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连翘中分离抗肿瘤的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230081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19176.6

    申请日:2008-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从常用中药连翘中分离出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步骤是将干燥的连翘果实粉碎并放入95%乙醇中浸泡,乙醇挥干后得浸膏,将浸膏用乙酸乙酯萃取后,硅胶拌样,进行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液分次洗脱,点板合并,静置后析出结晶,经重结晶,得三萜类化合物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安博立酸和四环三萜类化合物达玛烷化合物即达玛-24-烯-3β-乙酰氧基-20s-醇。。本发明克服了连翘只在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保肝等方面的应用局限,提供了安博立酸新的提取方法且提取效率高,并将提取的安博立酸、达玛-24-烯-3β-乙酰氧基-20s-醇应用于抗肿瘤,毒副作用小,可制成粉剂、针剂、口服胶囊。

    重楼醇提物作为抑制血管生成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024031A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申请号:CN200710020605.7

    申请日:2007-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楼醇提物作为抑制血管生成的应用。本发明将重楼根茎烘干、粉碎,放入80%酒精中浸泡、加热至沸腾,过滤得重楼醇提物,将原代分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10%胎牛血清的EGM培养液中培养,胰酶消化,放入37℃、5%湿化CO2的培养箱中,加入重楼醇提物,得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的产物。解决了目前存在的现有血管生成抑制剂例如Avastin,Endostatin,因其成本极高,价格昂贵,对于我国绝大多数肿瘤患者无法承受,使恶性肿瘤的抗血管生成疗法无法得到广泛和实际临床应用。本发明以血管生成作为靶点,重楼醇提物作用于内皮细胞,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促使其凋亡及体外小管形成,在体内抑制血管生成,适于抗肿瘤血管生成及相关疾病治疗。

    结合化疗热疗应用的抗肿瘤纳米热敏靶向药物载体

    公开(公告)号:CN1301748C

    公开(公告)日:2007-02-28

    申请号:CN200510040570.4

    申请日:2005-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化疗热疗应用的抗肿瘤纳米热敏靶向药物载体。本发明的纳米热敏靶向药物载体采用嵌段共聚物胶束,是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疏水片段形成内核,亲水片段形成外壳,外壳围绕内核,亲水片段物质是热敏多聚物,低临界溶解温度在37℃—42℃,构成疏水片段的物质是聚乳酸。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化疗热疗联合应用治疗肿瘤时,化疗药物肿瘤组织分布低的缺陷,避免了化疗药物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损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化学键结合带来的化疗药物活性改变的缺陷,也解决了非化学键结合带来的LCST低于人体正常温度而导致化疗药物载体在人体内不能起到热靶向作用的难题。

    从土鳖虫提取抗肿瘤有效部位脂肪酸

    公开(公告)号:CN1709284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510040663.7

    申请日:2005-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中药土鳖虫中分离、提取的抗肿瘤有效成分脂肪酸。本发明采用有机溶剂及柱层析法从土鳖虫提取抗肿瘤有效成分脂肪酸且为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成分为7,十八碳烯酸、十六烷酸、9,十六碳烯酸、十八酸,可以单个至多个任意比例组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不知土鳖虫中到底哪个成分具有杀肿瘤及机理所存在的盲目性,无法制成专门的抗肿瘤药物的缺陷。经实验证实,无毒性,具有广谱杀瘤作用,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和抗肿瘤、抗突变作用。本发明药物成本低,可形成产业化。

    一种生物功能化尼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554544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478736.5

    申请日:2013-10-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功能化尼龙,所述生物功能化尼龙由羧酸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通过硅烷偶联剂接枝在尼龙表面。还提供了该生物功能化尼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细胞筛选中的应用。该生物功能化尼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通过硅烷偶联剂将羧酸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接枝在尼龙表面,简单、便捷、有效地改善尼龙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大大提高了其亲水性和抗凝血性;该尼龙可与抗体分子结合,赋予尼龙材料粘附和筛选细胞或蛋白的功能,从而实现对特定蛋白、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特异性粘附,在肿瘤的筛查、早期诊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生物功能化尼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554544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478736.5

