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式纵振复合单足压电超声电机振子

    公开(公告)号:CN103795290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40090.7

    申请日:2014-01-27

    Abstract: 贴片式纵振复合单足压电超声电机振子,涉及超声电机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T型直线超声电机振子中存在的加工装配较为复杂、难于实现微型化的问题。所述水平梁末端设有水平变幅杆,竖直梁末端设有竖直变幅杆,水平变幅杆和竖直变幅杆均为截面逐渐变细的块体,驱动足与两个水平变幅杆、竖直变幅杆的小端固定连接,两个水平梁和竖直梁按T型设置,两个水平梁的侧面均设有一个薄壁梁,每个薄壁梁外侧均设有一个法兰;水平梁、竖直梁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一片压电陶瓷片,所有压电陶瓷片均沿厚度方向极化,竖直梁上下表面的两片压电陶瓷片极化方向相反,每个水平梁上下表面的两片压电陶瓷片极化方向相反。它可用于超声电机方面。

    夹心式T型双足直线压电超声电机振子

    公开(公告)号:CN103762886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39600.9

    申请日:2014-01-27

    Abstract: 夹心式T型双足直线压电超声电机振子,属于压电超声电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T型直线超声电机振子存在振动能量闲置浪费、驱动方法复杂以及存在振动耦合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竖直梁、2n片压电陶瓷片、两个变幅杆和2n片电极片,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竖直梁左右两个侧面各设置有一个螺柱,且两个螺柱同轴,变幅杆为截面逐渐变细的块体;每个螺柱上均套装有n片压电陶瓷片,两个变幅杆通过其大端面的螺纹孔分别旋合在两个螺柱上,实现对压电陶瓷片的紧固;在相邻两片压电陶瓷片之间、压电陶瓷片与变幅杆之间均设置有电极片;所有压电陶瓷片均沿螺柱轴线方向极化,且相邻两片压电陶瓷片极化方向相反。本发明用于压电超声电机中。

    纵弯复合单足两自由度超声电机振子

    公开(公告)号:CN105406754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10013002.3

    申请日:2016-01-08

    Abstract: 纵弯复合单足两自由度超声电机振子,属于压电超声电机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纵弯复合型超声电机振子中难于实现平面两自由度驱动的问题。它包括中间梁、八片压电陶瓷片和两个后端盖,所述八片压电陶瓷片均沿厚度方向极化,在一个后端盖至另一个后端盖的方向上,八片压电陶瓷片分别为第一个至第八个压电陶瓷片,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和第六个压电陶瓷片可以用于激励振子的纵向振动,也可以用于激励振子水平方向的弯曲振动,通过控制施加到四个纵弯复用电极片上的激励信号,可以方便的实现两种振动模态之间的切换,从而实现驱动输出方向的切换。它应用到超声电机振子制作领域。

    纵弯陶瓷复位型超声电机振子

    公开(公告)号:CN105429505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10012989.7

    申请日:2016-01-08

    Abstract: 纵弯陶瓷复位型超声电机振子,属于压电超声电机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纵弯复合型超声电机振子中存在的由纵振陶瓷和弯振陶瓷独立设置而带来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难于实现最佳布置的问题。本发明纵弯陶瓷复位型超声电机振子,采用的是整组的压电陶瓷实现纵弯复合振动的激励,中间位置的纵振陶瓷用于激励纵向振动,两侧的弯振陶瓷用于激励弯曲振动,纵振陶瓷和弯振陶瓷不再是单独设置,他们在轴向方向的位置是重合的,属于一种复位的设置方式。本发明适用于超声电机振子制作领域。

    纵‑弯复合蠕动式精密压电驱动器及其激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53539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45051.4

    申请日:2017-04-14

    Abstract: 纵‑弯复合蠕动式精密压电驱动器及其激励方法,涉及压电驱动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压电驱动器不能同时兼具快速运动、纳米级定位、强力输出和大范围运动行程的问题。弯振陶瓷组和纵振陶瓷组组成的陶瓷组设置在后夹持体上,n个后夹持体并行设置在固定座上或沿基体的圆周方向布置在基体上,前夹持体设置在陶瓷组的前表面,前夹持体通过驱动足与直线动子或旋转动子接触;纵振陶瓷组伸缩变形控制驱动足与动子接触/分离,弯振陶瓷组弯曲变形实现动子步进驱动,通过协调设置多个换能器的工作过程实现连续驱动。本发明具有行程大、定位精度高、输出速度与输出力可调等优势,在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采用单一压电振子的两自由度套筒折展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610345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610012891.1

