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7539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20378.0
申请日:2024-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CO2浓度观测仪器的在线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收集及处理的步骤和建立校正方案的步骤;所述数据收集及处理为整合低成本CO2浓度观测仪器和高精度参考仪器外场平行比对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形成最终的数据集;所述建立校正方案为将数据集中的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低成本CO2观测仪器所测得的干CO2浓度等数据作为x因子,高精度参考仪器与低成本CO2浓度观测仪器的CO2干浓度的差值作为y因子,构建校正模型,最终将校正模型输出的浓度差值数据加上低成本CO2观测仪器的浓度数据获得最终的CO2浓度数据。本发明可为低成本CO2浓度观测仪器的校正提供方法参考,城市CO2浓度高密度组网观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7866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04721.3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8/27 , G06F18/214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成本CO2传感器校准方案的优化方法,由传感器校准和校准方案优化组成,校准方案优化包括校准方程的训练集优化和两次校准间隔时间的优化。以训练集后30天的数据作为测试集,以测试集中低成本CO2传感器的校准值与参考仪器的均方根误差为标准,在均方根误差满足用户需求的训练集中选择时间长度最短的,以此作为最佳训练集时长的依据。当均方根误差持续大于观测需求时,表明低成本CO2传感器的可靠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也就是说测试集数据已经超过校准模型的泛化能力了,需要对低成本CO2传感器再次进行校准,两次校准的间隔时间是该低成本CO2传感器的最佳校准间隔期。在保障低成本CO2传感器可靠性的同时,降低校准工作的成本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6519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42722.9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N33/00 , G01N21/3504 , G01N21/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高密度观测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检测NDIR分析仪是否产生漂移,校准历史观测数据,并校准NDIR分析仪;校准CRDS分析仪,获取NDIR分析仪与CRDS分析仪的读数并计算差值,获取差值的滑动平均值,将滑动平均值减去上次NDIR分析仪校准后的差值作为累计偏差,若累计偏差超过指定阈值,则初步判定NDIR分析仪产生漂移;对初步判定漂移的NDIR分析仪进行外场校准,获取校准后的NDIR分析仪的读数偏差,若超过指定阈值,则确认产生漂移。本发明能改善仪器因读数漂移导致的观测误差,在运行过程中实时跟踪反馈数据质量,满足城市地表大气CO2浓度观测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202512042U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20048669.4
申请日:2012-02-1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N1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基因作物花粉实时图像自动采集仪,属于作物花粉实时图像自动采集处理技术领域。自动采集仪包括ARM核心板、CMOS数字显微镜、三维步进电机、自然重力沉降采样平台、电机驱动器、触摸屏、光源模块、SD卡和电源,使用该自动采集仪可以将转基因作物花粉的采集、识别、尺度定标、保存传输等全部过程实现自动化作业,提高花粉图像信息的采集效率,并且可以推广到作物花粉育种研究以及城市空气中花粉和粉尘颗粒进行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21899069U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20399243.6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N21/3504 , G01N2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环保领域的一种微型化二氧化碳探测仪的校准系统,包括底座和控制器,二氧化碳探测仪与控制器电连接;底座上设有用于夹持二氧化碳探测仪的固定组件;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侧壁上开有若干滑槽;壳体内设有若干校准组件;校准组件包括储存部。通过设置多个储存部,可分别向二氧化碳探测仪内输送不同浓度的标准气,获取稳定示值后观察二氧化碳探测仪上的数值和标气数值是否一致,减小校准时产生的误差,经过低浓度至高浓度依次调试后即校准完毕;本装置整体结构较小,适用于不同场景使用,便于携带和运输,适用范围较广;且配套不同浓度的标准气,能根据使用需求进行不同浓度的配置,装置重复使用率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