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10183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146160.2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将FeSO4溶液与污泥混合,搅拌,形成混合体系;(2)加入Na2CO3溶液,调节混合体系的pH至6.5~7.5,继续搅拌,静置,去上清,得到沉淀物;(3)将沉淀物密闭条件下水热处理,冷却,固液分离,干燥,得到水热污泥;(4)将水热污泥密闭条件下限氧热解,得到污泥生物炭。污泥生物炭中Cd、Pb、Cu、Zn、Cr和Ni六种重金属的形态发生变化,酸溶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向残渣态转化;富含FeOOH、SiO2和CaSO4,可作为去除土壤中TYL等污染物的吸附剂或土壤调节剂,对TYL的理论饱和吸附量可达58.19mg/g。
-
公开(公告)号:CN11123330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97453.6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2F11/143 , C02F1/28 ,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1/0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资源化处理利用方法及重金属吸附复合材料。具体是利用污泥和镁铝水滑石共同经水热碳化处理得到复合材料,不仅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而且所得复合材料可用于去除污水中重金属,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重新利用。本方法可同步实现污泥处理与资源化,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尤其适用于食品加工废水污泥和养殖废水污泥等此类有机物含量丰富的污泥的处理与利用,且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715853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58661.9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1J20/30 , B01J20/24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功能化纤维素嫁接沸石的方法及废水处理方法。本发明的功能化纤维素嫁接沸石可以去除原孔道内的一些水分和无机杂质,拓宽人造沸石孔道,增大孔径,使空间位阻减小,内扩散加快,离子交换容量增大。通过聚乙烯亚胺功能化改性乙酸纤维素嫁接到人造沸石上,可以得到表面含有大量羧基和氨基的吸附剂,引入了大量的吸附功能基团。本发明中使用的纤维素和人造沸石,其来源广泛,且廉价易得,且整个人造沸石嫁接过程简单易行,可实现大规模应用。吸附反应直接可投加吸附剂进去搅拌,静置可实现固液分离,工程应用可通过排出上清液,回收污泥实现重金属从水体中分离,整个处理工艺成本较低,操作较简单,且容易实施,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824142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174999.7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1J20/30 , B01J20/28 , B01J20/20 , C02F1/28 , C02F101/34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8009 , B01J20/06 , B01J20/20 , C02F1/281 , C02F2101/34 , C02F2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硫脲还原磁性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吸附剂包括氧化石墨烯基体,基体上负载有磁性铁氧体纳米粒子。制备的顺序是先对石墨粉进行预氧化,再制备氧化石墨烯和磁性氧化石墨烯,最后利用二氧化硫脲还原磁性氧化石墨烯。该产品对水体中的四环素有较好的去除能力,且固液分离能力强。该产品能用于制药、医疗、畜禽养殖等含四环素废水中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515413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10370614.5
申请日:2011-11-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系统及处理方法。所述系统的主要处理单元包括两级串联的第一级水平潜流湿地处理单元和第二级水平折流湿地处理单元,所述第一级水平潜流湿地处理单元设置有垂直流的硝化带。采用本发明系统处理污水,污水经初沉池去除大部分砂粒和悬浮颗粒物质后自流进入硝化带,经硝化带处理去除部分砂粒和悬浮颗粒物质,降低降低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并进行废水的硝化作用,然后利用第一级处理单元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去除部分总氮、总磷和悬浮物,降低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利用第二级水平折流湿地处理单元完成最终处理去除功能。本发明处理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脱氮除磷效果较好,显著降低污水的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
公开(公告)号:CN1884139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610036318.0
申请日:2006-07-0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nventor: 崔理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垂直流与水平流一体化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方法。包括将污水先经过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然后再经过水平流人工湿地处理,垂直流人工湿地与水平流人工湿地分别填充高炉渣/草炭混合基质和砾石/煤渣混合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在上,水平流人工湿地在下,水平流人工湿地分为前后两个湿地,两个湿地之间有连通孔相通,垂直流人工湿地直接建造在前一个水平流人工湿地上;污水先经过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再进入前一个水平流人工湿地处理,然后通过连通孔流进后一个水平流人工湿地处理。本发明的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处理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去除磷氮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686868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11497.8
申请日:2005-03-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nventor: 崔理华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方法。按垂直流人工湿地在前,表面流人工湿地在后的顺序串联起来组成复合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先经沉淀池去除砂粒和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后,接着自流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经过渗滤处理,然后再经表面流人工湿地进行处理;在垂直流人工湿地中填充人工混合基质,并种植观赏性植物,在表面流人工湿地中种植水生植物、花卉植物、蔬菜或养殖鱼类。本发明所述人工混合基质是以煤灰渣、高炉渣和中粗砂为主料,以草炭为配料,主料和配料按体积比9~19∶1配制而成。沉淀池的部分出水直接流入表面流湿地作为碳源,完成垂直流硝化处理出水在表面流湿地中的反硝化过程,污水与硝化处理出水的体积比为1∶4~1∶6。
-
公开(公告)号:CN1583604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200410027422.4
申请日:2004-06-0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生活污水垂直流-水平流复合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方法涉及环保治理技术领域,利用垂直流人工湿地与水平流人工湿地串联组成复合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垂直流人工湿地采用干湿交替方式运行,水平流人工湿地采用连续运行方式,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进入水平流人工湿地补充碳源,提高水平流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效果。垂直流人工湿地填充富含铁、钙、硅和铝等氧化物的高炉渣,水平流人工湿地填充富含钙的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煤渣。垂直流人工湿地栽种的花卉为陆生花卉为美人蕉、月季和鲜切花卉—玫瑰、非洲菊,水平流人工湿地所栽种的蔬菜为西洋菜、蕹(通)菜、韭菜、生菜、黄瓜、西红柿(樱桃番茄)、慈姑和茭白。
-
公开(公告)号:CN11997717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69997.3
申请日:2025-04-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东雅华湿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新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堵塞防冰冻双向流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以若干个依次排列的人工湿地池体为基础组成的治理单元,每个人工湿地池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的上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进水口,出水端的底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和溢流口,进水端的上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进水管和布水管网,出水端底部设置有底部出水管,出水端的上部设置有出水调节坝,溢流口设置在出水调节坝上部。本发明在春夏季节时采用下行流以及在秋冬季节时采用上行流的双向流运行模式,在不需要增加防冻保湿层的前提下,达到了利用尾水中的温度防止人工湿地填料层冰冻的目的,同时还达到了反冲洗防止填料层堵塞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557626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211025997.7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3个池塘为基础构建一个治理单元;S2:在治理单元中的第二池塘构建净化区域;S3:在净化区域内间歇性投加微生物菌种;S4:净化区域包括生态浮岛修复区域、仿水草填料修复区域、生态浮框修复区域以及围墙;S5:在第二池塘和排灌河之间构建复合基质过滤坝;S6:对第一池塘和第二池塘进行水质检测,若是第一池塘和第二池塘水质未达标,则重复步骤S2‑S5,直至水质达标。本发明的治理方法占地面积小,实现池塘尾水的循环利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