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板材温轧轧辊在线加热装置和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0275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10177426.X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板材温轧轧辊在线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该装置由加热炉、定位装置和温控模块组成,加热炉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在轧机机架上,温控模块检测加热炉的内部温度,并实时调控加热功率;所述的加热方法首先对工作辊进行密封预热,直至表面温度达到目标值,并保温;进而定位加热装置,同时将各支撑辊和工作辊移动至镁合金正常温轧时的位置;对镁合金坯料进行试轧制,获得最佳温度值;最后开始正常轧制,并通过反馈控制实现理想温度下加热。本发明不需要改变现有轧辊的结构,能够使用刚度高、可靠性强的实心轧辊;采用先密封预热后正常加热的方案,实现了轧辊的快速加热;采用双目标温度的控温策略,获得了理想的轧辊表面温度。

    一种对数螺旋变截面的挖掘机铲斗

    公开(公告)号:CN203795502U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20187989.7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挖掘机的铲斗,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切削性能的对数螺旋变截面的挖掘机铲斗,以克服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挖掘能耗大,斗底碰撞、磨损严重等问题,实现一种具有良好挖掘性能的铲斗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对数螺旋变截面的挖掘机铲斗,由变截面前壁(1-1B)、斗齿(1-2)、斗唇(1-3)、侧板(1-4)、后壁(1-5B)和斗底(1-6)组成,所述变截面前壁(1-1B)和后壁(1-5B)通过侧板(1-4)焊接在一起,斗齿(1-2)通过齿座安装在斗唇(1-3)上,斗底(1-6)设有开斗机构,用于卸载物料;所述变截面前壁(1-1B)呈对数螺旋状。

    双履带行走装置自适应转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739977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20161804.5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履带行走装置自适应转向系统,该系统包括GPS接收器、光电编码器组、数据采集卡、工控机、D/A转换单元、驱动电机控制单元和电源,所述的光电编码器组与数据采集卡连接;GPS接收器和数据采集卡的输出端与工控机的输入端连接,工控机的输出端与D/A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D/A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控制单元连接;整个系统由电源供电;本系统解决了双履带行走装置转向时所发生的滑移和滑转现象,提高了露天采矿机械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通过控制双履带行走装置的驱动电机,使双履带行走装置的实际转向半径与理论所需的转向半径相吻合,实现转向。

    镁合金板材温轧轧辊在线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245183U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20261183.3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镁合金板材温轧轧辊在线加热装置,该装置由加热炉、定位装置和温控模块组成,加热炉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在轧机机架上,温控模块检测加热炉的内部温度,并实时调控加热功率;所述的加热方法首先对工作辊进行密封预热,直至表面温度达到目标值,并保温;进而定位加热装置,同时将各支撑辊和工作辊移动至镁合金正常温轧时的位置;对镁合金坯料进行试轧制,获得最佳温度值;最后开始正常轧制,并通过反馈控制实现理想温度下加热。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改变现有轧辊的结构,能够使用刚度高、可靠性强的实心轧辊;采用先密封预热后正常加热的方案,实现了轧辊的快速加热;采用双目标温度的控温策略,获得了理想的轧辊表面温度。

    一种工程车辆减振安全驾驶室

    公开(公告)号:CN203211410U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20261089.8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车辆减振安全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框架、车架、减振结构和承载结构,所述的驾驶室框架与车架通过减振结构连接,承载结构与车架固定,承载结构与驾驶室框架之间通过套筒滑动连接。所述的减振结构具有套装在螺栓上的橡胶减振垫;本实用新型增强了驾驶室减振器的强度,使其承载纵向和侧向载荷的能力加强;并且通用性强,实现了同一减振装置适用于多种不同工程车辆,且通过承载立柱的设计,实现了在驾驶室受到冲击时,其侧向载荷和纵向载荷主要由减振支架承受,垂向载荷主要由橡胶减振垫吸收,在安全性的前提下保证了一定的舒适性;其结构简单,节省成本投入,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