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海拔铁路隧道口紧急救援站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30564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822571.3

    申请日:2021-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海拔铁路隧道隧道口紧急救援站设计方法及系统,设计方法包括:构建隧道口紧急救援站的几何模型,几何模型包括避难空间、横通道和疏散站台,横通道连接在两座主隧道之间,横通道与主隧道连接处设置有防护门;避难空间设置于横通道中部;疏散站台设置在隧道内部;获取平行隧道的建设参数、通过主隧道的列车参数、人员疏散速度以及主隧道的空气质量参数统计数据;构建隧道口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动态模型;获取隧道口紧急救援站的结构设计参数,设计隧道口紧急救援站。本发明使建设在高海拔铁路隧道口的紧急救援站结构类型能够保障列车人员的疏散环境安全,降低灾害对疏散人员的危害,为高海拔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高海拔铁路隧道口紧急救援站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3056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22571.3

    申请日:2021-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海拔铁路隧道隧道口紧急救援站设计方法及系统,设计方法包括:构建隧道口紧急救援站的几何模型,几何模型包括避难空间、横通道和疏散站台,横通道连接在两座主隧道之间,横通道与主隧道连接处设置有防护门;避难空间设置于横通道中部;疏散站台设置在隧道内部;获取平行隧道的建设参数、通过主隧道的列车参数、人员疏散速度以及主隧道的空气质量参数统计数据;构建隧道口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动态模型;获取隧道口紧急救援站的结构设计参数,设计隧道口紧急救援站。本发明使建设在高海拔铁路隧道口的紧急救援站结构类型能够保障列车人员的疏散环境安全,降低灾害对疏散人员的危害,为高海拔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799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0893633.4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其试验装置包括电液伺服长柱压力试验机、基础构件、柱式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双向应变片;该试验装置通过压力传感器的荷载信息,获得核心混凝土分担的外部荷载,也可认定为界面粘结滑移荷载;同时,结合压力机和位移传感器的信息,可推出钢管独立分担的受压全过程荷载‑变形曲线;该试验装置通过应变片信息分析,获得粘结滑移阶段钢管双向应力分布特征,由此推出由钢管局部屈曲前后的纵向应力分布特征;综上,该试验方法可揭示界面粘结滑移过程对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受力影响及传力机制。

    一种预制装配式格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230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489038.0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格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格梁护坡结构由若干预制钢筋混凝土格构梁和连接板组成,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格构梁分为预制纵梁和预制横梁。所述纵梁和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所述纵梁的底部一体式连接板,所述纵梁的顶部有一体式插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开设计有与插入板吻合的纵向对位槽,所述纵梁与纵梁的连接处组合连接有横梁;所述的横梁在左右端部设计与连接处相对应的凹槽与凸起;本发明在连接节点处采用十字连接部结构进行连接,配合端部的限位端,防止组装后纵梁、横梁发生移位,连接时保证横向以及纵向的稳定性,以保证护坡效果。

    一种轻质高强预制构造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65816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0375408.1

    申请日:2022-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高强预制构造柱结构,具体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构造柱柱体,所述构造柱柱体底部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构造柱柱体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板和两个第二固定板,两个第一固定板前后间隔设置,两个第二固定板左右间隔设置,两个第一固定板和两个第二固定板之间围成正方形。本发明通过将构造柱柱体放置于待筑造的位置,然后在构造柱柱体与筑造位置的间隙之间采用水泥或者砖块堆砌形成填充部,由于填充部为后期形成,因此可根据现场的误差进行自适应调节,同时打毛面保证粘接部分粘接良好,进而提升稳定性,用于增加粘接的摩擦系数,整体结构既能保证特性,同时也能提升构造柱柱体可兼容的误差,增加建筑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一种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7996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93633.4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其试验装置包括电液伺服长柱压力试验机、基础构件、柱式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双向应变片;该试验装置通过压力传感器的荷载信息,获得核心混凝土分担的外部荷载,也可认定为界面粘结滑移荷载;同时,结合压力机和位移传感器的信息,可推出钢管独立分担的受压全过程荷载‑变形曲线;该试验装置通过应变片信息分析,获得粘结滑移阶段钢管双向应力分布特征,由此推出由钢管局部屈曲前后的纵向应力分布特征;综上,该试验方法可揭示界面粘结滑移过程对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受力影响及传力机制。

    一种轻质高强预制构造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65816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75408.1

    申请日:2022-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高强预制构造柱结构,具体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构造柱柱体,所述构造柱柱体底部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构造柱柱体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板和两个第二固定板,两个第一固定板前后间隔设置,两个第二固定板左右间隔设置,两个第一固定板和两个第二固定板之间围成正方形。本发明通过将构造柱柱体放置于待筑造的位置,然后在构造柱柱体与筑造位置的间隙之间采用水泥或者砖块堆砌形成填充部,由于填充部为后期形成,因此可根据现场的误差进行自适应调节,同时打毛面保证粘接部分粘接良好,进而提升稳定性,用于增加粘接的摩擦系数,整体结构既能保证特性,同时也能提升构造柱柱体可兼容的误差,增加建筑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几种常见植物提取物的制备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5126778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510405258.4

    申请日:2015-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几种常见植物中获得的提取物、其制备方法,以及该提取物在天然甲醛吸附剂开发中的用途;其中常见植物包括桑科植物葎草(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禾本科植物竹叶草(Oplismenus compositus (Linn.) Beauv.)、葡萄科植物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荨麻科植物荨麻(Urtica fissa E.Pritz)、百合科植物虎皮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豆科植物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铁线蕨科植物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L.)。研究证明,这些植物提取物对空气中甲醛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因此,所述提取物可用于制备去除空气中甲醛绿色环保产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