    申请日:2016-01-08

    Abstract: 采用单一压电振子的两自由度套筒折展机构,属于折展机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套筒折展机构结构复杂、重量大、能耗高、难于实现两自由运动的问题。它包括压电振子、外套筒、内套筒和两个万向轴承;压电振子包括中间梁、四片纵弯复用压电陶瓷片、四片弯振陶瓷片和两个后端盖,驱动足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变幅杆的末端面固定连接,后端盖的每个螺柱均套装有两片纵弯复用压电陶瓷片和两片弯振陶瓷片,内套筒套接在外套筒内,后端盖与内套筒固定连接,且压电振子轴线与内套筒轴线平行,驱动足的侧面与外套筒内侧面紧密接触;两个万向轴承的外框架均与内套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万向轴承的转动球与外套筒内侧面紧密接触。应用到折展机构制作上。

    一种抑制转动轴系振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5568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423452.5

    申请日:2015-07-17

    Abstract: 一种抑制转动轴系振动的方法,属于振动抑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转动轴系快速穿越共振频率的振动抑制方法存在的无法消除共振、对驱动元件要求苛刻和轴系在不同工作转速下振动幅度存在差异的问题。该方法将在转动轴系中轴承的内环或者外环的侧面设置一个压电调整环,当转动轴系的转速接近其自身的某一个共振频率时,给压电调整环施加直流激励信号,在逆压电效应下压电调整环厚度增加,从而使得轴承预紧力增大,轴承的支撑刚度对应增大,最终使得转动轴系的共振频率实现提高;当转动轴系的转速平稳超越原来的共振频率后,压电调整环断电,转动轴系的共振频率变为原共振频率,从而避免了共振的产生;本发明应用到振动抑制领域。

    基于压电马达驱动的定心式锁紧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598723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12881.8

    申请日:2016-01-08

    Abstract: 基于压电马达驱动的定心式锁紧机构,涉及机床及加工中心的自动装夹机构装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磁电机驱动型锁紧机构结构复杂、存在电磁干扰的问题。本发明夹具体与夹爪通过螺栓铰接,限位板连夹具体侧壁的顶端,楔头驱动轴穿过两个出轴套筒,一个出轴套筒连夹具体底面的中心固定,另一个出轴套筒连电机固定板,楔头驱动轴的楔头连四个夹爪底端,压电马达的两个驱动足连出轴套筒,给压电马达上的各个压电陶瓷片施加正、反向电压,通过控制对各个陶瓷片施加电压的时序,来控制楔头驱动轴的往复运动,进而实现锁紧机构的锁紧与解锁功能。它可用于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的自动锁紧机构的装备制造中。

    一种基于测距传感器的喷头姿态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3703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12883.7

    申请日:2016-0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B13/0431

    Abstract: 一种基于测距传感器的喷头姿态测试装置,涉及自动喷涂技术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的自动喷涂机器人由于无法实时检测喷头与待喷面之间的角度,导致该自动喷涂机器人不适用于船舶外板等大型表面的自动喷涂的问题。本发明在喷涂装置的手臂上加装一个吊臂,且吊臂与喷头所在手臂固定连接,吊臂前端是一个安放测距传感器的固定架,固定架上固定安放有四个测距传感器,测距传感器可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或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实现。四个测距传感器均在同一个平面上,且该平面与装置的安装手臂的轴线垂直,四个测距传感器在平面上为均布等距放置。本发明拓展了自动喷涂技术的使用范围,使自动喷涂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适用于机器人自动喷涂领域。

    贴片式弯振复合型单足压电超声电机振子

    公开(公告)号:CN103746599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40122.3

    申请日:2014-01-27

    Abstract: 贴片式弯振复合型单足压电超声电机振子,属于压电超声电机技术领域。为了解决超声电机振子采用双驱动足结构且辅助以两套动子、导轨系统实现驱动使系统变得复杂,不利于实现集成化的问题。它包括两个变幅杆、两个中间梁、两个后端盖、驱动足、两个法兰和八片压电陶瓷片;变幅杆是首端至末端逐渐变细的块体,中间梁是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两个变幅杆首端分别与两个中间梁首端连接,两个变幅杆末端通过驱动足连接,每个中间梁末端面处均设置一个后端盖,每个后端盖的外侧均设置一个法兰;中间梁每个侧面上均设置一片压电陶瓷片,所有压电陶瓷片均沿厚度方向极化,相互平行的四片压电陶瓷片极化方向相同。适用于需要集成化的压电超声电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