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00593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16906.6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低品位锑矿中制取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导电粉的方法,属于冶金化工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从低品位锑矿中提取锑,获得三氯化锑溶液,然后加入无水四氯化锡溶液,采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取高纯度的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导电粉。该方法工艺可靠、投资少、效益高、有价金属回收率高,是一种较理想的利用锑矿制取ATO纳米导电粉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28639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938342.2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4B35/56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TiB2‑TiC‑SiC三元复相陶瓷的方法及其产品,涉及陶瓷复合材料领域;方法包括:获得由Ti3SiC2粉体、B4C粉体和Ti粉体按比例湿混干燥的混合原料,根据预设条件将混合原料置于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中烧结制得复相陶瓷;本发明采用反应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同时引入TiC和SiC组分,多元组分在反应和外压诱导下形成了多元协同增韧的新型TiB2基复合材料,其微观结构中具有显著择优生长的棒状TiB2晶粒和TiB2‑TiC互相交联结构,可以大幅度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8516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485924.X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4B35/563 , C04B35/58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4C‑TiB2导电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领域。该导电复相陶瓷具有包覆型显微结构的,其中TiB2的体积含量为10‑30%。该导电复相陶瓷制备原料为:B4C、TiC和无定形B粉体,其制备步骤是:按照成分设计配比分别称取原料粉体;混合均匀后充分干燥;使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炉在真空气氛中烧结制备复相陶瓷,烧结温度为2000℃,压力为50MPa,保温时间为5‑20min。本发明构筑了TiB2小晶粒包覆B4C大晶粒的包覆型显微结构,有利导电网络的形成和完善。在相同TiB2含量下,本发明制备的B4C‑TiB2复相陶瓷具有更高的电导率。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无需任何其它特殊复杂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所制备的B4C‑TiB2复相陶瓷的力学性能相当或更优。
-
公开(公告)号:CN11259212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482504.3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8/14 , C04B20/02 , C04B111/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基热电材料,属于冶金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领域。该热电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组分的混合料:水泥450份、碳化渣1080~1350份、标准砂0~270份、水325~345份。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所述碳化渣由攀钢含钛高炉渣经高温碳化后所得,且经破碎后过200目标准筛。该热电材料的热电动势率≥640μv/℃,抗压强度≥72.8MPa。本发明实现了高钛型高炉渣的碳化产物的全组分、高附加值利用,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因而在太阳能及工业余热等一些低品位热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9820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866044.2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
IPC: C04B35/573 , C04B35/58 , C04B35/626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相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熵二硼化物‑碳化硅复相陶瓷、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复相陶瓷包括如下摩尔组分的混合料:过渡金属碳化物(碳化钛、碳化锆、碳化铪、碳化铌、碳化钽、碳化钒、碳化铬、碳化钼、碳化钨)中的5~9种,每种0~1份,碳化硼粉2.5~9份,硅粉7.5~18份,碳化硅粉0~27份;该高熵二硼化物‑碳化硅复相陶瓷密度<5.3g/cm3,致密度≥95%,维氏硬度Hv5≥19GPa;本发明实现了轻质、高强、高硬高熵二硼化物‑碳化硅复相陶瓷的快速原位自生制备,且烧结温度低,因而在超高温材料、超硬材料、陶瓷刀具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3684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866010.3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
IPC: C04B35/563 , C04B35/622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相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熵二硼化物‑碳化硼复相陶瓷、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复相陶瓷包括如下摩尔组分的混合料:过渡金属碳化物(碳化钛、碳化锆、碳化铪、碳化铌、碳化钽、碳化钒、碳化铬、碳化钼、碳化钨)中的5~9种,每种0~1份,硼粉32~60份。所述过渡金属碳化物为其粉末,纯度>98%,粒度0.5~3μm。所述硼粉纯度>95%,粒度0.5~3μm。该高熵二硼化物‑碳化硼复相陶瓷维氏硬度Hv5≥20GPa,抗弯强度≥420MPa,断裂韧性≥5.0MPa m1/2。本发明实现了轻质、高强韧高熵二硼化物‑碳化硼复相陶瓷的快速原位自生制备,且烧结温度低,因而在超高温材料、超硬材料、陶瓷刀具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52107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87046.2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4B28/02 , C04B111/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基导电复合材料,属于冶金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领域。该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组分的混合料:水泥450份、高钛型高炉渣的碳化产物990~1332份、水225~485份、石墨18~360份或碳纤维0.9~9份。所述碳化渣由攀钢含钛高炉渣经高温碳化后所得,且经破碎后过200目标准筛。本发明制备的水泥基导电复合材料实现了高钛型高炉渣的碳化产物的全组分、高附加值利用,且不产生二次污染;与传统导电水泥砂浆相比,该复合材料在相同导电相含量的条件下具有更低的电阻率和更高的抗压强度;在室内加热取暖、户外融雪化冰、建筑物的电磁屏蔽、电力系统的接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0914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06832.0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3C8/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高纯生铁中TiN生成及团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高纯生铁和增氮剂按一定比例放置于坩埚中;所述的增氮剂的化学成分及含量为N:10%~40%,Fe:60%~90%;所述的增氮剂为粉体,固体料最大粒径≤0.5mm,小于200目粒度的占60~95%;(2)利用氧化性气氛炉将坩埚加热,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完成增氮作业。本发明增氮剂除Fe和N外,不含其他成分元素,对生铁无污染;增氮剂加入方式操作简单,加入数量调节灵活、均匀准确;增氮过程中,会有气体产生,起到搅拌铁水的作用,提供动力学条件,使得增氮剂与铁水充分混合,反应进行充分,增氮剂收得率高;TiN生成及团簇现象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1334626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85965.8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炉外促进高纯铁水中TiN相析出的方法,涉及高炉炼铁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取一定量的增氮剂,均匀地放在敞口式铁水罐的底部;(2)高炉冶炼的液态高纯铁水沿着铁水沟流动并下落到达敞口式铁水罐中,与增氮剂充分混合,完成增氮作业;(3)增氮结束后,采用扒渣机扒除增氮渣。本发明增氮剂加入方式操作简单,加入数量调节灵活、均匀准确。不改变现有高炉生产方式及流程,且增氮剂加入后依靠铁水下落及流动提供动力学条件,使得增氮剂与铁水充分混合,反应进行充分,增氮剂收得率高,铁水中TiN相显著析出,工业生产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028395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716788.9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冶炼高纯生铁过程中炉内脱钛的方法,涉及高炉炼铁技术领域,该炉内脱钛的方法的包括以下步骤:(1)将脱钛剂与用于高炉冶炼过程喷吹的普通煤粉混合,得喷煤料,所述喷煤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脱钛剂10~30%、普通煤粉70~90%;所述脱钛剂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N:25%~40%,Fe:10%~25%,Si:40%~60%;(2)将喷煤料经高炉喷煤系统输送入高炉内。本发明炉内脱钛的方法可在不改变高炉生产工艺和设备流程的条件下,将炉内铁水中的钛脱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