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多个空心阴极稳定并联的工作电路及该工作电路的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8286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10172465.5

    申请日:2014-04-25

    Abstract: 一种实现多个空心阴极稳定并联的工作电路及该工作电路的工作方法,属于等离子体推进所用自持空心阴极技术领域。解决了空心阴极并联使用时难点火,稳态运行时电流严重不均,导致容易使其中一个空心阴极熄灭的问题。它包括N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空心阴极、触持极电源、二极管、加热电源和滑动变阻器R1;空心阴极的阴极管内嵌有节流环,触持极电源正极与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该二极管阴极作为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空心阴极的触持极连接,该空心阴极阴极管同时与触持极电源的负极、加热电源负极和滑动变阻R1一端连接,加热电源正极与空心阴极加热器连接,主供气管通过N个支供气管路分别与N个空心阴极的阴极管连通。本发明应用在等离子体推力器上。

    具有内芯的用于航天器自持空心阴极的发射体

    公开(公告)号:CN10331106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215998.2

    申请日:2013-06-03

    Abstract: 具有内芯的用于航天器自持空心阴极的发射体,它涉及一种自持空心阴极的发射体。该发射体解决发射体材料及阴极其他部件温度高、蒸发速率大导致阴极寿命短的问题。方案一:圆管内设有圆柱形芯体且二者同轴设置,圆管的底端面、圆柱形芯体的底端面和二个连接体的底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圆柱形芯体通过二个连接体与圆管的侧壁连接且三者制成一体;方案二:芯板沿径向设在圆管内且二者制成一体,芯板的底端面与圆管的底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方案三:圆管内设有圆台形芯体且二者同轴设置,圆管的底端面、圆台形芯体的大直径端面和二个连接体的底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圆台形芯体通过二个连接体与圆管的侧壁连接且三者制成一体。本发明用于航天器中。

    一种实现多个空心阴极稳定并联的工作电路及该工作电路的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8286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72465.5

    申请日:2014-04-25

    Abstract: 一种实现多个空心阴极稳定并联的工作电路及该工作电路的工作方法,属于等离子体推进所用自持空心阴极技术领域。解决了空心阴极并联使用时难点火,稳态运行时电流严重不均,导致容易使其中一个空心阴极熄灭的问题。它包括N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空心阴极、触持极电源、二极管、加热电源和滑动变阻器R1;空心阴极的阴极管内嵌有节流环,触持极电源正极与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该二极管阴极作为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空心阴极的触持极连接,该空心阴极阴极管同时与触持极电源的负极、加热电源负极和滑动变阻R1一端连接,加热电源正极与空心阴极加热器连接,主供气管通过N个支供气管路分别与N个空心阴极的阴极管连通。本发明应用在等离子体推力器上。

    一种用于电推进的无工质热阴极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075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340713.0

    申请日:2025-03-21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属于空间电推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推进的无工质热阴极,包括:发射体材料、发射体、支撑结构、N个热屏、引出栅、底座和外壳;发射体用于产生热量并加热发射体材料,发射体材料用于加热后发射电子;支撑结构用于减少发射体热量散发;N个热屏用于减少发射体向外辐射的热量;将阴极发射体加热器与发射体材料进行集成化,并且通过热屏隔热设计,以实现尽可能的加热功率下,发射体材料能够到达足够满足发射电流的温度;并设计一个引出栅结构,能够给发射体表面施加一定的电场,提高发射体的发射电流密度,缓解空间电荷效应,降低发射体发射的电子引出至推力器羽流参与中和这一过程的阻碍。

    一种基于空心阴极暗电流的发射体功函增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6694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93060.4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基于空心阴极暗电流的发射体功函增量计算方法,保持初始状态的空心阴极温度恒定,并使钨顶温度保持不变;向初始状态的发射体施加引出电场,绘制电场强度大小的平方跟与相应电场强度下的引出电流自然对数值的图像,对得到的图像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发射体初始状态图像截距;通过同样的方法得到发射体当前状态下的发射体当前状态图像截距;进而得到发射体当前状态和初始状态的截距增量,并根据截距增量得到发射体功函增量;通过计算截距增量的方法排除阴极结构因素对功函增量测量的影响;采用阴极处于暗电流放电状态作为标准状态计算发射体功函,排除气体放电对功函测量的影响;可使用该方法评估电推进系统在轨发射体功函增量。

    测量电推进电磁辐射信号的微波探针

    公开(公告)号:CN11772384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087565.1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测量电推进电磁辐射信号的微波探针,解决了现有探针无法对电推进系统的微观等离子体不稳定性进行测量的问题,属于航天电推进领域。本发明的微波探针包括天线、保护层、参考电极和SMA接头;保护层设置在天线的外表面,天线的连接端穿过参考电极与SMA接头连接,参考电极设置在保护层一端,用于静电屏蔽;天线的长度为:#imgabs0#c为光速,fmax为天线所测频率上限,λs为波长缩短率。本发明应用于电推进系统的非接触式测量,避免了等离子体的干扰,可以准确测量电推进系统中推力器和空心阴极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本发明在电磁辐射信号的极化方向上可以采用组合微波探针,测定极化方向和其随不稳定频移的变化,从而实现了极化方向的实时监视。

    用于监测空心阴极节流孔内自伴磁场的磁探针

    公开(公告)号:CN1179079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089875.7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用于监测空心阴极节流孔内自伴磁场的磁探针,解决了现有线圈和传感器无法探测节流孔内部自伴生磁场的问题,属于航天电推进领域。本发明包括线圈、骨架和保护层;线圈缠绕在骨架上,保护层包裹在骨架和线圈的外表面,线圈接线端伸出,且在伸出口处做电磁屏蔽;线圈的匝数N根据磁探针需要探测到的电动势ε确定:#imgabs0#骨架采用耐热且硬度大的绝缘材料;保护层采用隔热、透波和防静电干扰的材料;磁探针的尺寸为毫米量级。本发明采用小直径的多线圈磁探针,使得磁探针的整体尺寸限制在了毫米量级,来实现对电推进电推进空心阴极孔区自伴生磁场的测量。

    电推进空心阴极实验的阳极极板位置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0014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096846.9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电推进空心阴极实验的阳极极板位置确定方法,解决了如何提高空心阴极寿命测试准确性的问题,属于空心阴极寿命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复现空心阴极羽流区内的电势阶跃区,确定生成电势阶跃区所需要的固有距离,该固有距离指电势阶跃区与空心阴极的距离;根据空心阴极与阳极极板的间距大于生成电势阶跃区所需要的固有距离,确定阳极极板与空心阴极之间的距离,进而得到阳极极板位置。本发明利用羽流区存在的台阶区的影响,在阴极实验中复现出台阶区,以更加逼近阴极的实际寿命,从而确定阳极板位置,提高测试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