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电机转子结构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78915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11472309.5

    申请日:2018-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转轴以及若干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T”型填充物,转轴设于转子铁芯的中部,沿转轴外侧设有若干个“T”型填充物槽,每个“T”型填充物槽的两侧分别连通有一切向设置的第一永磁体槽,“T”型填充物槽的内侧连通有一径向设置的第二永磁体槽,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T”型填充物分别与第一永磁体槽、第二永磁体槽和“T”型填充物槽一一对应,两个“T”型填充物之间相邻两个第一永磁体同一侧的极性相同,相邻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相对一侧的极性相反,相邻两个第二永磁体的相对一侧的极性相同。本发明提高凸极率,更充分利用磁阻转矩,扩展恒功率运行范围,提高弱磁扩速能力。

    一种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转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56946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966969.7

    申请日:2019-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转子装置,属于电机结构技术领域。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转子装置包括:铁心、多层空气磁障结构、主永磁体、辅助永磁体、U型槽,铁心为铁心冲片叠压后经铆钉固定形成;多层空气磁障结构内装有主永磁体和/或辅助永磁体;U型槽的数量与电机的极数相同,开口角度和开口方向与多层空气磁障结构的开口角度和开口方向相同。本发明提供的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转子装置,可以获得较低的转矩脉动,使反电动势更趋于正弦化,有效的减小谐波,具有更优的弱磁性能及更低的铁损。

    一种双V型永磁轮毂电机磁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831080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15644.8

    申请日:2019-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V型永磁轮毂电机磁路结构,涉及电机结构技术领域,主要结构包括定子、转子、转子轴、永磁体、隔磁桥、绕组槽和通风孔,永磁轮毂电机具有更好的运行特性,转子采用内嵌式径向转子,漏磁系数小,转轴上不需要采取隔磁措施,极弧系数容易控制,转子冲片机械强度高;通风孔减少了对准位置处的磁通量,有低噪音性能,减少了转子的铁心损耗,加强了散热效果。

    一种可发电变速自行车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841610U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20770019.3

    申请日:2017-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可发电变速自行车,包括车体前轮;车体前轮与发电机主轴键连接,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设置在一组防水保护盒内部,防水保护盒固定安装在车体横梁上,防水保护盒内还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上集成有控制装置、电源模块和倾角传感器,控制装置和倾角传感器分别于电源模块电连接,电源模块还通过降压模块一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还通过降压模块与多组USB充电口电连接,控制装置分别与液晶显示屏和蓄电池电连接;液晶显示屏设置在透明保护盒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成于发电机内部的感应器,通过显示系统,可以显示出车速、里程数、发电量以及电瓶剩余电量等数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混合励磁永磁电机转子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3461297U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23086376.9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混合励磁永磁电机转子结构,包括转轴,转子铁芯及若干主励磁磁体和副励磁磁体,所述转轴设于转子铁芯的中部,所述转子铁芯外侧圆周设有若干主励磁磁体,所述转轴外侧圆周设有若干副励磁磁体槽,副励磁磁体与副励磁磁体槽一一对应,所述副励磁磁体沿周向方向的两端设有隔磁槽,主励磁磁体的矫顽力大于副励磁磁体的矫顽力。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削弱磁场中的高次谐波,实现磁场波形的优化,并减小磁场中的涡流损耗。

    一种食堂餐具智能传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739157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376011.4

    申请日:2016-04-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堂餐具智能传送装置,其技术要点在于:主要由控制部分、动力部分、感测部分、显示部分、发声部分和机架构成,所述的控制部分由STM32单片机、按键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构成,所述的单片机放置于控制箱内,按键模块安装于控制箱表面,所述的控制箱安装于机架上,所述的电机驱动模块安放于驱动箱内,电机驱动模块一端与单片机连接,另一端与减速电机连接,所述的驱动箱安装于机架下部,所述的动力部分主要由传动轮、从动轮、减速电机、传送带和支撑辊构成,所述的传动轮和从动轮安装在机架上,轮中心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的减速电机安装于机架下部驱动箱内,减速电机通过链条与传动轮连接,所述的支撑辊安装于机架上,托在传送带下面,所述的感测部分由超声波传感器、热湿电人体感应模块、测速直流发电机和A/D转换模块构成,所述的多个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于传送带两侧的机架壁上,热湿电人体感应模块安装于机架上,所述的直流测速发电机和减速电机同轴连接,A/D转换模块安装于驱动箱内壁,减速电机旁,并且与单片机连接,所述的显示部分由显示屏和LED小灯组成,均安装于控制箱表面,所述的发声部分由语音模块、蜂鸣器和喇叭构成,所述的语音模块安装于控制箱内部,喇叭安装于控制箱表面,蜂鸣器安装于机架尾端,所述的语音模块和蜂鸣器均与单片机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