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46136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211244218.2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强钨合金极细丝拉拔装置,包括牵引结构和拉拔结构,所述牵引结构包括内绕组活塞、外电磁线圈、直线导轨和夹具;所述拉拔结构包括夹爪、电磁阀和眼模;所述内绕组活塞、外电磁线圈均套在直线导轨上,且外电磁线圈套设于内绕组活塞外部,且所述外电磁线圈通过夹具固定在直线导轨上,所述内绕组活塞内设有内电磁线圈;眼模设于直线导轨一侧,夹爪固定安装于内绕组活塞上,而夹爪与电磁阀连接,钨丝穿过眼模模具后通过夹爪固定夹紧,通过电磁阀控制夹爪的开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强钨合金极细丝拉拔装置,针对在线加热塔轮式的滑差拉拔的现有技术,解决塔轮式滑差拉拔存在塔轮与金属细丝之间的滑动摩擦带来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12840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890587.2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力电缆的在线信号测量方法,解决了现有电力电缆缺陷和故障检测需要在离线情况下进行的问题,属于电力电缆故障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S1、当电力电缆设有铠装,利用连接线将电缆的屏蔽层与铠装连接,在安装两个电感耦合器;当电力电缆为没有铠装结构的单芯电缆,在电缆护套外均匀敷设一条辅助导线,该辅助导线与屏蔽层构成平行双导体传输线,在电缆上安装两个电感耦合器;S2、源端通过电流注入探头与一个电感耦合器连接,注入激励信号xi(t),接收端通过电流检测探头与另一个电感耦合器连接,记录反射信号yi(t);步骤3、去除背景噪声,获取实际的回波损耗SD;步骤4、对回波损耗SD进行分析,实现电缆健康状态的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674768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680833.2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黑箱模型的系统级传导干扰滤波电路设计方法,包括:测量设备断电状态下端口的S参数矩阵;测量设备开机状态下电源线的干扰电流;通过所述S参数矩阵计算得到设备阻抗矩阵,通过所述设备阻抗矩阵和所述干扰电流计算等效干扰源,构建设备级传导干扰模型;将所述设备级传导干扰模型进行级联,获得系统传导干扰模型;在所述系统级传导干扰模型的基础上在设备输入端增加系统滤波电路,对所述系统滤波电路的参数进行优化,获取最优滤波参数。本发明系统级滤波电路采用标准拓扑结构,只需根据不同设备工况优化电路参数,达到最优滤波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8495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72132.9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28
Abstract: 一种多电飞机系统传导电磁干扰交互作用的干扰源分析方法,属于多电飞机系统电磁干扰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多电飞机系统设备需要在实物状态下对干扰源进行EMI噪声分析,对超标的EMI噪声很难有效抑制的问题。多电飞机系统包括DC/DC变换器支路、电机及驱动器支路和DC/AC逆变器支路;将DC/DC变换器、电机驱动器和DC/AC逆变器中的IGBT作为产生高频干扰的干扰源,对组成元件进行高频电感、寄生电感和寄生电容的等效,得到各支路高频等效模型;再进行工况分类,基于等效阻抗得到高频等效电路;再针对干扰源的电流表达式,确定干扰源通过直流母线对多电飞机系统中敏感设备的干扰路径。本发明用于干扰源的分析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099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237086.9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自然环境下的高效提锂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吸附法提锂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含锂水体多数处于弱碱性条件,且直接加碱会产生大量多余沉淀,增加药剂的使用量。而金属基吸附剂在弱碱性条件下吸附容量和吸附选择性会受到显著抑制的问题。所述方法为:将金属基锂离子筛、功能性材料、有机载体通过搅拌形成均匀的铸造液,将铸造液逐滴滴加到凝固液中,之后将其放入戊二醛溶液中搅拌0.5‑12h。通过冷冻干燥使其获得良好的孔道结构,材料使用之前需要将其放入碱激活剂中搅拌一定时间,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后即得到微环境调控凝胶吸附剂。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原料易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675804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1401580.7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J20/02 , B01J20/0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1F17/247 , C01F17/10 , C01G49/08 , B82Y40/00 , B82Y30/0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一种水合碳酸铈除磷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环境(水体)污染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的磁性水合碳酸铈除磷吸附剂外观上看为棕褐色粉末状固体,非磁性水合碳酸铈除磷吸附剂外观上看为白色粉末状固体。