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79500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64346.5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19/06 , C03C1/00 , C03C4/12 , C03C10/0009 , C09K11/773 , H01L33/502 , H01L33/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发光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光玻璃陶瓷及其制法与在LED照明器件中的应用。该发光陶瓷由质量比为100:0~99.1:0.9的硅酸盐红色发光玻璃粉和Sr4Al14O25:Eu2+构成,其中硅酸盐红色发光玻璃粉由以下摩尔分数的组分组成:50~60%SiO2;20-30%Na2CO3;9%Al2O3;6%CaO;Eu2O35%。由于所使用的荧光粉的发射波长范围在450~550nm都有覆盖,而前驱体玻璃粉同时能提供红光的部分,由此得到的发光玻璃陶瓷能够在385nm的紫外芯片激发下得到暖白光。通过调控荧光粉和玻璃粉的比例,暖白光的种类也有所不同,拓展了发光材料的种类领域和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271924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210178377.7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9K1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锰离子激活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长余辉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锰离子激活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组成为AlN:Mn2+,其中AlN为基质,Mn2+为激活离子。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氮化铝和碳酸锰为原料,充分混合后置于氮化硼坩埚内,加盖,在氮气气氛下灼烧,冷却后即得锰离子激活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备的长余辉发光材料性能良好,其余辉时间在暗环境中持续2小时以上。该长余辉发光材料生产成本低廉,产品化学性质稳定,蓬松非常易研磨,无放射性,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3043634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310016320.1
申请日:2013-01-1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1B21/06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方氮化硼二维超薄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金属硼化物(如硼化钙、硼化镧、硼化镁、硼化钛等)为硼源、铵盐(如氯化铵、溴化铵、硝酸铵等)为氮源在温和的条件下(500~600℃)反应制备得到厚度为0.5~4.0nm的六方氮化硼二维超薄纳米片。本发明的于采用较廉价的原料在温和温度下实现六方氮化硼二维超薄纳米片的宏量制备,节约了能源,简化了实验步骤,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由于六方氮化硼二维超薄纳米片的高的热导率、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可应用于散热材料、聚合物填充材料和催化剂载体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827609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186126.3
申请日:2012-06-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9K1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余辉性能纳米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高余辉性能纳米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化学式为:Y2O2S:xEu3+,yMg2+,zTi4+,其中,x=0.01~0.08,y=0.01~0.06,z=0.01~0.06;Y为钇,O为氧,S为硫,Eu3+为铕离子,Mg2+为镁离子,Ti4+为钛离子;采用醇热合成-煅烧两步法制备而成。本发明以可溶性醋酸盐为原料,制备过程安全无毒、简便易操作、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工业化应用,所得的产品为纳米级别,余辉时间长达1.5h,具有较高的余辉性能、较好的耐候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器件及纳米标记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96468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126074.X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16C60/00 , G16C20/70 , G16C20/30 , G16C20/10 , G06N20/10 , G06N20/20 , G06N5/01 , G06F18/243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机器学习预测和设计碳点基长余辉材料,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数据收集与整理;S2:特征选择与处理;S3:机器学习建模:模型选择、模型训练、模型评估;S4:预测与优化;S5:验证与实验:模型验证、实验调整。本发明具有高效性,能快速筛选出最佳成分组合,减少实验次数;可以优化材料的性能,通过精确调整成分,实现更优的发光性能;可节省成本,降低了材料研发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且可实现精准预测,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了试错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09957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1166264.3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1B32/05 , C01B32/914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倍率锂离子电池存储的碳化铁/氮掺杂中空碳微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步骤:将油渣类衍生物置于盐酸溶液中搅拌混合;再置于反应釜中水热,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水热产物,再干燥;然后再和钾源、铁源及氮源的物质进行混合,在氮气保护的管式炉中煅烧,随炉冷却至室温;最后用稀盐酸和去离子水洗涤活化样品,再干燥,得到碳化铁/氮掺杂中空碳微管。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将块状油渣类衍生物可控制备为中空碳微管材料,且具备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具备高的倍率性能且在高负载量条件下表现出高的面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405200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910525824.3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蛋黄‑蛋壳结构贵金属@空心碳纳米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在合成贵金属@SiO2核壳纳米球的基础上,利用表面改性、乳液聚合反应,制备得到多核壳结构贵金属@SiO2@聚氯甲基苯乙烯复合纳米球,随后用聚氯甲基苯乙烯的亚甲基可进行自交联反应的特点,在无序额外添加交联剂的条件下,便可在壳层内部构筑了丰富的微孔网络结构,得益于聚氯甲基苯乙烯壳层的刚性结构,经过高温炭化和HF刻蚀处理后,即得到蛋黄‑蛋壳结构贵金属@空心碳纳米球复合材料。本发明可用作高活性的对硝基苯酚还原催化剂材料、高容量的锂硫电池限制硫纳米炭载体材料、高性能的甲醛吸附材料和生物抗菌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07806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245007.2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1B32/318 , C01B32/348 , H01G11/24 , H01G11/34 , H01M4/583 , H01M10/054 , B01J20/20 , B01D53/02 , B01J21/18 , B01J3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比表面积层次孔炭材料及其低碱量活化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质剪碎,烘干,然后浸渍于碱性溶液中,碱性溶液中的碱与生物质的质量比为0.05~1;超声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物,并冷冻干燥;在一定气体气氛和温和温度条件下,对所得产物进行碳化;用酸溶液去除碳化产物中的无机物后得到高比表面积层次孔炭材料。所得炭材料的BET比表面积可高达1400-3500m2·g-1。将获得的碳材料用于能源存储、气体吸附和催化等领域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如作为锌离子超级电容器时,比容量可以达到363mAh·g-1,循环1100圈后,容量保持率仍可以达到96%。
-
公开(公告)号:CN10663498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01941.7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65 , B82Y20/00 , B82Y40/00 , C01P2002/72 , C01P2002/82 , C01P2004/04 , C01P20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红色硅烷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为回流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柠檬酸溶解于丙酮中,然后与硅烷偶联剂混匀,加热反应,得到粘稠态的红色碳点,将其置于60℃烘箱中放置24h,可以得到固态碳点。本发明通过简易快捷的回流反应,无需后续强酸或表面钝化剂的处理,即可一步快速获得固态碳点,原料简单易得,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解决了现有固态红色碳点因制备工艺和原料的限制而无法规模化生产的问题,制备得到的碳点稳定性好,不潮解。
-
公开(公告)号:CN106566536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52367.2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025 , C09K11/655 , C09K11/77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转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红蓝双发射复合转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材料包括基质和发光材料,所述的基质包括无机氧化物和高分子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无机氧化物包括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和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高分子材料包括纤维素、淀粉、甲壳素和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发光材料为碳点,或碳点和荧光粉。本发明材料利用红光碳点和蓝光碳点将太阳光中的紫外光和一部分有用的绿光转换成对植物生长有用的红光和蓝光,且通过基质与发光材料的复合作用,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发光材料由于团聚所引起的荧光猝灭,且在传统光学薄膜的基础上赋予了基质材料的新特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