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生物形状自适应无损抓取的欠驱动多指机械手

    公开(公告)号:CN11211998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07510.3

    申请日:2020-09-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生物形状自适应无损抓取的欠驱动多指机械手。本发明针对于现有的水下机械手在抓取海参、扇贝以及海胆等海生物时抓取适应性不强,抓取海生物时抓力不可控而导致海生物容易受到损伤降低其商业价值等缺点,设计了一个舵机驱动结合腱绳‑扭簧传动结构的水下欠驱动多指机械手,将驱动施加于各个手指的腱绳,通过腱绳张紧驱动多手指机构完成弯曲抓握动作,实现对海参等海生物的周边包络,形状自适应抓取运动,完成对海生物的无损、可靠性抓取。本发明的具有抓取形状适应性好、抓取包络范围大、抓取无目标损性好、密封性能好、密封结构简单、抓取可靠性高等优点。

    一种适用于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的连续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0544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408004.2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的连续跟踪方法,属于视觉目标跟踪技术领域;包括核相关运动模型的建立;HOG特征提取;建立表观模型;模型的更新和迭代。本发明基于核相关滤波理论通过基样本的循环位移实现密集采样从而提取更加丰富的训练样本集合,通过提取HOG特征,建立跟踪目标的表观模型引入核函数从而解决非线性回归问题,提升计算效率,根据反馈结果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初始化跟踪,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置信度自判别机制,实现了对目标的连续跟踪。本发明不仅可以保证对水下目标的稳定跟踪,而且能够自行判断遮挡和误跟踪情况,从而重新识别跟踪,进而完成对水下目标的连续跟踪可靠抓取。

    一种水下机器人和机械手系统抓取运动过程的水动力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5869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602018.3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和机械手系统抓取运动过程的水动力分析方法。包括UVMS系统循环水槽试验和CFD数值模拟。UVMS循环水槽试验包括:使用平面运动机构测量UVMS系统保持不同机械手姿态在流场中的受力;使用CFD方法复现水槽试验,验证CFD方法的准确性。本发明应用CFD软件对UVMS机械手水下运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拟合获取水下机械手的水动力系数。能够在UVMS系统设计初期代替部分复杂、高昂的水池试验,针对所设计机械手对UVMS系统受力、力矩的扰动作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获取机械手基于切片理论的水动力系数,进而建立较为准确的水下机械手水动力模型,为UVMS系统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和运动仿真提供参考。

    一种基于双重判据的水下机器人推力优化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43626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10130717.7

    申请日:2016-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重判据的水下机器人推力优化分配方法,针对水下机器人的推进器布置情况建立推力分配模型,对矢量推进器在每个自由度方向推力进行2范数和无穷大泛数双重判据的推力优化分配;使用对偶原理将推力优化分配的原问题转化为线性等式的对偶问题,利用神经网络方法求解该线性等式得到推力分配的优化解;根据每个推进器的控制电压—推力曲线,将优化解得到的每个推进器推力进行多次艾特金插值,得到推进器的输出电压,实现水下机器人多个自由度的运动控制。本发明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推进器同时完成机器人的多自由度运动,对水下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容错控制、抗扰控制、作业过程中的姿态稳定控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一种适用于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的连续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0544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911408004.2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的连续跟踪方法,属于视觉目标跟踪技术领域;包括核相关运动模型的建立;HOG特征提取;建立表观模型;模型的更新和迭代。本发明基于核相关滤波理论通过基样本的循环位移实现密集采样从而提取更加丰富的训练样本集合,通过提取HOG特征,建立跟踪目标的表观模型引入核函数从而解决非线性回归问题,提升计算效率,根据反馈结果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初始化跟踪,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置信度自判别机制,实现了对目标的连续跟踪。本发明不仅可以保证对水下目标的稳定跟踪,而且能够自行判断遮挡和误跟踪情况,从而重新识别跟踪,进而完成对水下目标的连续跟踪可靠抓取。

    一种海底生物自主吸取捕捞的水下机器人智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24537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1009529.1

    申请日:2020-09-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底生物自主吸取捕捞的水下机器人智能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主要用于在复杂水下环境中完成对目标生物的检测识别并引导机器人作业并实现准确吸取指定目标。本发明在作业时,吸取机器人首先通过水下视觉与强化学习算法识别和跟踪作业目标,继而通过自身的位姿反馈调节和机器人的平台运动的智能控制系统推导和优化模糊规则,指导完成海底生物的自主吸取捕捞作业。本发明基于人工智能研究方面的先进成果,能够实现对目标的连续稳定跟踪和自主吸取,具有识别准确、智能程度高、捕捞效率高、作业成本低等优点,本发明实际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系统设计,对于海生物的高效自主吸取捕捞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水下机器人视觉控制目标抓取测试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3668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408005.7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一种水下机器人视觉控制目标抓取测试系统与方法,属于水下机器人作业领域。本发明的水面主控工控机通过光端机与嵌入式计算机相连,嵌入式计算机分别与水下视觉摄像机、水下机械手相连,水面主控工控机通过DA板卡与所述三轴悬臂吊相连。通过水下视觉摄像机对目标的实时跟踪,得出目标与水下视觉摄像机的位置关系并转化为水下机械手与目标的位置关系;计算水动力环境模型;计算分析得出测试系统在水中的运动模拟结果及其响应;控制三轴悬臂吊的运动并控制水下机械手对目标进行抓取。本发明在机器人下水前调试控制舱设备,验证水下机器人目标抓取视觉控制过程的可行性和系统的可靠性,具有测试准确可靠、仿真测试充分模拟试验等优点。

    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和机械手系统的手艇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37659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11009723.3

    申请日:2016-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和机械手系统的手艇协调控制方法,通过PC104、数据采集板、机械手电机、螺旋桨推进器、磁罗经、多普勒测速仪等设备构建水下无人航行器控制系统,获取系统各自由度的姿态信息,同时进行硬件层面的控制;根据航行器和机械手的位置姿态建立内部扰动力观测器,依据牛顿‑欧拉方法观测各时刻因系统姿态变化产生的倾斜力矩和耦合力矩;建立航行器和机械手的协调运动控制器,在控制中对航行器作业过程中受到的机械手扰动力进行补偿,实现作业过程中航行器稳定和精确控制。本发明可实际应用于UVMS控制系统设计,对于水下机器人在自主作业和遥控作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用以实现水下无人航行器的稳定的高精度作业。

    一种基于双重判据的水下机器人推力优化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4362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30717.7

    申请日:2016-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1633 B25J9/1607 B25J9/161 B25J9/162 B25J9/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重判据的水下机器人推力优化分配方法,针对水下机器人的推进器布置情况建立推力分配模型,对矢量推进器在每个自由度方向推力进行2范数和无穷大泛数双重判据的推力优化分配;使用对偶原理将推力优化分配的原问题转化为线性等式的对偶问题,利用神经网络方法求解该线性等式得到推力分配的优化解;根据每个推进器的控制电压—推力曲线,将优化解得到的每个推进器推力进行多次艾特金插值,得到推进器的输出电压,实现水下机器人多个自由度的运动控制。本发明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推进器同时完成机器人的多自由度运动,对水下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容错控制、抗扰控制、作业过程中的姿态稳定控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