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金属表面热泄漏红外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1833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1614672.2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金属表面热泄漏红外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高温蒸汽发生单元;红外摄像单元,其包括红外摄像机,所述红外摄像机能够给测试样品拍摄红外序列图像;所述高温蒸汽发生单元先后两次向所述测试样品中充入高温蒸汽、对所述测试样品进行加热,且两次充入高温蒸汽加热时,所述测试样品中的压强不同;在两次充入高温蒸汽时,所述红外摄像机分别拍摄所述测试样品的红外图像序列,所述红外检测系统通过对两次加热过程中的红外图像序列进行求差分析对测试样品的泄漏点进行识别,本发明所述的复杂金属表面热泄漏红外检测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排除试件表面不同发射率的干扰,实现了对复杂金属表面热泄漏的精准、便捷检测。

    一种电池SOH估计方法及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893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100425.8

    申请日:2025-01-22

    Inventor: 张文阳 赵鑫 张博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SOH估计方法及装置,涉及电池健康状态技术领域;电池SOH估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电池充放电过程的实时数据,基于所述实时数据提取健康因子;所述健康因子基于线性回归模型对退化趋势部分进行预测以获取退化趋势预测数据;所述健康因子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对容量再生部分进行估计以获取容量再生估计数据;所述退化趋势预测数据与所述容量再生估计数据结合以获取电池SOH估计值。通过结合线性回归和深度学习模型,有效提高了电池SOH估计的准确性和适应性,特别是在容量再生效应明显的情况下,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电池的实际健康状态。

    一种主、被动热疏导一体化系统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428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99607.1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冷与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被动热疏导一体化系统及其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压缩机、主管路和储液支路,以及,与所述节流阀并联的第一旁路;与所述压缩机并联的第二旁路;和,连接所述第一旁路和第二旁路的第三旁路;系统通过选择性的关闭和启动第一旁路、第二旁路、第三旁路和储液支路式进行运行模式切换,在本发明所述的主、被动热疏导一体化系统及其智能控制方法中,能够根据冷却需要实时匹配适宜的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动态地调整系统内的制冷剂总量,使得系统能够始终保持在适宜的状态下运行,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制冷效率。

    一种用于储能集装箱的凝露预测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9741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17042.1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储能集装箱的凝露预测方法与系统,涉及集装箱储能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步骤:获取实时的储能集装箱内部的工况数据、温湿度数据以及外部环境的温湿度数据;根据工况数据和温湿度数据通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设时间段后储能集装箱内部温湿度数据以及相应露点温度的预测;根据预测的温湿度数据进行易凝露位置的表面温度计算,并与露点温度比较在凝露风险时启动通风装置,并在预设时间段后根据实时温湿度数据还存在凝露风险时启动应急冷源,并在阈值时间后根据实时温湿度数据还存在凝露风险时发出报警信号。本发明通过对环境参数的实时检测和数值处理,精准预测储能集装箱内的凝露生成,在凝露发生之前就能够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一种两相喷射器增强的制冷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89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33420.8

    申请日:2024-03-01

    Inventor: 龚洋凯 张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冷及低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相喷射器增强的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中间换热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蒸发器和喷射器;经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流体一进入冷凝器,经冷凝后形成制冷剂流体二;之后经中间换热器冷却后形成制冷剂流体三;制冷剂流体三分成两路,一路经第二节流阀后形成制冷剂流体四,进入蒸发器换热后形成制冷剂流体五;另一路经第一节流阀后形成制冷剂流体八,进入中间换热器换热后形成制冷剂流体九;制冷剂流体九和制冷剂流体五作为一次流和二次流进入喷射器,之后进入压缩机,本发明所述两相喷射器增强的制冷循环系统可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比,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一种基于主、被动热疏导技术的数据中心风液混合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81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72227.8

