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76696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580042443.6
申请日:2005-12-22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5/02 , F25B2400/22 , F25B2500/01
Abstract: 有关由从各一级侧利用机组(12,13,14)的出口(24,34,44)到所述热源机组(11)的入口(61)的返回侧连接管道(19)导致的制冷剂压力损失,是由连接在所述多台一级侧利用机组(12,13,14)中柜内设定温度最低的一级侧利用机组(14)上的返回侧连接管道(19)导致的值为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464962A
公开(公告)日:2003-12-31
申请号:CN02802414.1
申请日:2002-06-25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4 , F25B13/00 , F25B49/005 , F25B2400/075 , F25B2400/22 , F25B2500/06 , F25B2600/021 , F25D11/022 , Y02B30/741 , Y02B40/32
Abstract: 冷冻装置(1)包括非变频压缩机(2A)、第1变频压缩机(2B)及第2变频压缩机(2C)。一旦在利用室内热交换器(41)、冷藏热交换器(45)及冷冻热交换器(51)进行冷却的制冷冷冻运转中第1变频压缩机(2B)出了故障,即打开第1副管(23)的电磁阀(7a)而继续进行运转。因此,即使在能自由地制暖制冷室内、冷却冷藏用展示橱及冷冻用展示橱的冷冻装置中,1台压缩机出了故障,也不会导致能力下降而可原样继续进行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398338A
公开(公告)日:2003-02-19
申请号:CN01804581.2
申请日:2001-12-07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10 , F25B13/00 , F25B31/006 , F25B2313/0231 , F25B2313/0232 , F25B2313/0233 , F25B2313/02331 , F25B2400/0751 , F25B2400/22 , F25B2600/021 , Y02B30/741
Abstract: 一种具有冷藏组件(4)和冷冻组件(5)的复式冷冻装置,在冷冻组件(5)中设有与室外组件(2)的压缩机(11、12)一起对制冷剂进行2段压缩用的冷冻用压缩机(55)。冷冻用压缩机(55)由变换器压缩机构成。在冷冻用压缩机(55)的吐出配管中设有油分离器(64)。在吸入配管(68)中设有利用由油分离器(64)分离的冷冻机油和吸入制冷剂对变换器进行冷却用的热交换器(67)。可通过削减格栅状组件来实现装置的省空间化和低成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60201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1880086489.5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制冰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2)、对从压缩机(2)排出的制冷剂进行冷凝的冷凝器(3)、对来自冷凝器(3)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且能够调节开度的第一膨胀阀(5)、使通过第一膨胀阀(5)减压后的制冷剂蒸发的满液式蒸发器(1A)以及向从满液式蒸发器(1A)排出的制冷剂赋予过热度的过热器(6),该制冷剂回路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循环回路,该循环回路使通过满液式蒸发器(1A)冷却的被冷却介质循环;以及控制装置(50),该控制装置控制第一膨胀阀(5)的开度,以通过过热器(6)向制冷剂赋予能够将从满液式蒸发器(1A)排出的制冷剂的干燥度(x)控制在小于1的规定范围的过热度(SH)。
-
公开(公告)号:CN11160201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880086499.9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制冰系统(A)包括:容器(8),容器收容被冷却介质;制冰机(1),制冰机对被冷却介质进行冷却而制冰;泵(9),泵在容器(8)与制冰机(1)之间使被冷却介质循环;脱冰机构,脱冰机构对制冰机(1)内的被冷却介质进行加热而脱冰;以及控制装置(50),所述控制装置对制冰机(1)、泵(9)以及脱冰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制冰机(1)包括对被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冷却室(12)、供被冷却介质流入冷却室(12)的流入口(16)、供被冷却介质从冷却室(12)排出的排出口(17),控制装置(50)在流入口(16)处与排出口(17)处的被冷却介质的压力差大于规定值的情况下使脱冰机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1076696B8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580042443.6
申请日:2005-12-22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有关由从各一级侧利用机组(12,13,14)的出口(24,34,44)到所述热源机组(11)的入口(61)的返回侧连接管道(19)导致的制冷剂压力损失,是由连接在所述多台一级侧利用机组(12,13,14)中柜内设定温度最低的一级侧利用机组(14)上的返回侧连接管道(19)导致的值为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449117B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780018812.7
申请日:2007-05-25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 F25B1/10 , F25B2313/0231 , F25B2313/0233 , F25B2313/02743 , F25B2313/0314 , F25B2400/0751 , F25B2400/19 , F25B2400/22 , F25B2600/2513 , F25B270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冻装置。在制冷剂回路(20)中,空调机组(12)、冷藏陈列柜(13)和冷冻陈列柜(14)并联连接在室外机组(11)上。当使空调机组(12)的室内热交换器(71)休止时,开度控制部(101)将室内膨胀阀(72)设定成完全关闭状态。其后,开度控制部(101)对贮存在室内热交换器(71)内的制冷剂量进行检测,根据该制冷剂量调节室内膨胀阀(72)的开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198831A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680019040.4
申请日:2006-05-30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冷冻装置,具备了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20),该制冷剂回路(20)由在设有室外热交换器(32)和压缩机构(31)的室外回路(30)并联连接分别具有冷却热交换器(72,84)的多个系统的冷却回路(70,80)所构成;在至少一个系统的冷却回路(70,80)使副压缩机(85)串联连接冷却热交换器(84)的冷冻装置中,为了能够不另外设置制冷剂回路(20)以外的除霜机构而能够对应多种多样的除霜运转形态,设有热气导入通路(46,89),该热气导入通路(46,89)能够将室外回路(30)的压缩机构(31)的喷出气体制冷剂选择性地导入冷却热交换器(72,84)中的至少一台,而进行以冷却热交换器(72,84)为冷凝器的制冷循环的除霜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186576C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01804581.2
申请日:2001-12-07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10 , F25B13/00 , F25B31/006 , F25B2313/0231 , F25B2313/0232 , F25B2313/0233 , F25B2313/02331 , F25B2400/0751 , F25B2400/22 , F25B2600/021 , Y02B30/741
Abstract: 一种具有冷藏组件(4)和冷冻组件(5)的复式冷冻装置,在冷冻组件(5)中设有与室外组件(2)的压缩机(11、12)一起对制冷剂进行2段压缩用的冷冻用压缩机(55)。冷冻用压缩机(55)由变换器压缩机构成。在冷冻用压缩机(55)的吐出配管中设有油分离器(64)。在吸入配管(68)中设有利用由油分离器(64)分离的冷冻机油和吸入制冷剂对变换器进行冷却用的热交换器(67)。可通过削减格栅状组件来实现装置的省空间化和低成本化。
-
公开(公告)号:CN1318145A
公开(公告)日:2001-10-17
申请号:CN00801448.5
申请日:2000-07-19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5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16 , F25B31/004 , F25B2400/075
Abstract: 一种制冷装置,在各自容量不同的压缩机(1A、1B)的吸入线路(X)中,设有回油机构(Z),可使从吸入气体制冷剂中分离的制冷机油优先回流到所述压缩机(1A、1B)中最小容量的压缩机(1A),并附设回油通道(117),其将所述压缩机(1A、1B)的排出配管(115)上的油分离器(116)中分离的制冷机油和吸入气体制冷剂中的制冷机油回流到所述压缩机(1A、1B)中的最小容量的压缩机(1A),并在由油分离器(116)分离后的制冷机油及吸入气体制冷剂中的制冷机油优先返回到最小容量的压缩机(1A)后,利用圆顶腔的内压差而从该压缩机(1A)依次回流到内压低的压缩机(1B)。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