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下山巷道工作面水害的超前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286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405924.9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记载记载了一种煤矿下山巷道工作面水害的超前治理方法,涉及矿井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钻孔布置,在工作面的后方开挖第一排水硐室,从排水硐室开始,沿着巷道底板钻取排水孔;沉管排水,将排气管逐段相接伸入排水钻孔直至孔底,将排气管位于排水硐室的一端与井下管道压缩空气相接,压缩空气通过排气管吹向排水钻孔底部,然后沿着排水钻孔快速地流出,同时将钻孔中的积水快速带出钻孔,实现积水的排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作面附近巷道底板湿滑的问题,综掘机的逆坡后退的困难得到有效解决;通过排水硐室的交替推进,在保证施工的持续推进;有效解决了矿洞中侏罗系砂岩遇水成泥的难题,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一种轨道大巷地应力测试系统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5731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31374.8

    申请日:2025-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应力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大巷地应力测试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钻孔分析模块、地应力分析模块、执行控制模块、智能预警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本发明通过分析得到钻孔状态信息,当钻孔状态信息异常时,基于钻孔状态值得到对应的异常项目以及对应的钻孔控制信息,并根据钻孔控制信息进行控制执行,起到了在钻孔出现高强度、高频率的振动和冲击的异常之时进行自动的钻孔调节,避免人为因素的效率低下;本发明通过对钻孔控制执行的监测和地应力数据的测试得到地应力状态和控制的状态,并根据相应的状态进行预警执行,便于相关人员及时掌握异常信息,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钻孔控制的正常运行。

    一种弱粘结、多裂隙富水岩巷预设边缘孔光面成型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8708730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49402.5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弱粘结、多裂隙富水岩巷预设边缘孔光面成型技术,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掘进巷道工作面处按照相邻边缘孔直线距离0.5m~0.7m、各边缘孔与巷道设计外轮廓线垂直间距0.2m的标准依次作好边缘孔钻孔位置标记,然后采用钻机自左往右、自下而上在标记位置处进行打孔,施工顺序为左帮边缘孔、右帮边缘孔、左拱肩边缘孔、右拱肩边缘孔、拱顶边缘孔,各孔孔径均为0.2m、孔深1.2m、外扎角10°。再利用综掘机先左后右依次进行破岩作业,最后清理工作面矸石与杂物。采用喷射混凝土进行初期支护,并使巷道呈现出规整的断面形状。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且能有效地改善弱粘结、多裂隙富水岩巷成型情况。

    一种巷道修复效果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573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14068.7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巷道修复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巷道修复效果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表观监测模块、表观分析模块、应力监测模块、应力分析模块、表观应力评估模块、预警终端和数据库。通过将巷道对应各监测点处各监测时段的表观质量影响系数和应力状态影响系数与预设的巷道对应各监测点处的表观质量影响系数阈值和应力状态影响系数阈值在同一个折线图中进行记录分析,可以清楚直接的获取巷道对应各监测点处的表观质量和应力状态,全面评估巷道的稳定性和修复效果,为后续的维护和加固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表观质量和应力状态的异常点进行预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对巷道修复后安全隐患的响应及时性,保障巷道工程的顺利进行和人员设备的安全。

    一种差异角度底角预应力注浆锚杆与锚索协同稳定巷道帮底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297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087120.6

    申请日:2021-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异角度底角预应力注浆锚杆与锚索协同稳定巷道帮底支护方法,属于矿井支护领域,包括以下实施步骤:1)沿巷道底角与水平面呈45°方向钻取底角预应力注浆锚杆注浆孔;2)安装所述底角预应力注浆锚杆,施加预应力并完成注浆;3)沿巷道底角与水平面呈30°方向钻取底角预应力注浆锚索注浆孔;4)安装所述底角预应力注浆锚索,施加预应力并完成注浆。本发明利用差异角度安装预应力锚杆与锚索使二者之间呈一个锥形区域,对锚杆索进行注浆之后沿巷道方向形成一个钢筋混凝土锥形坝体,能够将很大一部分其上围岩承载结构传递过来的环向应力转移至围岩或煤深处,从而有效地抑制巷帮和底臌位移,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一种针对三软回采巷道围岩加固的注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296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088550.X

    申请日:2021-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三软回采巷道围岩加固的注浆方法,属于矿井支护领域,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首先,通过钻机在需要注浆的区域钻取注浆孔;(2)通过所述注浆孔对破碎煤岩体进行低压注浆;(3)在低压注浆阶段完成之后停止注浆;(4)然后,通过所述注浆孔对破碎煤岩体进行中压注浆;(5)在中压注浆阶段完成之后停止注浆;(6)最后,通过所述注浆孔对破碎煤岩体进行高压注浆;本发明通过分级加压的手段逐渐扩大注浆范围并增加注浆密实度,不仅可以保证注浆质量,还可以大幅度减少注浆液的跑浆流失,实现对巷道围岩的有效加固。

    一种软岩巷道底板加固支护方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9345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73688.6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岩巷道底板加固支护方法,涉及巷道加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分析单元、无线模块、视觉模块、若干移动终端和验证单元,视觉模块安装于挂轨车上并跟随挂轨车在巷道顶部轨道上移动,视觉模块内部集成有编码器,编码器采集挂轨车在巷道顶部轨道上的移动距离,视觉模块获取巷道底板表面的图像信息和深度信息和挂轨车的移动距离并通过无线模块传输至分析单元中,移动终端和验证单元均供扫描人员使用,本发明通过机器视觉和人工的双重判断,加入可修正的权重系数,可以提高巷道底板缺陷判断的准确性,通过加入验证单元对加固点进行验证,可以提高数据分析的可靠性,提高加固支护的可行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