从微观结构看,所制非磁性水合碳酸铈除磷吸附剂为光滑的片层状结构,磁性水合碳酸铈除磷吸附剂为纳米粒子及片层结构混杂结构。本发明所制磁性/非磁性水合碳酸铈除磷吸附剂对具有高浓度磷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具有低浓度磷的二沉池出水及各类地表水等均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本发明磁性/非磁性水合碳酸铈除磷吸附剂制备工艺简单、制备过程无需有毒有害的溶剂及表面活性剂参与、绿色安全,且制备周期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72335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1636728.5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兰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B32/984 , C01B33/18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层级结构SiOC透波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中,层级结构SiOC透波材料,包括多层的SiOC纳米线,由芯层向外层该SiOC纳米线包括有SiC层、SiO2层以及Si‑O‑C层,其中Si‑O‑C层为非晶的。本方案通过均匀生长具有梯度组成的具有优异透波性能的SiOC纳米线。所提出的制备SiOC纳米线的方法简单、适于大规模的生产,具有应用于雷达罩新型透波涂层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17671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1073021.8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D06M11/77 , D06M11/38 , D06M11/64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C/SiC壳核结构复合纤维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原料准备:对碳纤维原料预处理,获得分散性良好、表面活性基团增加的碳纤维Ⅰ;混合熔盐原料获得混合物熔盐;由硅溶胶、炭黑和硅烷偶联剂经混合、干燥、破碎获得干凝胶和炭黑的混合粉体;步骤B、成型:将混合物熔盐与混合粉体混合获得包埋料,将碳纤维Ⅰ处于包埋料包埋下进行烧结、冷却、分离后获得C/SiC壳核结构复合纤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熔盐熔解析出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出表面SiC纳米结构壳层的C/SiC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壳核结构,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吸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6467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811240967.1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威海云山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B21/07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AlN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混料:将Ti粉、Al粉和C粉进行混合;步骤2、研磨:在球磨罐中加入研磨球,将步骤1所得原料放入球磨罐中,在球磨罐中倒入酒精直至将原料完全盖住,把球磨罐放入球磨机中固定,湿磨8h~12h;步骤3、烘干:将研磨后的物质在水浴环境下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50℃~60℃;步骤4、过筛:将烘干后的物质进行过筛,以将研磨球与原料进行分离;步骤5、烧结与取料:将步骤4所得的原料在氮气环境下进行烧结,烧结温度达到1300℃或以上时,保持该温度0.5h~4h,通过气相沉积法制备AlN纳米线,当温度下降后,即可取出烧结产物,即AlN纳米线。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纳米线为AlN单晶,其直径范围在100‑200 nm,长度范围以5‑10μm居多。
-
公开(公告)号:CN11401618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94852.2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3D1/00 , D03D15/242 , D03D15/25 , D03D15/275 , D03D15/283 , D03D15/50 , D03D15/513 , G06F30/10 , G06F30/20 , G06N3/12 , H05K9/00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耐高温、宽频吸收的周期性编织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要解决目前无法获取纤维的本征电磁参数,得到同时兼具吸收多功能、超薄、轻质、耐高温、可批量制备、稳定、优良力学的宽频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吸波材料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获得本征电磁参数,利用遗传算法结合CST软件的指导,使用编织机制备了宽频电磁波吸收的周期性纤维编织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纤维编织材料创新之处在于获得了纤维材料的本征电磁参数,在算法和模拟的指导下优化材料的周期性宏观结构,充分发挥了材料电磁损耗,同时与周期性结构的谐振损耗相配合。本发明应用于电磁波吸收材料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