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99622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075511.5
申请日:2013-03-11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供电安全保障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包括采集层、通信层和主站层;所述采集层采集低压电网运行数据,并通过通信层将所述低压电网运行数据传输至主站层,实现所述低压电网运行数据的实时展现和分析,以及低压电网异常运行状况告警和低压电网故障处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压供电安全保障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是提高低压电网供电安全性及可靠性的有效技术手段,推广应用本发明有利于提高低压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可有效提升低压电网的供电安全性、可靠性及电压质量,降低低压电网线损率,促进和谐供用电关系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04765933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99764.2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运硕 , 盛万兴 , 王金丽 , 张健 , 缪庆庆 , 王熠 , 薛天龙 , 李强 , 马法伟 , 商峰 , 王秀丽 , 刁琳琳 , 梁英 , 段祥骏 , 冯德志 , 方恒福 , 王逢浩 , 孔平 , 刘宗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台区接线图智能分层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图形元素与实际线路设定元素分为基础元素、依赖元素、连接元素和其他元素,并根据元素与设备信息对应;在配电台区接线图中,以配电变压器为首节点,用户负荷为末节点,建立连接序列,以出线连接方式,建立分类模型,构建拓扑关系;结合拓扑结构,对节点进行虚拟化处理,进行节点梳理;建立当前网络架构中的拓扑结构与节点实现层面树结构中元素的抽取、组合、虚拟化,智能分层,建立分区拓扑结构。本发明能够快速选取供电区域配电台区内部分线路,减少生产过程中首末节点的选择,进行负荷预测、供电能力评估等实际业务操作,为分析配电台区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445930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816584.X
申请日:201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隔离开关组合的支柱式组合电子式互感器,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自励电源、绝缘支柱和合并单元;所述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分别将采集到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通过光电混装信号缆传输给合并单元,所述绝缘支柱位于高压导体和底座支架之间,所述自励电源为电流传感器的电-光转换器提供电能。本发明充分发挥了电子式互感器的光隔离绝缘、数字化输出、网络化接线和小型化结构的技术优势,将隔离开关与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进行一体化组合,降低制造成本、减小设备占地、形成智能化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283316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58136.4
申请日:2014-10-20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90/2638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智能组件环境适应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为智能组件中各个模块设计密封的金属外壳,并优化选择金属外壳的材料和厚度;选择各个模块独立接地接线方式,并缩短接地距离;根据各个模块分发热量,实现优化散热。本发明提出的提高智能组件的抗高低温、电磁兼容性等环境适应能力的方法,对智能组件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以智能组件的独立模块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通过独立的封闭金属外壳实现改善环境的适应能力,实现了智能组件不需要通过外力改善环境而直接安装在一次设备的环境适应性,改善和提高了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4239059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83976.9
申请日:2014-09-19
IPC: G06F9/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全模型的智能配用电统一信息支撑平台的构建方法,包括:步骤1:将控制单元分别与智能配电信息交互总线和智能用电信息交互总线通信;步骤2:将智能配电信息交互总线设置在安全I区和安全II区,通过总线适配器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交互信息;将智能用电信息交互总线设置在安全III区和安全IV区,并通过模型映射法与用电信息采集单元和分布式能源管理单元交互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配用电统一信息支撑平台的构建方法,使信息支撑平台具备面向变电站、配电线路、配电台区、用户和分布式能源及储能系统的全模型信息统一采集与集中监控功能,为各部门提供安全、稳定、可靠和快捷的数据交换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4156878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32786.4
申请日:2014-08-29
IPC: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其次通过对农网历史数据统计分析,运用均方差法确定了客观权重,最后将主、客观权重进行乘法集成,确立了最终指标权重,既避免了主观偏差产生的影响又能够充分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可有效提高指标权重赋值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199622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75511.5
申请日:2013-03-11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供电安全保障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包括采集层、通信层和主站层;所述采集层采集低压电网运行数据,并通过通信层将所述低压电网运行数据传输至主站层,实现所述低压电网运行数据的实时展现和分析,以及低压电网异常运行状况告警和低压电网故障处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压供电安全保障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是提高低压电网供电安全性及可靠性的有效技术手段,推广应用本发明有利于提高低压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可有效提升低压电网的供电安全性、可靠性及电压质量,降低低压电网线损率,促进和谐供用电关系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0660327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611027723.6
申请日:2016-11-21
IPC: H04L41/06 , H04L41/0677 , H04L41/14 , H04B3/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维通信数据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搭建配电网网络拓扑结构模型,电器设备设置数据采集节点和通信节点,将数据采集节点与配电网网络构建的拓扑节点一一对应,形成具有通信节点的配电网网络拓扑结构模型;设定数据耦合关系,将数据采集节点与通信节点一一对应,对配电网的运行数据和状态数据进行分类和指标管理;通过通信节点是否存在断点,判断配电网是否存在通信故障;根据业务指标数据的异常数据,进行数据异常报警;将通信节点的断点标识与相对应的业务指标数据的异常波动状态进行综合故障分析得到精确的故障定位。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使配电网的故障定位更精准,提升了配电网的分析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994656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1380758.2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包括:依据采集到的配电线路故障条件下的电气量,计算故障点距离线路首端的电气距离;依据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线路电抗参数、配电网络拓扑结构和故障点距离线路首端的电气距离确定可能故障点;结合报修信息和可能故障点,定位配电网的故障点。该方法和系统将故障电气距离和故障报修信息相结合,实现了配电网的故障定位。该方法可实现多分支配电网的精确故障定位,并且具有原理简便和造价低易于实现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765933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510199764.2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运硕 , 盛万兴 , 王金丽 , 张健 , 缪庆庆 , 王熠 , 薛天龙 , 李强 , 马法伟 , 商峰 , 王秀丽 , 刁琳琳 , 梁英 , 段祥骏 , 冯德志 , 方恒福 , 王逢浩 , 孔平 , 刘宗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台区接线图智能分层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图形元素与实际线路设定元素分为基础元素、依赖元素、连接元素和其他元素,并根据元素与设备信息对应;在配电台区接线图中,以配电变压器为首节点,用户负荷为末节点,建立连接序列,以出线连接方式,建立分类模型,构建拓扑关系;结合拓扑结构,对节点进行虚拟化处理,进行节点梳理;建立当前网络架构中的拓扑结构与节点实现层面树结构中元素的抽取、组合、虚拟化,智能分层,建立分区拓扑结构。本发明能够快速选取供电区域配电台区内部分线路,减少生产过程中首末节点的选择,进行负荷预测、供电能力评估等实际业务操作,为分析配电台区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