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10342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38537.6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塔式熔盐光热电站仿真验证平台及其实现方法,仿真验证平台包括由开发维护站、操纵站、仿真模型服务器以及平台控制站组成的验证平台本体系统;开发维护站设置有与仿真模型服务器相连的工艺及仪控系统模型建模工具,以及与操纵站相连的人机接口画面开发工具;仿真模型服务器设置有电站工艺系统模型和电站仪控系统模型,以及通过运行模拟模型还原真实电站工况的仿真支撑平台,平台控制站通过仿真指令传输线与仿真模型服务器相连;仿真支撑平台连接网络数据通信接口系统和I/O数据通信接口系统。本发明采用模块化、可置换的方式,提升了平台应用范围,采用通用接口系统,为被测对象真实还原外部环境,提高了测试的应用范围和测试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9192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03435.2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区域电网不同地区间歇性电源互补效果的电源规划方法,包括:1)获取区域分地区风电、光伏全年出力特性曲线,得到分地区风电可开发装机上限和光伏可开发装机上限、风电和光伏互补后累计年发电量下限;2)基于步骤1)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生成分地区风电、光伏装机方案;3)计算区域风光互补出力及间歇性电源互补效果指标;4)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进行电源组合方案寻优,重复直到达到收敛条件为止。本发明从两个层面分别给出了风电、光伏之间的配比、以及分地区风电光伏配比,既保证了风电光伏两类典型的间歇性电源配比最优,又实现了其各自的分地区配比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545925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1144521.5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源规划和新能源发电领域,公开了一种制氢设备功率与储能容量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设定若干新能源制氢比例;计算各新能源制氢比例下电力系统的制氢设备功率以及储能容量;根据各新能源制氢比例下电力系统的制氢设备功率以及储能容量,得到各新能源制氢比例下电力系统的制氢度电成本;将各新能源制氢比例下电力系统的制氢度电成本中,最低制氢度电成本对应的新能源制氢比例下电力系统的制氢设备功率以及储能容量,作为电力系统的制氢设备功率与储能容量的配置量。以制氢度电成本最低确定制氢设备功率和储能容量,可优化柔性负荷单元构成和功率配置,避免制氢设备功率和储能容量的过量配置,降低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79165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41247.1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跨日顶峰储能电源需求确定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被研究系统控制月的新能源序列参数,形成样本序列数据;针对所述样本序列数据,分析滚动1—N天日平均电量的新能源最小值和负荷最大值,得到新能源滚动多日小发电量和负荷滚动多日大负荷特性;将新能源滚动多日小发电量和负荷滚动多日大负荷特性带入1—N多日电量平衡分析模型中,进行平衡分析,若无电量缺口,则无跨日顶峰需求,流程结束;否则进行下一步;确定最大缺电量及天数,得到电量需求;基于电量需求进行生产模拟计算,得时长及功率需求。采用本方法能够获得跨日顶峰的储能需求,为规划运行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18496.4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冯斌 , 田旭 , 刘飞 , 李积泰 , 王磊 , 李富春 , 党楠 , 王昭 , 刘联涛 , 范瑞铭 , 杨攀峰 , 赵娟 , 张祥成 , 杨海林 , 王猛 , 陈思柔 , 杨欣 , 赵雪 , 车琰瑛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8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力外送通道配套电源方案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拟定配套电源方案;构建配套电源方案评价指标,包括若干一级评价指标和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依据电源配套方案计算定量型二级评价指标值,借助专家打分法计算定性型二级评价指标值,并得到各二级评价指标绝对值;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一级指标评价和基于熵权法进行二级指标评价;基于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采用雷达图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展示,确定评价配套电源方案的薄弱环节。