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52543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05877.9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晓民 , 周斌 , 丁晓伟 , 肖攀 , 杨延志 , 杜岩平 , 侯晓颖 , 刘维新 , 胡海 , 李爱平 , 赵红旭 , 常振明 , 孙建宇 , 汤星 , 赵彦杰 , 查敏 , 张强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安卓系统架构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及方法,采用Android加RTOS系统,二套系统组合满足全系列产品的需求,为了减少模块间的耦合度,该软件架构采用分层和模块化设计,系统可分为以下几个层:任务层、业务层、中间层和驱动层。具有良好的开放性、适应性和扩展性,方便移植和复用。本发明充电设备Android加RTOS系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便捷性,有效的提示设备智能化水平、满足预约充电、身份识别、远程监控、在线支付或闪付、故障诊断、系统升级、远程运维故障自修复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5175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99605.2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充电枪输出短路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交流电源输入通过桥式整流输出直流电,并通过继电器控制此电压,为短路检测模块供电及提供检测信号。同时测量三相双枪交流充电设备的输出短路,双枪互相不干扰。当其中任一一枪充电时,另外一路充电枪插枪检测到短路故障时,不会影响正在充电的设备。本发明能够更准确,更快速,更安全的进行三相交流充电装置输出短路检测,并且能够同时检测三相交流双枪的输出,同时能检测每个充电枪输出的三相四线里任意两根线之间的短路故障,并当其中任一一枪充电时,另外一路充电枪插枪检测到短路故障,不会影响正在充电的设备。最后,本发明投资成本低,集成度高,安装方便,使用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2711207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22265.X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 G01R19/25 , G08C19/3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信号采集模块与电子装置。该采集模块包括MCU电路、RS485通信隔离电路、CAN通信隔离电路、开入量检测电路、开出量控制电路和电压电流采集电路,MCU电路分别与开入量检测电路、开出量控制电路以及电压电流采集电路电连接,MCU电路与RS485通信隔离电路通信,MCU电路与CAN通信隔离电路通信,电压电流采集电路包括电压采集电路、电流采集电路和依次连接的电压电流采集切换电路、比例运算放大电路、线性隔离放大电路和电压跟随电路,电压跟随电路的输出与MCU电路的模拟量采集管脚电连接。该采集模块可以采集较大的电压或者电流范围,能够满足大功率输出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32808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23933.6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机界面及其装配工艺,人机界面用于安装于充电桩的前门板上,人机界面包括:操作面板,操作面板用于安装在前门板上,操作面板上具有第一窗口;安装面板,安装面板上用于安装感应部件,安装面板具有第二窗口;其中,安装面板安装在操作面板上,以使第二窗口设置在操作面板的预设位置上;在平行于安装面板和操作面板的投影面上,第一窗口在投影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二窗口在投影面上的投影的内侧。本发明的人机界面及其装配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人机界面安装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55267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05195.8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充电机直流回路的器件,包括:绝缘壳体;绝缘壳体内安装有第一静触头组件、第二静触头组件、第一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第一动触头组件和第二动触头组件;第一静触头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输入端子、分流器和第一静触头静触点;第二静触头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输入端子、熔芯和第二静触头静触点;动触头组件用于控制对应的输出端子与静触头静触点之间导通或者不导通。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流回路器件种类多,成本高,连接点多,回路集成度不高,可靠性差等问题,并降低接触不良导致的过热风险。同时提高电动汽车充电机稳定性,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用户的快速充电需求,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12773813U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21232278.9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机柜门防打开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以及异型螺栓,所述第一固定孔开设于充电机的柜门底部;所述第二固定孔开设于柜体底部,与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异型螺栓由柜体底部的第二固定孔伸入,并穿过第一固定孔,将柜体与柜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充电机柜体底部和柜门底部,设计固定孔,安装异型螺栓,把柜体柜门与柜体固定在一起。即使柜门门锁被破坏,柜门也需要拆下异型螺栓才能打开。同时固定孔和异型螺栓设置在柜门内侧,不用改变柜体柜门的整体结构,加工安装均相对简单,并且整体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217145679U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20697255.8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0L53/302 , B60L53/31 , H05K7/20 , G10K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组件,包括充电桩和两个通风降噪装置,充电桩具有通风风道以及与通风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两个通风降噪装置分别仅罩设在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其中,两个通风降噪装置均具有第一通风口,两个第一通风口中的一个用于连通进风口和外界,两个第一通风口中的另一个用于连通出风口和外界,两个第一通风口均远离充电桩的充电侧设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的通风降噪装置的体积较大,以及通风降噪装置吹出的风直接吹向用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6467438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2496746.4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设备功率管理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主控模块,用于生成并发送验证秘钥和控制指令;功率模块,与上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在对上述验证秘钥进行解析验证通过后,执行与接收到的上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动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充电设备功率管理方案不完善造成的充电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并造成经济损失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2211648U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21220117.8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功率模块标准插箱,包括标准箱箱体、模块压板以及插座固定板;所述标准箱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标准箱上盖;标准箱箱体的内部用于放置功率模块;所述模块压板设置在标准箱箱体的前端面,用于压紧功率模块;所述插座固定板设置于标准箱箱体的后端面。本实用新型采用兼容已知所有模块的标准模块箱尺寸。对需兼容模块的装配变更,都控制在标准模块箱内部来实现。标准模块箱对各种模块的兼容是通过添加相应的插座板、导轨、模块固定件等。每种模块对应与其同名零件文件夹下零件进行生产、配装。如需在已装配一型模块的机型上,换装另一型模块,则仅需抽出标准模块箱对其进行对应模块改装,即可换装完成,对整机不会造成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16033827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2068063.9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晓民 , 周斌 , 丁晓伟 , 肖攀 , 杨延志 , 杜岩平 , 傅欣 , 陈慧敏 , 刘秀兰 , 金渊 , 陈熙 , 程林 , 张倩 , 林志法 , 关宇 , 柴志超 , 侯晓颖 , 欧方浩 , 刘维新 , 胡海 , 李爱平 , 查敏 , 陈春宇 , 陈延伟 , 邓守城 , 门军 , 孙雷汉
IPC: B60L53/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冷充电系统。液冷充电系统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充电单元,充电单元上设有冷却通道、进液口和出液口;第一冷媒流通管路,第一冷媒流通管路的一端与多个充电单元的多个进液口均连通,第一冷媒流通管路的另一端与多个充电单元的多个出液口均连通,冷媒沿进液口、冷却通道、出液口和第一冷媒流通管路循环流动,以冷却充电单元;第一冷却结构,设置在第一冷媒流通管路上,用于对冷媒进行第一次冷却;第二冷却结构,设置在第一冷媒流通管路上,用于对冷媒进行第二次冷却,沿冷媒的流动方向,第一冷却结构位于充电单元的下游,第二冷却结构位于充电单元的上游。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设备故障率较高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