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22292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390738.3
申请日:2014-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低接触应力条件下接触热阻检测装置,涉及接触热阻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的接触热阻检测装置只能检测被测件在较大应力下的传热情况,无法实现低应力以致无应力状态下的接触热阻状况,同时存在材料本身自重产生的接触应力作用不能消除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螺杆和螺母的配合使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将被测件夹紧,从而实现被测件的低压力加载,同时通过升降台对被测件进行支撑,当加载压力较大时,则不需要升降台对被测件进行支撑,从而消除了因被测件自身重力所产生的接触应力的影响;多个温度传感器等间距的放置在被测件上,用于检测被测件多个位置的温度,并通过一系列的公式运算获得接触热阻的结果。本发明适用于对接触热阻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808694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066535.9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63
Abstract: 一种大口径晶体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一种晶体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目前尚无使晶体在恒温状态下利用倍频效率测量方法检测晶体存在生长缺陷的方法及装置。将装有晶体的大口径晶体缺陷检测装置置于检测装置缺陷检测光路中;装置:铜环外固定有加热器,两个内挡环套装在铜环内且与铜环可拆卸连接,两个内挡环之间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大口径晶体,内固定端盖与铜环固定连接,窗口玻璃片通过内固定端盖密封固定在内挡环斜端面上,加热器外侧套装外壳,外壳两端与外固定端盖固定,测温热电偶固定在铜环上,测温热电偶通过导线与测温热电偶的显示仪表相连,显示仪表输出温度给温控仪,温控仪通过导线与加热器相连。本发明用于大口径晶体缺陷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765937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218152.3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基于机床动力学特性的切削模拟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机床动力学特性的切削模拟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切削仿真模型,无法考虑机床的动态性能,不能进行表面波纹度仿真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机床动力学特性的切削模拟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步骤一:得到机床的主导模态参数;步骤二:根据机床的主导模态参数将机床等效成与机床具有相同动态特性的线性杆单元模型;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等效的线性杆单元与刀具模型进行耦合,建立仿真模型;步骤四:采用步骤三所建立的仿真模型,进行切削仿真;即可得到考虑机床动态特性的切削结果等步骤实现的。本发明应用于切削模拟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132963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90771.6
申请日:2014-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微应力条件下接触热阻检测装置,涉及接触热阻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的接触热阻检测装置只能检测被测件在较大应力下的传热情况,无法实现微应力以致无应力状态下的接触热阻状况,同时存在材料本身自重产生的接触应力作用不能消除的问题。本发明所述检测装置通过螺杆和螺母的配合使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将被测件夹紧,通过螺母控制弹簧的伸长量,从而实现被测件的微应力加载,由于螺母上刻有刻度,因此能够确定螺杆的伸长量,进而确定被测件之间的预应力,同时通过升降台对被测件进行支撑;通过隔热元件将左固定板和支撑架隔开,使得加热板中的热量不会通过支撑架传递至真空罩,从而使热量能够集中,提高检测精度。本发明适用于对接触热阻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794972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66547.1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S3/042
Abstract: 一种大口径晶体高精度温度控制装置,涉及一种晶体温度控制装置。针对现有加热装置无法实现大口径晶体精确温度控制并能保持晶体温度梯度控制在0.2℃以内问题。铜环外圆周面固定有加热器,两个内挡环的直端面相对设置并套装在铜环内且与铜环径向可拆卸连接,两个内挡环直端面之间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晶体,内固定端盖与铜环固定连接,窗口玻璃片通过内固定端盖密封固定在内挡环斜端面上,加热器外侧套装外壳,外壳两端与外固定端盖固定,测温热电偶固定在铜环上,测温热电偶的显示仪表安装在温控仪上,测温热电偶通过导线与测温热电偶的显示仪表相连,显示仪表输出温度给温控仪,温控仪通过导线与加热器相连。本发明用于大口径晶体高精度温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132963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390771.6
申请日:2014-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微应力条件下接触热阻检测装置,涉及接触热阻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的接触热阻检测装置只能检测被测件在较大应力下的传热情况,无法实现微应力以致无应力状态下的接触热阻状况,同时存在材料本身自重产生的接触应力作用不能消除的问题。本发明所述检测装置通过螺杆和螺母的配合使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将被测件夹紧,通过螺母控制弹簧的伸长量,从而实现被测件的微应力加载,由于螺母上刻有刻度,因此能够确定螺杆的伸长量,进而确定被测件之间的预应力,同时通过升降台对被测件进行支撑;通过隔热元件将左固定板和支撑架隔开,使得加热板中的热量不会通过支撑架传递至真空罩,从而使热量能够集中,提高检测精度。本发明适用于对接触热阻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281192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58578.0
申请日:2015-10-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带有晶体温度调控功能的大口径激光倍频转换及聚焦装置,为解决现有的大口径激光倍频转换及聚焦装置不具有温度调控能力,不能实现非临界相位匹配的问题。聚焦透镜、转接法兰、四倍频转换模块、第一光管道、二倍频转换模块和第二光管道由左至右依次布置,且聚焦透镜与转接法兰固定连接,转接法兰与四倍频转换模块固定连接,四倍频转换模块与第一光管道固定连接,第一光管道与二倍频转换模块固定连接,二倍频转换模块与第二光管道固定连接,四倍频转换模块和二倍频转换模块固装在支架上。四倍频转换模块采用双温控技术实现二倍频到四倍频的转换,并通过聚焦透镜实现高能量激光的聚焦。本发明用于实现高通量大口径激光的倍频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05226497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57600.X
申请日:2015-10-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调控晶体温度的大口径晶体倍频转换装置,它涉及一种大口径晶体倍频转换装置。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了现有的装置无法加热大口径晶体并维持较高的晶体表面温度均匀性的问题。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为双层方筒体,第一筒体的一端设置有前端盖,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可拆卸连接,第二筒体的另一端有后端盖,第一内筒的外表面上的第一进水槽和第一回水槽沿第一内筒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多条第一分水槽设置在第一进水槽和第一回水槽之间,每条第一分水槽的一端与第一进水槽连通且其另一端围绕第一内筒一圈后与第一回水槽连通,第一筒体通过一组进出水管路总成与恒温水箱相连通。本发明用于实现高通量大口径激光的倍频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05223978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57629.8
申请日:2015-10-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D23/20
Abstract: 一种采用恒温水循环方式实现温度调控功能的箱体,涉及光学技术领域。该箱体解决目前现有的加热装置无法实现光学元器件在通光的条件下并能够长时间加热的问题。方案:所述箱体包括左侧端盖、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右侧端盖,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并列设置,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均由第一上侧箱壁、第二上侧箱壁、左侧箱壁、右侧箱壁、第一下侧箱壁和第二下侧箱壁构成,在第一上侧箱壁上开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在第二箱体的右侧箱壁上开有出口,出口采用密封胶圈和端盖密封;本发明用于光学元器件温度调控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975299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486509.2
申请日:2012-1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刀盘式超精密飞切铣床,它涉及一种铣床。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KDP超精密加工机床的主轴系统的刚度低、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所述铣床包括大理石T型床身、横向直线导轨系统、纵向直线导轨系统、双刀盘主轴系统、空气隔振支撑系统;横向直线导轨系统与纵向直线导轨系统垂直布置在大理石T型床身上,横向直线导轨系统位于纵向直线导轨系统的两端,双刀盘主轴系统位于纵上溜板上,两个真空吸盘和双刀盘主轴系统形成相对运动。本发明实现了高精度的直线进给运动和刀盘的回转运动及双工件的同时切削,而且导轨和主轴均采用了液体静压的控制方式,具有高精度、高刚度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