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02979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61024.3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紫光(北京)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相流体网络模型中阀门组的建模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流体密度以及阀门组的每个阀门的当前阀位;根据流体密度和阀门组的每个阀门的当前阀位计算每个阀门的当前流通能力;根据阀门组的每个阀门的当前流通能力计算阀门组的综合流通能力;根据综合流通能力在仿真系统中建立阀门组的支路网格,支路网格包括两节点及连接于两节点之间的等效于阀门组的一支路。由于每一阀门组划分为一个支路网格、两个节点,且支路综合流通能力根据流体密度以及阀门的当前阀位采用代数法计算得到,因此,节点数量减小从而使得计算量减小,另一方面,节点数量减小,在现场需要监测的数据点也减小,从而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24257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06121.2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电厂热工过程混合辨识方法和系统,根据预设的负荷工况点对应建立辨识数列,并将采集到的实时数据分别对应归入辨识数列中。根据辨识数列利用最小二乘法辨识热工过程对象的时间常数、迟延时间和增益的初始值,进而利用线性法对热工过程对象的时间常数、迟延时间和增益进行拟合得到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最终利用Elman神经网络对热工过程对象的增益进行修正,得到一阶惯性加纯迟延模型。在辨识热工被控对象模型参数时,可利用神经网络所具有的对任意非线性映射的任意逼近能力来模拟实际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关系,根据输入输出数据不断调整辨识精度,确保增益辨识的准确性,提高了火电厂热工过程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03842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99156.0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电力信号中抽取正弦函数基准信号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电力信号频率、预设采样频率和整数信号周期数,获得预设序列长度;对电力信号进行采样,获得正向、反褶序列,获取零初相位正弦函数调制序列;分别将电力信号频率余弦、正弦函数与正向序列相乘,生成第一实频、虚频向量序列,再分别与反褶序列相乘,生成第二实频、虚频序列;通过分别对上述向量序列进行数字陷波、积分、相位转换,得到第一、第二相位,再将其转换为正向序列的平均初相位,获得幅值恢复序列;以幅值恢复序列的中心点为基准点,获取正弦函数基准信号序列。本发明可从物理实验信号中抽取正弦函数基准信号序列,确定其零初相位基准点,适合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656563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610991778.2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紫光(北京)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模式的ABB系统控制优化数据通讯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ABB系统中使用单一通讯方式效率差,并且可能对ABB系统内部运行造成影响风险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通过OPC客户端根据预设的数据点表接收OPC服务端中对应的数据,发送至优化软件主机;通过MODBUS主机根据预设的优化数据点表获取所述优化软件主机中优化后的数据,并将所述优化后的数据写入ABB控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5095601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510560856.9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紫光(北京)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脱硫系统液固两相流仿真建模方法,包括:S1,建立火力发电厂脱硫系统液固两相流的等效物理模型;S2,选择火力发电厂脱硫系统的工艺参数作为等效物理模型的输入变量;S3~S5,根据输入变量和预设脱硫效率,通过计算浆液槽内平衡氢离子浓度和循环浆液中二氧化硫摩尔分数,进一步得到脱硫效率;S6,若脱硫效率和预设脱硫效率不一致,将脱硫效率置为预设脱硫效率,执行S3~S5,直到脱硫效率达到预设脱硫效率,将等效物理模型设为火力发电厂脱硫系统液固两相流的仿真模型;上述方法,能够为技术人员提供无损实验数据,实时准确地反映了火力发电厂脱硫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也为火力发电厂脱硫系统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259756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510686150.7
申请日:2015-10-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厂控制回路模型辨识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厂机组的运行数据;基于旋转门算法对运行数据进行快速的线性拟合并确定拟合后曲线上反映曲线变化趋势的关键点;依次计算四个相邻关键点之间数据段的斜率并分别与对应的门限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发生阶跃或是否存在有斜率大于第一预设值的数据段;若是,则采用最小二乘法与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模型辨识以获取该控制回路的传递函数模型。该方法为电厂机组的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调试提供了建模工具,无需获取再次切线、两点等中间量,简化了电厂控制回路模型的辨识过程,具有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092970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0600238.2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电力信号序列正弦函数零初相位基准点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电力信号频率范围的下限、预设采样频率和预设整数信号周期数,获得初步采样序列长度,进一步对电力信号进行初步采样、频率初测,生成初步频率,设定参考频率;根据预设采样频率和参考频率,获得单位周期序列长度;根据预设整数信号周期数和单位周期序列长度,获得预设序列长度;根据预设序列长度从初步采样序列中获得正向序列;将正向序列反向输出,获得反褶序列;将正向序列和反褶序列相减,获取零初相位正弦函数调制序列;零初相位正弦函数调制序列的中心点为零初相位基准点。本发明可获取零初相位基准点,满足实际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653012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46530.4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电负荷稳态点提取方法及其装置,用于解决从频繁波动的历史数据中提取稳态负荷点,往往需要消耗比较大的人力物力,而且还需要机组停运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S1、从实时运行数据中提取发电负荷的历史数据,记等时长采样后的发电负荷数据列向量为D=[d1 d2 L dN]T,其中N为负荷数据的样本数量;S2、计算D的平均值、方差以及由方差所确定核密度函数的带宽;S3、找出负荷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并且将负荷量程等分为预设的份数,计算核密度函数;S4、计算核密度函数的增量;S5、检查核密度函数增量的符号,确定负荷稳态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27180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98759.5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能汕头海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 G05B19/41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性能显示方法及分散控制系统,包括:分散控制系统DCS获取机组实时数据;DCS利用实时数据,通过DCS内置功能模块组态的计算规则,计算物性参数值;DCS利用物性参数值,依据能量转化与平衡原理计算机组的性能指标值,并通过DCS在操作界面上实时显示;可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分散控制系统DCS可以便捷地获取火电机组的实时性能指标值,并在显示界面实时为运行人员显示,向运行人员实时提供可靠的机组运行调整依据,并且本申请只需在现有的分散控制系统中利用现有的控制逻辑组态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即可计算出机组实时性能指标,可充分发挥分散系统对机组运行状态的在线监视与控制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25975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86150.7
申请日:2015-10-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厂控制回路模型辨识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厂机组的运行数据;基于旋转门算法对运行数据进行快速的线性拟合并确定拟合后曲线上反映曲线变化趋势的关键点;依次计算四个相邻关键点之间数据段的斜率并分别与对应的门限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发生阶跃或是否存在有斜率大于第一预设值的数据段;若是,则采用最小二乘法与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模型辨识以获取该控制回路的传递函数模型。该方法为电厂机组的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调试提供了建模工具,无需获取再次切线、两点等中间量,简化了电厂控制回路模型的辨识过程,具有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