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离膜渗氢性能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96812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50760.6

    申请日:2013-04-26

    Abstract: 氢分离膜渗氢性能测量装置,涉及一种渗氢性能测量装置。它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氢分离膜渗氢性能测量装置的结构复杂、稳定性和准确度差,以及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它的氢气气瓶通过一号阀门与压力控制系统连通;氮气气瓶通过二号阀门与压力控制系统连通;压力控制系统先后通过七号阀门、八号阀门、水冷装置与样品室连通;样品室先后通过六号阀门与测量及记录系统连通;样品室通过五号阀门、四号阀门和三号阀门进行洗气;温度控系统用于对样品室进行温度控制。本发明适用于氢分离膜渗氢性能测量。

    培养基简易分装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01128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62196.5

    申请日:2012-05-23

    Abstract: 培养基简易分装器,属于试验装置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简易培养基分装器一次只能分装一个试管或平皿,不适用于实验室小规模培养基分装的问题。本发明所述培养基简易分装器,它包括培养基盛装容器、培养基盛装容器支架和培养基分装器皿,培养基盛装容器设置在培养基盛装容器支架上半部,培养基分装器皿设置在培养基盛装容器支架下半部,且培养基分装器皿位于培养基盛装容器的正下方;培养基盛装容器为方形容器,培养基盛装容器顶盖上设置有温度计插槽和培养基入口,培养基盛装容器的底部均匀设置有m个培养基流出管,培养基盛装容器设置有同轴多孔阀门,同轴多孔阀门具有m个孔,每个孔与一个培养基流出管的上端口相对应。

    串联电解池系统及利用其去除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76088B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110127726.8

    申请日:2011-05-17

    Abstract: 串联电解池系统及利用其去除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电解池系统及去除水中溴酸盐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减少溴酸盐生成的方法的降低系统处理能力、增加后处理程序,去除已生成溴酸盐的方法产生二次污染,去除溴酸盐的电化学方法电极材料贵、阴极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串联电解池系统包括两个串联的电解池,电解池以石墨阴极,以碳毡作阳极,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池槽体分为阳极区和阴极区;方法:将待处理饮用水通入到第一电解池的阴极区中,反应后,阴极区的水通入第二电解池的阳极区,反应后,阳极区的水流出,完成去除饮用水中溴酸盐的过程。溴酸盐的去除率为75%~82%。本发明可用于处理饮用水。

    一种用于去除原水中溴酸盐的活性炭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37716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304842.5

    申请日:2009-07-27

    Abstract: 一种用于去除原水中溴酸盐的活性炭改性方法,它涉及一种活性炭改性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硝酸改性方法处理后的活性炭对原水中溴酸盐去除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将用于去除原水中溴酸盐的活性炭预处理后与氨水混合反应20~28h,然后再用去离子水清洗活性炭,直至活性炭的pH值为6.8~7.2,即实现了活性炭的改性。本发明方法改性后的活性炭对原水中溴酸盐的去除率达到了90%左右,本发明改性后的活性炭对原水中溴酸盐去除率高,去除效果好。

    可见光与紫外光组合杀灭水蚤类浮游动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78945C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03132499.1

    申请日:2003-07-11

    Abstract: 可见光与紫外光组合杀灭水蚤类浮游动物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杀灭水中蚤类浮游动物的方法。本发明使用光强为7500~12500Lx的可见光、100~380nm这一波段的紫外光照射被处理的水,将水蚤杀灭;利用可见光能聚集水蚤,紫外光照射具有极佳的灭活水蚤的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灭活水蚤。1m3水用50W的紫外灯管,照射5min即可全部杀灭水蚤。由于紫外照射设备较易购买、使用和管理,所以在水处理工艺中使用此方法较其它杀蚤方法水处理成本低,不产生毒副产物,危害性小,既适合于大型水厂应用,也更适合于小型水厂在水处理装置中应用。

    一种光热型溴氧铋/Ag/超薄氮化碳等离子共振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0550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80425.2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一种光热型溴氧铋/Ag/超薄氮化碳等离子共振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高温二次煅烧制备二维超薄g‑C3N4;二、液相还原引入零维Ag纳米粒子;三、溶剂热法获得三维花状BiOBr;四、静电自组装法得到最终的具有光热效果的分级BiOBr/Ag超薄/g‑C3N4等离子共振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该具有光热效果的分级BiOBr/Ag/超薄g‑C3N4等离子共振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多维材料的复合形成了分级结构,氧空位诱导产生的光热效应强化了光生载流子的空间分离,等离子共振Z型异质结造成了催化剂氧化能力的提升,多方面激发了光催化剂的活性,有效去除水中的氧四环素或其它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纳米材料与环境本底纳米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相互作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6356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329246.3

    申请日:2014-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纳米材料与环境本底纳米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水环境中纳米材料与环境本底纳米污染物的几何模型,并赋予其物理意义;采用能量最小化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使其结构更加真实;在与真实环境一致的热力学参数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得到各原子的运动轨迹文件及相关计算文件;通过模拟所得到的运动轨迹文件及相关计算文件,研究纳米材料与环境本底纳米污染物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特征及关键作用。本发明在分子原子水平上从纳米材料与环境本底纳米污染物相互作用的角度去定量分析了纳米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协同污染效应,为水环境生态安全性保障和纳米科技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纳米物质在水环境中聚集的界面相互作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7457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10329553.1

    申请日:2014-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纳米物质在水环境中聚集的界面相互作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构建水环境中纳米物质界面的几何模型,并赋予其物理意义;步骤二、采用能量最小化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使其结构更加真实;步骤三、参考实验研究,在与真实环境一致的热力学参数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各原子的运动轨迹文件及相关计算文件;步骤四、通过模拟所得到的运动轨迹文件及相关计算文件,研究纳米物质在水环境中聚集的界面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特征及关键作用。本发明在分子原子水平上从纳米污染物聚集界面相互作用的角度去定量分析纳米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潜在污染效应,为水环境生态安全性保障和纳米科技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