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多端口单相供电设备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482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37574.2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多端口单相供电设备,包括输入单元、中央处理单元、输出单元、通信单元和人机交互单元,其中输入单元包括多个独立控制且分别适配不同类型电能接入设置的输入端,中央处理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多个控制逻辑模块,控制逻辑模块包括三相不平衡控制模块、谐波治理模块、电压波动与闪变抑制模块、电压无功控制模块和源网荷储协调优化模块,输出单元包括多个独立控制且适配不同负载使用的单相输出端;本发明可有效解决低压配电网电压合格率较低、线损较大、三相不平衡严重、分布式电源承载能力和负荷接入能力受限等多种问题,实现对低压配电网的优化控制和稳定供电,实现本地分布式源荷的灵活接入和安全优质供电。

    一种基于电力客户消费特征的服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4017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503410.4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服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客户消费特征的服务系统,包括用户端、服务端,用户端与服务端通信连接;用户端设置有智能终端设备,服务端设置有综合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平台设置有用户画像模块、大数据分析模块、运维模块、客户服务模块,用户画像模块基于用户消费特征生成多维用户画像,大数据分析模块综合区域内数据进行动态分析,运维模块为运维人员提供数据支持,客户服务模块接入客户主动诉求;本发明,生成客户画像,根据消费特征提供差异化服务支持,增强客户服务感知,充分保证用户权益;计算优化调整方案,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与服务水平;数据获取动态化,个性化调整,更贴合客户消费。

    一种负荷侧储能协同电压控制模型及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196023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407575.5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荷侧储能协同电压控制模型及策略,以PQ节点模型作为储能接入配电网系统的等效模型,并对储能下垂控制策略进行分析,控制储能的输出环节进而控制储能并网时的输出功率,以达到系统电压质量的控制效果,包括PQ控制策略和下垂控制策略,其中PQ控制策略为通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调节实现对电压的控制,其中下垂控制策略为模拟传统发电机类似的频率与有功、电压幅值与无功的关系作为控制方式,分别通过P‑f下垂控制和Q‑V下垂控制来获取稳定的频率和电压输出,对系统中的分布式电源输出的有功、无功功率分别实行控制;本发明具有简单可靠、电压可调可控、电压控制质量好的优点。

    一种电网用高压窃电检测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93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91284.4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用高压窃电检测识别方法,首先将高压用户的运行数据和过往数据进行采集并导入,而后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并将数据划分形成源域训练集、目标域训练集和目标域测试集,再后,将源域训练集和目标域训练集作为自适应训练的输入数据进行对抗训练,利用对抗训练使源域和目标域无法被域分类器区分,从而减轻域差异;最后,利用自适应对抗训练得到的特征模型对目标域训练集进行特征提取,从而产生新的特征数据集,完成上述操作后,将新特征数据作为输入,用多种离群点算法拟合,从而检测出离群点,最终根据离群点,进行用户的窃电判定,即离群程度越高其对应的样本用户窃电可能性越大;总的,本发明具有高效且检测精准的优点。

    电位转移快速灭弧器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53236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68323.5

    申请日:2017-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T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位转移快速灭弧器,包括传导灭弧装置和固定架,所述的传导灭弧装置包括绝缘灭弧管和套接设置在绝缘灭弧管内的T型金属棒;所述缘灭弧管内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金属磁块,且第一金属磁块与软梯金属部分固定连接,所述T型金属棒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金属磁块和第三金属磁块。本发明通过使用设置在绝缘灭弧管内的T型金属棒进行滑动接触,同时T型金属棒的端部与操作人员的屏蔽服电联,绝缘灭弧管的顶部设置金属电磁快与软梯的金属部分电联,从而使原有的操作人员与金属软梯的电荷直接转移变为T型金属棒与金属电磁快之间的电荷转移,使电荷转移时产生的电弧能够立即被消灭,进而保证了电位转移充放电时产生的电弧对作业人员的影响。

    一种新能源场站继电保护操作校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651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11341016.4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场站继电保护操作校核的方法,属于继电保护操作校核技术领域,其中,包括:步骤1,服务器根据实际待测电网的结构,建立待测电网模型;步骤2,从交互模块获取待测电网的实时运行参数;其有益效果是,通过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校核,可极大提高继电保护定值风险的管理水平,提高保护装置实际运行定值的正确性和安全性,防止因运行方式变化而导致的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规避继电保护定值带来的风险,保证电网安全,改变继电保护现有整定计算工作模式,提高调度决策水平和整定计算水平,促进继电保护专业向信息化、互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能大幅度提高继电保护运行的可靠性和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