    申请日:2024-02-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散热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主、被动热疏导技术的数据中心风液混合冷却系统,包括机柜级液冷系统和I T设备级液冷系统,机柜级液冷系统包括机柜复合液冷系统和机柜级自然冷源系统,机柜复合液冷系统包括能相互切换的柜级泵驱热管系统和柜级机械式支路,柜级泵驱热管系统利用系统管道内的制冷工质对机柜散热,机柜级自然冷源系统利用自然冷源对管道内的制冷工质冷凝,柜级泵驱热管系统和柜级机械式支路适用于不同自然温度;I T设备级液冷系统用于对数据柜内的I T设备散热冷却,本发明采用液冷和自然冷源耦合的冷却散热方式能有效的降低了能效损耗率,最大化利用自然冷源,同时系统在自然环境低温状况下使用柜级机械式支路,使系统大部分时候处理低耗能状态。

    一种基于CCA技术的发动机引气再压缩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5981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47090.2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CA技术的发动机引气再压缩冷却系统,包括:引气冷却与再压缩流路,其包括换热器和再压缩压气机;将来自高压压气机的引气分成第一部分引气和第二部分引气,其中第一部分引气进入所述引气冷却与再压缩流路中,在所述引气冷却与再压缩流路中进行降温和再压缩处理后与高压压气机排出的第二部分引气经引射器混合并排出,之后将引气用于冷却高温热端部件,本发明所述的基于CCA技术的发动机引气再压缩冷却系统不但能够使高压压气机引气温度大幅降低,同时能够补偿与提高引气总压损失,提高冷却引气品质。

    一种具有多孔材料排液结构的涡流管及其气液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5361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92970.9

    申请日:2022-08-18

    Inventor: 郭向吉 张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孔材料排液结构的涡流管及其气液分离方法,所述涡流管包括:旋流发生室、涡流管本体和排液结构,所述排液结构包括:多孔材料管,其设置在涡流管上、构成所述涡流管的其中一段,所述多孔材料管的管壁上设置若干具有吸液能力的孔状结构,所述孔状结构连通所述多孔材料管的内壁和外壁,所述多孔材料管利用毛细力将涡流管中冷凝得到的液滴吸入多孔材料管中的孔状结构内,并依靠多孔材料管内、外侧的压强差将液体排出,实现气、液分离,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多孔材料排液结构的涡流管及其气液分离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气液分离效果好,尤其是湿组分脱除率高的优点。

    单总线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校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184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89872.3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总线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校准方法及装置,涉及温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其中温度校准方法包括:控制绝热浴液至设定温度,将温度传感器浸没至浴液中;单片机基于所述单总线传感器集联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建立通信连接;执行地址读取程序、温度读取程序和校准程序;基于所述温度读取程序获取温度传感器的执行温度;所述校准程序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执行温度和所述绝热浴液的温度获取温度校准值;将所述校准温度值写入EEPROM中的温度校准修正值存储空间,直至所有温度传感器均完成温度校准。通过单总线温度传感器可同时实现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校准,且绝热浴液温度可调节,提高校准效率。

    一种非封闭相变浸没冷却系统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123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92789.X

    申请日:2024-10-08

    Inventor: 龚洋凯 赵鑫 张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非封闭相变浸没冷却系统,包括非封闭的冷却箱、喷射器和换热器,在冷却箱内设置相变冷却工质,集气罩外侧过冷液体通过冷却液出口通过工质泵来到喷射器形成一次流,集气罩内侧相变冷却工质在冷却热源装置产生热量时局部沸腾经集气罩上的集气罩出口形成喷射器的二次流,一次流和二次流混合后变成一连串的微小气泡和相变冷却工质一起喷射器,通过换热器过冷,内部微小气泡凝结变过冷液体,再回到冷却箱内对计算机主板和动力电池进行冷却。本发明所述相变浸没冷却系统在保证高效冷却的同时,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为数据中心和电池冷却提供了一种创新且实用的解决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