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98253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152690.6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66F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F7/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升降平台,剪叉升降机构,该剪叉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台、连接在该升降台下方的叉臂及用于驱动该叉臂升降的叉臂控制系统,该升降台前端设有可水平向前伸出该升降台的活动板;单桅升降机构,该单桅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连接在该升降板侧边的伸展臂、用于驱动该伸展臂伸缩的伸展臂控制系统及限位开关,该限位开关设置在该升降台下方;移动基座,该剪叉升降机构和单桅升降机构并排设置在该移动基座上,该单桅升降机构位于该剪叉升降机构后端,该伸展臂位于该限位开关下方。该组合式升降平台具有单桅升降机构结构简单的优点和剪叉升降机构运行平稳承载能力高的优点,载重量得到较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48688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0686678.X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6V20/62 , G06V30/148 , G06V30/18 , G06V30/19 , G06V10/52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8 , G06T3/00 , G06T7/13
Abstract: 一种自然场景下的车牌识别方法和装置,预先构建改进的Retinanet网络,并进行训练,得到车牌检测模型,以及预先对CRNN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CRNN模型;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车牌图片输入车牌检测模型进行检测,得到车牌的角点;S2根据车牌的角点,结合opencv的透视变换对车牌区域进行矫正得到矫正好的图片;S3将矫正好的图片输入训练好的CRNN模型中进行预测,得到最终的识别结果。本发明使用mobilinetV2代替retinanet中的resnet50,在几乎不损失网络精度的情况下,降低了参数量和计算量,从而提高了车牌的检测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74705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810871290.5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激光切割装置的随动光路传输系统,包括安装平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的激光器、激光器随动机构、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还包括切割头及切割头随动机构;所述切割头包括聚焦镜;所述激光器长度所在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组成的平面平行于所述安装平台所在平面,第三方向垂直于安装平台所在平面;还包括一控制器及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大跨度切割过程中缩短激光光路最大传输长度,减少激光能量损耗,提高能量利用率,提升加工质量,并使整体结构紧凑。
-
公开(公告)号:CN11358664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25887.5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挤压与可变流道面积混合模式的磁流变液悬置,该悬置受到的外部激励可通过橡胶主簧带动连接杆上下活动进而带动挤压盘上下活动以挤压磁流变液,第一线圈通电时可在第一线圈周围产生闭合的磁感线磁路,使得被挤压的磁流变液切割第一线圈产生的磁感线以产生大阻尼力;第二线圈通电时第二线圈产生的磁感线在隔磁导环的上下两端形成圆弧形,通过改变第二线圈的通电电流进而改变该圆弧形磁感线的弧度以改变惯性通道的横截面面积,以调节磁流变液通过惯性通道处的流量而实现该悬置的刚度及阻尼可调。该悬置采用挤压与可变流道面积的混合模式,具有大的动刚度调节和较小的零场动刚度和频宽,使得该悬置具有良好的隔振性能和相对位移控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48829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320289.3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弹簧,包括液压缸、主活塞;所液压缸内设有填充有液压油的柱形油腔,所述主活塞活动安装于该液压缸,并将该液压缸分隔为主油腔和环形油腔两部分,且主油腔和环形油腔通过阻尼孔相连通;所述主活塞的内部设有柱形空腔,该柱形空腔通过一浮动活塞分隔为活塞气腔和活塞油腔,所述活塞油腔与所述主油腔相连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缓冲结构的油气弹簧,改进了缓冲结构,简化了油气弹簧系统的结构布置,有利于系统的紧凑结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215377321U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21309737.3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H01H36/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智能化柔性选择开关,包括磁流变弹性体、电磁线圈、导电片、支撑框架和锁紧装置;磁流变弹性体的中间部位两侧各粘有一片同样宽度的导电片,两端分别固定在硅橡胶中;硅橡胶两端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与硅橡胶接触的一侧都粘有两块分开的第三导电片、第四导电片、第五导电片、第六导电片,其中一端的外侧与支撑框架的内壁接触,另一端的外侧与锁紧装置对接;锁紧装置贯穿支撑框架并露出在支撑框架外部,在支撑框架的左侧缠绕接交变电流的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垂直通过磁流变弹性体。本柔性选择开关通过磁场可调节磁流变弹性体的形变,短时间内从开路状态切换到闭路状态,起到选择开关功能,安全可靠,实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13870886U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22368407.3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F16F9/5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橡胶的可控液压阻尼器,包括磁场、磁流变橡胶环、液压缸、活塞杆;所述磁场包含导磁率高的磁场支架、线圈和线圈支架;所述的液压缸内充满液压油;所述磁流变橡胶环夹持于线圈支架和导磁率低的活塞杆中间;磁场、磁流变橡胶环、活塞杆组成的装置在液压缸内滑动,且将液压缸分隔成有杆腔和无杆腔两部分;所述磁场、磁流变橡胶环之间设有环形流道,该环形流道用于有杆腔与无杆腔之间的液压的流动;所述磁流变橡胶环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变形,通过控制磁场大小可以调整环形流道面积,实现阻尼力调节。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阻尼连续可调,有利于主动和半主动减震系统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206680124U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20250681.6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66F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升降平台,剪叉升降机构,该剪叉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台、连接在该升降台下方的叉臂及用于驱动该叉臂升降的叉臂控制系统,该升降台前端设有可水平向前伸出该升降台的活动板;单桅升降机构,该单桅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连接在该升降板侧边的伸展臂、用于驱动该伸展臂伸缩的伸展臂控制系统及限位开关,该限位开关设置在该升降台下方;移动基座,该剪叉升降机构和单桅升降机构并排设置在该移动基座上,该单桅升降机构位于该剪叉升降机构后端,该伸展臂位于该限位开关下方。该组合式升降平台具有单桅升降机构结构简单的优点和剪叉升降机构运行平稳承载能力高的优点,载重量得到较大提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271194U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20799858.4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MFCs电池组电压反转电池的检测选通电路,以及一种检测MFCs电池组电压反转电池的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检测MFCs串联电池组中电压发生反转的电池的检测选通电路及控制电路,能有效的将电压发生反转的电池与总串联电路断开连接,串联电路中其他电池重新连在一起,从而提高回路的总电压。当向电压发生反转的单体MFC中添加新的营养物质时,反转电池电压回升,再次产生正电压,该检测选通电路又重新将该断开的电池连接到总串联回路,从而周而复始,提高MFCs串联电池组总电压。不仅能有效的剔除串联中电压反转的电池,而且能够使反转电池处理污水的能力有所提高,对于微生物燃料电池作为能源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2225857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20769710.1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第一浮动活塞将第一缸体内部分隔成第一气腔和第一油腔;第一缸体外周固设有主活塞,主活塞将第二缸体内部分隔成主腔室和副腔室,主腔室与第一油腔直接连通,且主活塞还设有阻尼孔;第二浮动活塞活动套置在副腔室内,且其将副腔室分隔成第二气腔和第二油腔,第二油腔与主腔室之间通过阻尼孔相连通。该阻尼器设有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当正常工作时第二气腔的压力可保持不变,也即第二浮动活塞可保持初始状态不变,仅第一浮动活塞进行活动;当遇到较大冲击时,第一浮动活塞与第二浮动活塞可同时参与工作,以降低系统整体的刚度来缓解冲击,提高驾乘舒适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