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3948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0438377.5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1M5/00 , G01N3/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32米高铁标准简支梁的动挠度监测方法,涉及一种动挠度监测方法。基于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提取关键测点的位移和应变影响线;建立UM多体动力学模型提取关键测点的位移与应变时程曲线;基于桥梁两车道列车荷载偏载分布和桥面广义节点外荷载稀疏分布,应变影响线采用l1正则化稀疏重构反演等效广义节点外荷载,和位移影响线重构全桥位移场,求解等效广义节点外荷载确定最佳正则化参数;计算重构与理论或者实测的时程位移向量之间的相对误差百分比验证准确性。基于桥梁关键测点的应变影响线采用l1正则化稀疏重构理论重构等效广义节点外荷载,解决列车偏载弯扭耦合作用下不符合平截面假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358730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10137177.0
申请日:2008-09-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布置于上下炉膛交汇处的W型火焰锅炉燃尽风装置,它涉及一种W型火焰锅炉的燃尽风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W型火焰锅炉在增加燃尽风降低NOx排放的同时却引起燃尽度低、锅炉效率降低的问题。本发明包含下炉膛、上炉膛、两个炉拱和两个燃尽风墙,两个燃尽风墙分别设置在两个炉拱的上端与上炉膛的墙体根部之间,每个燃尽风墙上均设有一排燃尽风喷口,两个燃尽风墙上的燃尽风喷口应对称布置。由于燃尽风从位于上下炉膛交汇处的燃尽风墙处喷入,燃尽风射流与上行主流中未燃尽煤粉颗粒在下炉膛上部的混合点沿炉膛高度方向进一步降低,到炉膛出口的距离增加,未燃尽煤粉颗粒与燃尽风反应时间延长,燃尽度增加,提高了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34642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011002336.3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柔性直流电网中故障限流器的优化配置方法。本发明涉及故障限流器的优化配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潮流计算模型,建立故障电流模型,故障电流模型进行数值迭代计算,得到故障电流;历电网网络的各条支路,生成约束条件;确定粒子维数,设置粒子中的变量范围,生成初始粒子种群,并确定目标函数;将初始粒子种群输入至目标函数中,得到全局最优解和个体最优解,并进行粒子更新,将全局最优解根据更新规则存入外部档案,得到配置结果;根据成本比例系数大小进行方案选择。本发明设置约束条件,利用粒子群算法围绕配置的限流器的总电感值最小和断路器总容量最低这两个目的进行多目标优化,以实现配置过程的总成本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28313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429025.3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应变模态的高速铁路32米标准梁动挠度监测方法,包括:基于列车荷载偏载分布的特点,采用基于振型叠加法的模态应变理论建立了考虑测点至等效中性层距离修正的“应变‑动挠度”模型,应变测点距箱梁截面等效中性层的距离和模态矩阵振型阶数的选取,对建立的应变‑动挠度变换模型的重构精度有显著的影响,利用Ansys数值模拟来对列车偏载作用下应变测点距箱梁截面等效中性层的距离进行修正,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模态矩阵振型阶数的选取进行优化,通过UM多体动力学仿真数据集和实际动载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发明提高了桥梁健康监测实时预警子系统智能识别的自动化、智能化、准确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58730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137177.0
申请日:2008-09-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具有布置于上下炉膛交汇处的W型火焰锅炉燃尽风装置的锅炉,它涉及一种W型火焰锅炉的燃尽风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W型火焰锅炉在增加燃尽风降低NOx排放的同时却引起燃尽度低、锅炉效率降低的问题。本发明包含下炉膛、上炉膛、两个炉拱和两个燃尽风墙,两个燃尽风墙分别设置在两个炉拱的上端与上炉膛的墙体根部之间,每个燃尽风墙上均设有一排燃尽风喷口,两个燃尽风墙上的燃尽风喷口应对称布置。由于燃尽风从位于上下炉膛交汇处的燃尽风墙处喷入,燃尽风射流与上行主流中未燃尽煤粉颗粒在下炉膛上部的混合点沿炉膛高度方向进一步降低,到炉膛出口的距离增加,未燃尽煤粉颗粒与燃尽风反应时间延长,燃尽度增加,提高了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476719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71320.5
申请日:2009-0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用于W型火焰炉上的浓淡煤粉气流错列布置的燃烧装置,它涉及一种燃烧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W型火焰炉中存在的燃烧不稳、不能及时着火的问题。淡煤粉气流火嘴(3)插装在油二次风喷口(4)内并与炉膛连通,油二次风喷口(4)设置在靠近前墙或后墙(1)的炉拱(2)上,浓煤粉气流火嘴(6)设置在靠近炉膛中心的炉拱(2)上并与炉膛连通,浓煤粉气流火嘴(6)与炉拱(2)的边壁之间的间隙为周界风口(5);淡煤粉气流火嘴(3)设置在两个浓煤粉气流火嘴(6)之间。本发明是一种高效稳燃、低NOx的浓淡煤粉燃烧装置。本发明能使淡煤粉气流很好的接收来自炉膛中部高温区的辐射热,及时着火,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实现低NOx燃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