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SOC技术的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配置与运行协同优化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967108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461340.4

    申请日:2024-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SOC技术的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配置与运行协同优化技术。系统包括:风电场、光伏阵列、蓄电池、RSOC系统、储氢系统、电网,该系统用于风光电的多元消化;基于RSOC技术的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配置与运行协同优化技术包含顶层配置优化系统和底层能量管理策略优化系统两部分。顶层配置优化基于底层能量管理策略优化所提供的运行策略,以小时为单位,以系统年净现值为优化目标,确定系统的最佳配置规模,并赋给底层;底层运能量管理策略优化基于顶层配置优化确定的系统规模,以小时为单位,以日运行效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确定系统的最优的运行策略,并赋给顶层的配置优化系统。

    固态氧化物电池系统的二维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271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38031.4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氧化物电池系统的二维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属于固态氧化物电池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将固态氧化物电池系统进行划分,获得燃烧室、热交换器、鼓风机、供气部件和电堆;构建燃烧室的燃烧室集总参数模型、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分布参数模型、鼓风机的输出功率模型、供气部件的延迟环节模型以及电堆的电堆温度模型和电堆电特性模型;确定固态氧化物电池系统的工艺流程,基于工艺流程对燃烧室集总参数模型、热交换器分布参数模型、输出功率模型、延迟环节模型、电堆温度模型和电堆电特性模型进行整合,获得固态氧化物电池系统的二维动态模型。本发明提高了构建出的固态氧化物电池系统的二维动态模型的精度。

    风电制氢的可行性评估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02700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21359.4

    申请日:2024-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制氢的可行性评估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风速数据,根据各风速数据计算风电场输出功率;获取电能数据,根据电能数据、风电场输出功率计算氢气实际生成速率;获取系统初始资本支出与系统年运维支出,根据氢气实际生成速率计算系统年制氢收入;获取预设贴现率,根据系统年运维支出、系统年制氢收入、预设贴现率与系统初始资本支出构建贴现回收评估模型;获取风电场寿命周期,根据系统年运维支出、系统年制氢收入、预设贴现率、系统初始资本支出与风电场寿命周期构建净现值评估模型。本申请构建的两个评估模型,可以折现系统每个期间的净现金流来考虑资本随时间的价值,可有效评估风电制氢的可行性。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燃料适应性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88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22784.7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燃料适应性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针对不同燃料成分进行SOFC测试,记录测试过程中SOFC的工作条件参数和性能表征参数;再找出对性能表征参数的影响大的显著性工作条件参数;之后构建一个集成算法模型,将所述显著性工作条件参数作为训练数据,性能表征参数作为目标变量,对所述集成算法模型进行拟合训练;最后以所述显著性工作条件参数作为初始化种群,所述集成算法模型作为适应度函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性能表征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得到SOFC最优的工作条件参数。本发明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建立燃料成分等工作条件与SOFC性能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匹配出最佳燃料选择方案和工作条件。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一体式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5893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75719.6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一体式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可在发电模式与电解模式下相互切换的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以及配套设置的第一热管理模块和第二热管理模块,其中该第一热管理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重整器和燃烧器,相应对发电模式下的热能执行对应管理;该第二热管理模块包括第五换热器、第六换热器、第七换热器、第一预热器和第二预热器,相应对电解模式下的热能执行对应管理。通过本发明,能够对各种复杂工况下的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执行一体式热管理,与现有电池系统相比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具备结构紧凑、便于操控等特点。

    提升碱性电解槽集群运行范围下限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756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49093.X

    申请日:2023-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碱性电解槽集群运行范围下限的控制方法,涉及风电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在有碱性电解槽的功率P1低于安全运行功率最小值P时,将风电发出的总功率Pw均匀分配到碱性电解槽;反之,计算出运行在P以上的碱性电解槽的数目X;对序号为1~X的碱性电解槽的功率以P运行,并将Pw剩余的功率分配到后续第一台HTO小于或等于HTOmax的碱性电解槽;如果后续没有碱性电解槽的HTO小于或等于HTOmax,则将风电发出的总功率Pw剩余的功率平均分配到序号为1~X的碱性电解槽。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电制氢集群运行范围下限,充分利用碱性电解槽的容量,适应大量新能源接入场景下风电、光伏波动性、随机性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