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化学的海洋生物污损监测评价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0947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401301.X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电化学的海洋生物污损监测评价方法和装置。包括如下步骤:选取监测评价对象;将监测评价对象及电极材料放入海水中,通过自然附着的方式获得监测评价对象及电极材料试样;采用电导率测试法或电化学交流阻抗法测量试样的电导率数据或电化学等效电路变化状况;将电导率变化或电化学等效电路变化与实际生物污损程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获得实际的生物污损程度情况。本发明设计根据电导率变化数据、电极电容数据等对生物附着试样的生物量(或者生物覆盖率)的相关性分析,从而完成对传感器电极材料的生物附着情况的监测和评价,有效避免生物附着和污损造成的损失及危害,达到生物污损防除的目的。

    一种用于总氮总磷分析仪的浊度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649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566626.7

    申请日:2018-06-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总氮总磷分析仪的浊度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定消解后样品的吸光度A0作为浊度补偿基准值;(2)计算消解溶液的稀释比例,确定浊度补偿系数k,将浊度补偿系数与浊度补偿基准值相乘,计算浊度补偿值kA0;(3)测定染色后溶液的吸光度,扣除kA0后获得带有浊度补偿的吸光度,计算浓度。本技术方案针对总磷总氮分析仪,在不增加二次过滤装置的基础上修正浊度引起的测量偏差,能够有效去除水体浊度干扰,在外界水体浊度大范围变化时,能自动修正浊度影响,有效提高总磷总氮分析仪的测量准确度。

    延长现场湿化学在线分析仪器试剂保存时间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8848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0678395.X

    申请日:2016-08-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能够大幅延长现场湿化学分析仪器所载带试剂使用时间的装置及方法。延长现场湿化学在线分析仪器试剂保存时间的装置,包括渗透芯片、固体试剂瓶、电磁阀、抽液泵、纯水袋;所述的固体试剂瓶瓶口通过螺纹或法兰安装在渗透芯片上;渗透芯片上开设有储液槽,储液槽两端分别设置两个电磁阀和两个管路接口;一端的管路接口与纯水袋连接,另一端的管路接口与抽液泵连接;储液槽与抽液泵连接通路上设有混合单元。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有益效果是:采用保存固体试剂,使用时现场溶解的方式,大幅延长了试剂的保存时间;结构紧凑,集成度高,适于集成在各种在线监测仪器进行现场分析。

    一种初期海洋生物污损监测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92680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253848.9

    申请日:2017-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14 G01N21/33 G01N2021/315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初期海洋生物污损监测评价方法,基于生物膜对不同波长光线的阻碍和散射作用,借鉴朗伯比尔定律(Beer‑Lambert Law)能够测定物质浓度的基本原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期被附着材料的吸光度曲线,通过透光率峰值(或者曲线积分)对生物附着试样的生物量(或者生物覆盖率、叶绿素a含量等)建立标准工作曲线,再通过被测试样的吸光度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完成对玻璃等透明材质的生物附着情况的监测和评价,为透明材料的防生物附着性能的评价提供依据,有助于新型耐生物污损材料的开发,最终有效避免生物附着和污损造成的损失及危害。

    一种高精度吸光度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15913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383761.4

    申请日:2015-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吸光度检测装置,包括盖板、检测室和进液室;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排气孔和透气膜,在所述检测室中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空腔,通过将所述空腔设计成表面光滑的圆柱孔,这样即便有气泡进入到所述空腔,也可以顺利地上浮通过盖板上的排气孔排出。在检测室的相对两个侧面上对应开设有光源接口和检测接口,通过将光源接口和检测接口同轴设计在检测室偏下方的位置处,此处气泡不易存在,由此可有效减少气泡对吸光度检测的影响。在进液室中设置过滤膜和倾斜向上的进液口及透气膜,由此可以减少气泡进入检测室的可能性。此外,通过在检测室上增设感温元件,从而可以有效反馈待测样品的温度,以用于修正,继而实现吸光度检测精度的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