿化区域中的叶片含水率;在三维模型上的各个绿化区域中识别出叶片含水率异常的绿化异常带;控制滴灌系统在绿化异常带在立体绿化建筑上对应区域中的滴头进行滴灌,极大提升了立体绿化建筑上的绿化异常带的预警准确性,从高到低递减型供水,不仅能够极大的节约水资源,而且能够避免靠近建筑顶部或高处的植物无水枯死,而建筑中下部的植物水多淹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7241927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20086615.0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A01G2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立体式绿化的智能化监管系统,包括底座,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三通管,底座的一边侧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湿度开关,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稳定座,稳定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方向调节机构,方向调节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方向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座、齿环、驱动电机、主动轮和顶盖,安装座内腔的边侧转动连接有齿环,安装座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立体式绿化的智能化监管系统,从而达到自动浇水的目的和实现摄像头无死角监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9538778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822204200.5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安全绿化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隐藏式监控绿化花境,包括绿化装置、照明装置与监控装置;绿化装置与监控装置安装在灯杆上,灯杆竖直安装在道路边上,成型为多杆状结构,包括主杆与主杆上部的分支杆;照明装置安装在主杆与部分分支杆顶终端;绿化装置包括垂吊式绿化装置和固定式绿化装置;监控装置安装在主杆上,主杆处开设有通槽,通槽处安装有围绕通槽口固定定位的立体框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照明路灯设置在高处以照亮路面,方便行车与行人安全通行,监控装置通过装饰性工具隐蔽安装在一处,同时整体以绿化装置形式设计,既美化道路环境、适当净化空气,也实时监控道路情况,实时查询与跟踪过往记录,减轻了部分不安全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