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全反射面的聚光分频光热光催化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425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73158.4

    申请日:2023-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全反射面的聚光分频光热光催化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单一光热技术方式无法对全波段太阳光有效利用,且光催化技术仅能利用特定波长,同样存在太阳能利用率不高,对传统能源依赖大,污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通过一级聚光器用于将太阳光线集中到系统中,为后续处理提供光能;二级分频聚光器选择性地反射并进一步聚焦紫外线部分太阳光或直接通过热接收器过滤后的紫外线用于光催化污水处理,剩余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部分产生热能,用于光热反应。本发明利用太阳能的光能高效处理污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环保意义。

    一种活化高碘酸盐降解水中污染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1667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0157923.2

    申请日:2022-02-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活化高碘酸盐降解水中污染物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步骤如下:将制备的Fe2O3‑in‑CNT限域催化膜与阴极相连,使含有污染物和高碘酸盐的混合液流经限域催化膜时,活化高碘酸盐,实现对污染物的降解。在辅助电场作用下,Fe3+被还原为Fe2+,Fe2+与混合液中高碘酸根反应生成具有氧化能力的单线态氧。采用连续流设计代替传统的序批式反应器,增强了传质作用,大大提高了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此外,在纳米限域的作用下,缩短了单线态氧的扩散距离,增强了单线态氧的利用率,可高效去除污染物。

    一种用于电催化氧化废水处理的氟修饰亚氧化钛活性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及穿流式水处理模式

    公开(公告)号:CN11300366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211163.4

    申请日:2021-02-25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催化氧化废水处理的氟修饰亚氧化钛活性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及穿流式水处理模式,它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是要解决电极表面产生的活性物种对污染选择性低及污染物扩散限制而带来降解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氟修饰膜电极表面后增强的疏水性能,来提高亚氧化钛活性膜电极的析氧电位,增加羟基自由基的产量及对污染物的选择性,并在穿流式运行模式下强化污染物向电极表面的传质,加速电催化氧化反应速率,降低反应能耗。该方法主要通过控制反应电位及进水流量来驱动并控制反应进行,操作简单可靠,处理过程高效且无二次污染,适合进行规模化的水处理应用。

    一种基于电生醌类中间体活化过一硫酸盐用于水净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6880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54729.1

    申请日:2022-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生醌类中间体活化过一硫酸盐用于水净化的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步骤如下:对含有有机污染物和过一硫酸盐的混合溶液加电压处理即可。在辅助电场作用下,芳香族有机污染物在阳极可氧化为醌类有机中间体,这使得整个实验过程无需额外添加活化剂。其次,电极表面或溶液中的醌类中间体可与溶液中PMS反应生成具有氧化能力的单线态氧。单线态氧对芳香族富电子基团具有选择性,因此可进一步对母体有机污染物及中间产物进行氧化,进而可有效缓解聚合物有机中间体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和沉积。

    一种用于电催化氧化废水处理的氟修饰亚氧化钛活性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及穿流式水处理模式

    公开(公告)号:CN11300366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11163.4

    申请日:2021-02-25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催化氧化废水处理的氟修饰亚氧化钛活性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及穿流式水处理模式,它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是要解决电极表面产生的活性物种对污染选择性低及污染物扩散限制而带来降解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氟修饰膜电极表面后增强的疏水性能,来提高亚氧化钛活性膜电极的析氧电位,增加羟基自由基的产量及对污染物的选择性,并在穿流式运行模式下强化污染物向电极表面的传质,加速电催化氧化反应速率,降低反应能耗。该方法主要通过控制反应电位及进水流量来驱动并控制反应进行,操作简单可靠,处理过程高效且无二次污染,适合进行规模化的水处理应用。

    一种氧自给流体双极电化学过滤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9992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830129.0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自给流体双极电化学过滤系统及其应用,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氧自给流体双极电化学过滤系统包括壳体、参比电极以及壳体内部顺次设置的钛环、阳极、聚四氟乙烯膜、阴极和钛片;其中阳极为氧化铱负载钛网电极,阴极为碳纳米管限域氧化铁电极,参比电极为Ag/AgCl电极。将有机微污染物废水和硅酸盐混合后通入所述氧自给流体双极电化学过滤系统中,与三电极体系连接后进行通电处理除去有机微污染物,该过滤系统能够高效降解水中典型的有机微污染物,在较低的电压下即可达到较高的电流密度,降低了处理所需的能耗。

    一种采用具有可控电吸附/脱附功能的智能吸附电极去除与回收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0983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79273.4

    申请日:2023-11-08

    Abstract: 一种采用具有可控电吸附/脱附功能的智能吸附电极去除与回收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它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是要解决传统重金属污染处理技术选择性差、容量小、难操控、洗脱难度大,资源无法回收等问题。本发明以硫、聚丙烯腈、亚氧化钛泡沫陶瓷为原料,通过简单制备流程,开发了一种具有可控电吸附/脱附功能的硫化聚丙烯腈@亚氧化钛泡沫陶瓷智能吸附电极。依赖于硫化聚丙烯腈中独特的二硫键/巯基可逆转化机制,通过精准调控电极电位,不仅可以实现选择性地去除重金属离子,从而保障了水质的安全性,还能能够轻松实现电极的再生,并在后续过程中有效地回收这些重金属,为资源再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发明适合进行规模化的水处理应用。

    一种长波反射分频的太阳能光热光催化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532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72901.4

    申请日:2023-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波反射分频的太阳能光热光催化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为解决传统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单一光热技术方式无法对全波段太阳光有效利用,且光催化技术仅利用特定波长,同样存在太阳能利用率不高,对传统能源依赖大,污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太阳光照射到聚光器上通过光学反射滤波器分频为紫外光和红外‑可见光,光热利用过程中,工作流体在热接收器中吸收红外‑可见光部分的热量后升温,并依次在循环水泵和热交换器中依次循环;反应器中利用全反射面让污水管程吸收紫外线,进行污水处理。可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光催化与光热技术耦合,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代替了传统能源,安全无污染,可降低投资成本和维护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