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案化定制的梯度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低温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1714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335562.7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案化定制的梯度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低温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亲锂或钠位点的构筑;步骤二:聚合物前体溶液的制备;步骤三:图案化定制的梯度电极制备。本发明通过在锂或钠金属负极表面原位构筑亲锂或钠涂层,利用高度定向的图案化处理方法在电极表面定制特殊的凹凸槽结构,形成纵深方向上其亲锂性呈梯度化分布,梯度设计不仅有效阻止了电解质和电极之间的副反应,还能协同优化电场分布,调节锂或钠离子通量和局部电流密度,实现“自下而上”的沉积模式,避免锂或钠枝晶的形成,改善电池在低温及高倍率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选择性固化制备固态电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1420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1407133.1

    申请日:2022-11-10

    Abstract: 一种选择性固化制备固态电池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有机电解液以及少量添加剂、交联剂等材料,通过简单的组装电池后热处理实现高性能固态电池的制备工艺。不同于主流的原位固化方法,本发明利用一步法高温固化实现了电池内部的不同聚合反应,针对性的解决了固态电池内部正极、电解质、负极的界面问题;在正极侧采用了具有自适应/自愈合特点的前驱体进行聚合,缓解了充放电过程中活性颗粒因体积膨胀导致的固固接触不良的问题;在电解质侧采用高导电性的环状有机小分子,利用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的对其进行开环聚合,形成了高导电聚合物,提高电解质的离子传导能力,提高电池整体倍率性能。

    一种用于低温锂电池的低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315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86295.1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锂电池的低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低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有机复合酸溶液的配制;步骤二、混合多价阳离子源的配制;步骤三、低温电解质骨架制备;步骤四、电解质溶液的配制;步骤五、低温电解质的制备。本发明制备了含有混合多价阳离子的晶体骨架,用于液态电解质填充,其中多价阳离子与液态电解质中的溶剂具有强的结合力,从而削弱了锂离子与溶剂之间的结合,降低了溶剂化能,提高了低温下电池中锂离子的传输能力和电极过程动力学,从而实现了锂电池优异的低温放电性能和低温循环性能。

    一种通过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Na2FePO4F@TiO2异质结构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254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25391.8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Na2FePO4F@TiO2异质结构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与退火技术相结合,通过调节原子沉积循环圈数和退火温度,制备理化性质可控的Ti取代的Na2FePO4F@TiO2异质结构材料,在材料外层形成了厚度可调、结合紧密的TiO2包覆层,经退火处理形成的微观尺度异质结构有效增强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减少了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从而抑制可能副反应的发生。同时一步实现的微量Ti取代在几乎不改变原有晶体结构的基础上,起到锚定作用,有效地防止结构变形并和减少内部应力变化,有效提高了Na2FePO4F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一种基于反向动态电流激励的电池自放电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4260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0929956.3

    申请日:2024-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向动态电流激励的电池自放电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电池自放电判定;步骤二:电池自放电检测装置搭建;步骤三:电池自放电检测工步设置及测试;步骤四:电池自放电电流结果输出。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电荷守恒公式,通过短时反向激励电流,在不影响电池安全状态的前提下快速充入少量容量,再利用自放电电流对其进行清除,从而实现对自放电电流的准确计算。本发明无需长时间的电流电压测试,同时结合能斯特方程的温度修正方案避免了环境变化导致的测量精度下降,为进一步明晰电池内部的健康状态信息及助力下一代电池开发提供了有效方案。

    可用于抑制锂电池内短路的保护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1068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56696.7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抑制锂电池内短路的保护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如下:步骤一、正极材料前驱体制备;步骤二、磷酸钛铝锂前驱体包覆的磷酸铁锂前驱体制备;步骤三、多孔的磷酸钛铝锂前驱体包覆的磷酸铁锂制备;步骤四、保护层材料制备。该保护层材料由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和氧化物基负极材料复合而成,将其涂布在正极侧,与隔膜直接接触,当循环过程中锂枝晶生长到正极侧时,该保护层材料将锂金属消耗掉,避免正负极直接接触而形成内短路,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本发明的保护层材料可以代替陶瓷隔膜的陶瓷涂层,不仅可以提高电池的整体稳定性,还可以缓解锂电池的内短路问题,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种基于粘结剂与导电剂耦合的高强度自支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451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25106.4

    申请日:2023-07-06

    Abstract: 一种基于粘结剂与导电剂耦合的高强度自支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极以导电剂、高分子聚合物粘结剂、硅烷偶联剂、正极活性物质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作用复合而成,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导电剂、硅烷偶联剂、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为3%~5%:3%~5%:4%~10%:80%~90%。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镍钴锰系列三元材料、钴酸锂材料、磷酸铁锂材料、镍钴铝系列三元材料中的一种;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二醇)二丙烯酸酯、腈基丙烯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电极的涂层机械性能稳定,极片载量高,同时组装成的电池具有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容量。此外本发明方法简单,流程连贯,成本较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