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驱动控制的均匀湍流场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0462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47391.6

    申请日:2020-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驱动控制的均匀湍流场发生装置,包括格栅组件,所述格栅组件横向、竖向交错布置形成格栅,所述格栅组件包括导轨、支座和栅条,所述导轨有两条并分别位于所述栅条的两端,所述栅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独立的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支座安装于所述导轨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运用基于驱动控制的格栅,可以模拟出均匀性强且截面范围广的均匀湍流场,用于较大型模型的试验,充分提高风场调试时风洞截面的利用率。其次,格栅的远程自动化控制功能可节省人力更换栅条尺寸、调整栅条间距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风场调试的效率。最后,栅条尺寸和间距的连续可调能够模拟出更为精确的湍流风场,以满足高精度风洞试验的需要。

    一种减缓地震损伤的拼装式绿色建筑隔墙

    公开(公告)号:CN10608840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14007.7

    申请日:2016-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2/7401 E04B2/82 E04C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缓地震损伤的拼装式绿色建筑隔墙,由多块预制墙板拼接而成,预制墙板符合拓扑形状,墙板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均采用U型轨道连接,轨道直接锚固在主体结构中,其中,一块预制墙板的一侧具有内层圆弧凸起,圆弧凸起的一侧以上边缘涂抹有一层较薄的阻尼弹性材料,再与另一块预制墙板凹槽拼接,并且拼接后可采用螺栓连接进行固定。所述建筑隔墙具有预制隔墙体积不大,容易拼接,方便施工,不会影响主体结构抗震,而且可以增加主体结构的抗震能力等优点。可在建筑抗震中实现产业化应用。

    一种实现湍流度量化控制的主动型旋转粗糙元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5248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67543.4

    申请日:2016-0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湍流度量化控制的主动型旋转粗糙元,包括,支座和顶部部件,支座和顶部部件分别通过旋转轴垂直连接,其中,旋转轴上均匀设置三个弯曲的风扇叶片,风扇叶片的顶部与顶部部件连接,风扇叶片的顶部和支座留有间隙。以及使用方法,包括,在被测点设置风速传感器和湍流度传感器,通过湍流度传感器的反馈,来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得到想要的目的湍流度,被测点在建筑物的下部,其中,当湍流度过小时,控制模块向电机发送加速信号;当湍流度过大时,控制模块向电机发送减速信号,从而,准确测定湍流度。

    通过改变圆柱转速来调节边界层风洞试验底部湍流度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2833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78263.0

    申请日:2016-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通过改变圆柱转速来调节边界层风洞试验底部湍流度的装置及实时调控系统,该装置放置在尖劈两侧,具体实现的思路是:通过设置在被测体测点上的湍流度传感器,感应风场的湍流度,当湍流度偏小或者偏大时,利用设置在可旋转圆柱装置上的控制模块向电机发送信号,电机根据信号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旋转圆柱的转速;当湍流度达到预定值时,控制模块向电机发送相应信号,电机此时保持功率不变,圆柱体保持转速不变,边界层风洞底部湍流度保持不变,实验人员开始进行相应的风洞试验。

    多轴隔振支座系统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6329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91484.6

    申请日:2014-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轴隔振支座系统,其包括能够实现沿X轴方向平动、沿Y轴方向平动和绕Z轴转动这三个自由度的上层支座和能够实现沿Z轴方向平动、绕X轴转动和绕Y轴转动这三个自由度的下层支座;上层支座包括其中设置有上层基座的上层基座板、能够沿X轴方向施加作用力而控制上层基座板的X轴方向作动器、能够沿Y轴方向施加作用力而控制上层基座板的Y轴方向作动器;下层支座包括其中设置有下层基座的下层基座板、能够沿Z轴方向施加作用力而控制下层基座板的Z轴方向作动器;上层支座和下层支座之间通过中层固定板相连接。本发明的混合控制的支座系统可有效地对外界干扰进行多方向控制,控制精度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种柔性薄膜脆断方法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99167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610052811.5

    申请日:2016-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薄膜脆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把硅片加工成小的细长条状,得到预刻槽硅片;将所述预刻槽硅片与柔性薄膜粘合;两端使用夹子固定,然后投入冷却液中使其充分冷却;将冷冻硅片迅速取出后,同时向所述冷冻硅片带有槽的面弯曲,直至冷冻硅片发生脆断,得到脆断的柔性薄膜。在低温降低柔性薄膜韧性的同时,本方法借助粘贴预刻槽硅片来限制薄膜移动、集中瞬态应力和产生高的应变率,从而较易获得完整的脆性断面,克服了制得的断面塑性变形明显以及不平整等各种问题。

    一种实现湍流度量化控制的主动型旋转粗糙元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5248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10067543.4

    申请日:2016-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湍流度量化控制的主动型旋转粗糙元,包括,支座和顶部部件,支座和顶部部件分别通过旋转轴垂直连接,其中,旋转轴上均匀设置三个弯曲的风扇叶片,风扇叶片的顶部与顶部部件连接,风扇叶片的顶部和支座留有间隙。以及使用方法,包括,在被测点设置风速传感器和湍流度传感器,通过湍流度传感器的反馈,来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得到想要的目的湍流度,被测点在建筑物的下部,其中,当湍流度过小时,控制模块向电机发送加速信号;当湍流度过大时,控制模块向电机发送减速信号,从而,准确测定湍流度。

    一种适用于绿色装配模式的新型填充墙

    公开(公告)号:CN10760507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50508.7

    申请日:2017-08-2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适用于绿色装配模式的新型填充墙,主要由部件组装而成,包含的部件有下底板,中部连接板,端部连接板,L型连接板和/或T型连接板,上盖板,在部件的连接方式上,摒弃了传统的砂浆粘结,采用一种新型的锁式连接方式,环环相扣,每个部件就像是被锁上,缺一不可又相互抑制,安置允当整体性奇佳。同时部件内部设有通电管线,易于安装和拆除。墙体部件上下搭接,能避免出现渗水透风等问题,节能保温效果良好,耐久性奇佳,墙体顶端采用橡胶减震构件与楼板进行伸缩连接,减震性能极佳。其中,部件以木屑和木材阻燃剂为主要原料,自重小,可降低设计成本,从而减少其他建筑耗材的使用。

    一种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08870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44651.4

    申请日:2016-0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2/7401 E04C2/46 E04H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包括长方体隔墙板,所述长方体隔墙板包括第一隔墙单元板和第二隔墙单元板,所述第一隔墙单元板设有第一隔墙斜面,所述第二隔墙单元板设有第二隔墙斜面,所述第一隔墙斜面与第二隔墙斜面的斜度和大小相同,所述第一隔墙斜面与第二隔墙斜面之间通过叠层橡胶构件连接;所述长方体隔墙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设有榫槽,相对的另一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榫槽咬合的榫头,所述长方体隔墙板之间相互咬合连接构成装配式隔墙。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抗震性能好;装配简单,安装方便,施工效率高,适合批量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