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761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03987.8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Q10/0631 , G06F111/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沙漠地区的新能源生产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建立基于综合效益最优的目标函数;S2.结合步骤S1所述的目标函数,建立新能源生产系统的随机鲁棒规划模型;S3.将所述随机鲁棒规划模型,通过对偶变换,引入对偶变量和辅助变量将数学模型线性化,通过已有的求解器进行求解,获得新能源生产系统规划最优解;S4.根据所述最优解对所述新能源生产系统实施配置。本发明通过建立随机鲁棒模型,通过对偶变换和辅助变量的引入,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从而降低计算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6391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1147565.1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送端电网短路比取值计算方法和系统,其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直流实际运行要求确定直流送端电网的最大传输功率;根据所述最大传输功率以及预先确定的直流送端电网短路比与最大传输功率的关系,得到直流送端电网的最小短路比;其中,所述直流送端电网短路比与最大传输功率的关系为根据预先确定的直流送端电网整流站定电流控制运行特性以及直流送端电网电网的短路比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本发明基于直流最大传输功率确定送端短路比的最小取值,解决了直流送端电网与受端电网控制方式不同,导致电网短路比取值不同的问题,可以广泛应用于直流送端电网短路比计算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91214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89808.8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强弱送端网架强度的无功配置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通过对弱送端电网中接入的风电数据进行处理,将风力发电机转化为已知节点注入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的PQ节点;S2、通过计算各PQ节点的电压变化指标确定无功补偿候选点集合;S3、基于无功补偿候选点集合以及预先构建的弱送端网架强度的多目标无功优化配置模型求解得到最优解集并筛选折中解,根据所述折中解配置弱送端电网中的无功补偿装置。本发明提高了弱送端电网的无功/电压支撑能力,解决了弱送端电网网架强度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29960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1618365.7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行域投影等值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分布式能源聚合商所在区域的线路参数和分布式能源种类建立分布式能源聚合商模型的约束条件;定义所述分布式能源聚合商模型的约束条件对应的时域耦合可行域,然后通过对偶变换和大M法将时域耦合可行域求解问题转化为整数线性规划求解问题;采用并行伞约束算法筛选排除所述约束条件中的冗余约束条件,并辨识出所述初始的时域耦合可行域中起作用的有效边界条件;利用外逼近算法刻画所述可行域对偶空间的极值点,得到所述分布式能源聚合商对应的精确时域耦合可行域。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减少了计算规模,提升计算效率,同时有效提高了可行域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9459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207510.2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00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及数据中心互动的虚拟电厂能量管理调控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计及数据中心互动的虚拟电厂能量管理调控方法包括:建立电网中数据中心的工作模型,根据所述数据中心的工作模型获取所述数据中心所产生的废热;根据数据中心所产生的废热,建立所述电网中建筑物的热负荷模型,获取数据中心所产生的废热的供给与所述建筑物的热负荷之间的关系;根据所述数据中心的工作模型和所述建筑物的热负荷模型建立电网的运营优化模型,根据所述电网的运营优化模型对所述电网进行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9558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149651.8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北京计科能源新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分析领域,提出了一种用于新能源送出的综合价值评估方法,构建了新能源送出综合价值评价指标和评估模型;基于已知的电源规划结果获取装机数据,结合已经构建的综合价值评价模型,采用生产模拟方法,考虑各主体发电运行成本、排放成本和新能源外送成本等因素,以某时段内最小化调度成本为目标函数,建立一种用于新能源送出的综合价值评估方法。该方法能对一定时段内的各环节资源进行综合优化,并根据已构建的评估模型计算综合价值指标,全面、客观量化各主体真实价值和新能源送出的综合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36072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790249.1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次同步振荡传播关键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基于CEEMDAN‑小波阈值去噪技术和Prony分析计算不同位置处参数对应的系统阻尼比,根据相关性评价组合模型判断交直流线路参数与不同位置系统阻尼比的线性相关性,形成基于相关性评价组合模型的次同步振荡传播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从而能在次同步振荡发生时更有效的识别、抑制次同步振荡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74466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1459958.3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化学储能精细建模的风电储能等多主体协同控制方法,涉及电力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电路等效原理建立电化学储能装置的等效电路模型,进一步得到健康状态与电化学储能参数的关系,并对电化学储能衰减进行建模得到储能衰减模型;基于风电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特点得到风电储能的运行模型;建立风电储能运行收益的目标函数;基于风电储能运行模型、储能衰减模型分别构建风电储能的约束条件;在满足上述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求解目标函数,并基于求解结果对风电储能进行优化、控制和调度。采用上述方案的本申请显著降低电化学储能装置的衰减,提高电化学储能装置的效率,从而提高风电和储能等多主体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8502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58532.3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励电动汽车参与车网互动的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综合能源系统待调度时段内的功率信息和所述时段对应的市场价格;将所述功率信息和所述时段对应的市场价格输入预先建立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中,获得待调度时段内各时刻电动汽车充放电需求数据;利用纳什博弈原理和所述待调度时段内各时刻电动汽车充放电需求数据确定待调度时段内电动汽车参与车网互动的贡献度;基于所述电动汽车的贡献度制定激励电动汽车参与车网互动的控制信号。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对于电动汽车参与车网互动的贡献度进行计算,采取通过完善的调度控制策略更好的调动电动汽车参与车网互动积极性,实现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46975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23165.9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考虑极端天气的充电站与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所述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极端天气发生的规律,采用概率分布函数拟合的方式,确定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根据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构建包含投资成本、正常情况下的运行成本和极端天气下的配电网‑交通网弹性成本的目标函数;构建包含配电网运行约束、交通网运行约束和投资与建设约束的约束条件模型;基于所述约束条件模型,求解所述目标函数,获得充电站、配电网与交通网协调规划的最优规划方案。本发明考虑到了极端天气下使用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充电站共同形成孤岛,从而尽量为负荷持续供电的可能性,可以更好的适应极端天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