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人体行为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73814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10942.3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的人体行为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由所述天线传输的预定时间长度内的信号特征信息,所述信号特征信息包括所述天线在所述预定时间长度对应时间段内所接收到信号的信号接收强度以及信号相位;对所述信号特征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待识别数据集;将所述待识别数据集输入至预先训练完成的人体行为识别模型,以使所述人体行为识别模型输出对应的人体行为识别结果,所述人体行为识别模型基于概率稀疏化自注意力机制训练得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设备部署的难度,减少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并保证人体行为识别的准确度。

    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室内定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9359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943434.X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室内定位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采用RFID阅读器获取与目标标签的多条通信数据以及目标标签的定位信息;建立GRU网络模型,并采用多目标进化算法对GRU网络模型的超参数进行调整以获取最优超参数,其中,在采用多目标进化算法对GRU网络模型的超参数进行调整时,每隔M代进行一次自适应邻域调整;根据最优超参数、多条通信数据以及目标标签的定位信息对GRU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以便通过训练好的GRU网络模型预测待定位标签的定位信息;由此,通过多目标进化算法对超参数进行调整,可以根据进化的不同阶段扩大或缩小邻域,有效提高了算法的整体性能,在保证多样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收敛性。

    用于定位地下作业人员的RFID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376343U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20765630.3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定位地下作业人员的RFID系统,包括:安全帽本体,佩戴在地下作业人员头上,一侧设置有第一RFID电子标签,另一侧设置有第二RFID电子标签,第一RFID电子标签与第二RFID电子标签具有不同的工作频率,且第一RFID电子标签和第二RFID电子标签内均记录有地下作业人员的个人信息;RFID读写设备,设置在地下,以便在地下作业人员经过RFID读写设备时读取第一RFID电子标签和第二RFID电子标签内的地下作业人员的个人信息;控制服务器与RFID读写设备相连接,以接收RFID读写设备读取的地下作业人员的个人信息;终端设备与控制服务器相连接,以根据RFID读写设备读取的地下作业人员的个人信息对地下作业人员的位置进行显示,从而不仅保证了作业安全又提高了定位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