    申请日:2013-10-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功能化尼龙,所述生物功能化尼龙由羧酸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通过硅烷偶联剂接枝在尼龙表面。还提供了该生物功能化尼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细胞筛选中的应用。该生物功能化尼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通过硅烷偶联剂将羧酸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接枝在尼龙表面,简单、便捷、有效地改善尼龙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大大提高了其亲水性和抗凝血性;该尼龙可与抗体分子结合,赋予尼龙材料粘附和筛选细胞或蛋白的功能,从而实现对特定蛋白、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特异性粘附,在肿瘤的筛查、早期诊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汉防已甲素作为制备治疗胃癌的化疗药物增敏剂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0508979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710019834.7

    申请日:2007-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汉防已甲素作为治疗胃癌的化疗药物增敏剂的应用。本发明将汉防已甲素配合化疗药物治疗胃癌,汉防已甲素在1.0μm-60μm范围内,配合化疗药物如5-FU或铂类。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汉防已甲素没有针对实体肿瘤如胃癌等的应用的缺陷。本发明使汉防已甲素是与常用化疗药物如5-FU或铂类有协同治疗胃癌的作用和效果,起化疗增敏作用。加入小剂量的汉防已甲素即可显著增强5-FU和草酸铂(铂类)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避免单用化疗药物所导致的严重毒副作用,扩大了汉防已甲素的应用范围和对象。

    汉防已甲素作为治疗胃癌的化疗药物增敏剂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011399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19834.7

    申请日:2007-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汉防已甲素作为治疗胃癌的化疗药物增敏剂的应用。本发明将汉防己甲素配合化疗药物治疗胃癌,汉防己甲素在1.0μm-60μm范围内,配合化疗药物如5-FU或铂类。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汉防己甲素没有针对实体肿瘤如胃癌等的应用的缺陷。本发明使汉防己甲素是与常用化疗药物如5-FU或铂类有协同治疗胃癌的作用和效果,起化疗增敏作用。加入小剂量的汉防己甲素即可显著增强5-FU和草酸铂(铂类)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避免单用化疗药物所导致的严重毒副作用,扩大了汉防己甲素的应用范围和对象。

    一种基于闭合环路的循环肿瘤细胞分离富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6287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20350.8

    申请日:2015-07-16

    Inventor: 刘宝瑞 沈洁 袁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闭合环路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分离和富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通道、抗凝通道、控制阀、采血仪、采血袋、CTC采集过滤器和血液回输通道,采集通道与抗凝通道分别或共同连接在控制阀的输入端,控制阀的一个切换端与采血袋的输入端连接,采血袋在血液采集阶段放置于采血仪上,采血袋的输出端依次与CTC采集过滤器和血液回输通道连接,该血液回输通道的输出端与控制阀的另一个切换端连接,该装置的血液采集/回输的循环过程依靠变换采血袋相对于采集通道/血液回输通道的位置来进行转换。其优点在于该装置能够在实现了对循环肿瘤细胞最大可能的分离富集的基础上,成功将剩余液体回输、不造成液体损失,并能循环反复采集。

    肿瘤酶靶向纳米载药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80377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910028176.7

    申请日:2009-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肿瘤酶靶向纳米载药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以ε-己内酯为原料的疏水片段PCL的制备及活化、单甲氧基聚乙二醇-N-羟基琥珀酰亚胺,与PEP的氨基端反应的亲水片段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与肽链的连接、亲水片段mPEG-PEP和疏水片段PCL-COOH的连接、载体的制备等构成。本发明解决了抗肿瘤靶向药物载体、药物投递体系各自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利用肿瘤组织特异性高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 metallopeptidase-2/9,MMP-2/9的特性,将PEP作为载体亲水段和疏水段的连接,一旦微球到达肿瘤组织,MMP2/9即可将该PEP水解,微球形态发生改变,疏水部分暴露,使药物得以特异性释放或被肿瘤组织摄取。对于MMP2/9不表达或低表达的组织,毒性较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