该方法及系统可以为合理确定高比例新能源电力外送通道配套电源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对于高比例新能源电力外送通道的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86653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965882.4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图片XMP信息传递无人机巡检业务信息的方法及系统,所述基于图片XMP信息传递无人机巡检业务信息的方法包括获取在光伏电厂无人机巡检业务中所采集图片的XMP信息,利用图片的XMP信息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工作,具备与光伏电厂核心系统稳定通信的条件下保存并上传所述XMP信息,通过图片XMP信息来消除不同业务系统间数据结构差异性的问题;能够通过在图片中加入关键标志性数据,来确保可以准确识别来源并归档;而且基于图片XMP信息在线传输,不必传输图片本身,极大降低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提高数据传输同步性能,也提供了一种高安全性的数据上传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099192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1911303435.2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区域电网不同地区间歇性电源互补效果的电源规划方法,包括:1)获取区域分地区风电、光伏全年出力特性曲线,得到分地区风电可开发装机上限和光伏可开发装机上限、风电和光伏互补后累计年发电量下限;2)基于步骤1)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生成分地区风电、光伏装机方案;3)计算区域风光互补出力及间歇性电源互补效果指标;4)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进行电源组合方案寻优,重复直到达到收敛条件为止。本发明从两个层面分别给出了风电、光伏之间的配比、以及分地区风电光伏配比,既保证了风电光伏两类典型的间歇性电源配比最优,又实现了其各自的分地区配比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153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620355.7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冯斌 , 梁国勇 , 刘飞 , 刘联涛 , 王磊 , 李富春 , 张祥成 , 王昭 , 田旭 , 杨攀峰 , 张桂红 , 张海宁 , 王世斌 , 李积泰 , 许德操 , 彭飞 , 陶昕 , 张君 , 省天骄 , 范瑞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网型风光储系统多目标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建立了以系统费用效益比最小和系统输出功率波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在考虑系统总投资、建设用地面积、系统功率平衡等约束条件下,计及储能寿命损耗,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帕累托前沿解集,然后采用熵权法对不同目标函数的权重进行定量评估,最后根据权重系数确定出综合目标函数最优所对应的风光储容量配置方案。本方法兼顾项目建设经济性和系统并网友好性,并计及储能运行寿命损耗等实际因素,有助于节省项目投资,平抑风光电源出力波动,在新能源电站规划设计阶段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08465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010931088.4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N3/006 , G06Q10/0631 , H02J3/00 , H02J3/38 , H02J3/32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配置计算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需的原始数据;基于原始数据并以风电‑光伏‑储能互补发电系统年净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生成初始化风电‑光伏‑储能容量配置方案;根据生成的初始化的风电‑光伏‑储能容量配置方案进行生产模拟,得出年外送电量以及储能SOC年曲线;利用不同风电‑光伏‑储能容量配置方案计算模块所求得的风电、光伏、储能年外送电量以及储能SOC年曲线及对应的年净收益指标,对风电‑光伏‑储能容量配置方案进行寻优;根据寻优输出最优的风电‑光伏‑储能容量配置方案。本发明优化综合考虑了建设资本金折现、贷款还本付息、储能寿命损耗等因素,更加符合工程建设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583326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67260.5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李富春 , 李积泰 , 张祥成 , 杨攀峰 , 党楠 , 冯斌 , 田旭 , 刘飞 , 杨海林 , 王昭 , 许德操 , 秦绪武 , 卢苗 , 杨欣 , 陈思柔 , 彭飞 , 白左霞 , 张君 , 梁国勇 , 权慧娟
IPC: H02J3/46 , G06Q30/0202 , G06Q50/06 ,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纯新能源外送通道电源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新能源出力特性和直流输电容量,计算弃电率、直流小时数和综合电价等指标,然后以新能源基地外送至受端综合电价最低为目标确定风光配置容量,最后在风光配置规模基础上加入储能,考虑储能成本,仍以送至受端综合电价最低为目标确定储能配置容量。该分析方法可为大型风光基地开发外送提供解决路径,为纯新能源外送通道电源配置提供参考,对于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