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5812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10608128.9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7/00 , A61K31/722 , A61K31/728 , A61K45/06 , A61P17/02
Abstract: 一种载瘢痕修复药物的可溶性微针阵列,该微针阵列包括瘢痕修复药物和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所述瘢痕修复药物分散在可溶性微针的基质中。一种载瘢痕修复药物的可溶性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PDMS微针阵列模板的制备;2)含有瘢痕修复药物的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水溶液的制备;3)载有瘢痕修复药物的可溶性微针阵列的制备。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给药方式或易脱落、或渗透性差、或副作用大、或疼痛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4475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231034.4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7/00 , A61N5/06 , B29D7/00 , B23K26/362 , B23K26/402
Abstract: 一种载光敏剂的无痛可溶性微针,所述微针包括基座、位于所述基座上的可溶性聚合物针体以及载有光敏剂和麻醉剂的针尖;所述基座、针体以及针尖为一体成型。一种载光敏剂的无痛可溶性微针阵列,所述微针阵列由1根以上的微针组成。一种载光敏剂的无痛可溶性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模具板的制备;2)激光刻蚀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针阴模;3)含有光敏剂和麻醉剂的可溶性聚合物水溶液的制备;4)微针阵列的制备。本发明可解决光动力治疗中给药方式不合理、患者在光动力治疗中需使用止痛措施的技术问题,同时解决了载光敏剂的无痛可溶性微针阵列的制备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4082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810837255.1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9/00 , A61K47/32 , A61K47/34 , A61K47/38 , A61K47/10 , A61K47/36 , A61K47/42 , A61K35/14 , A61P17/00 , A61P17/18 , A61P3/10 , A61P17/06 , A61P17/14 , A61P35/00 ,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的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得到聚合物溶液;(2)将聚合物溶液填入微针模具中;(3)将填有聚合物溶液的微针模具整体进行冷冻;(4)利用冷冻干燥处理除去冷冻后微针中所含的溶剂,然后脱模即可得到多孔聚合物微针;其中,冷冻干燥处理是在压强为0–100Pa的条件下进行的。本发明通过简单温和的冷冻干燥技术即可大规模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由此可解决多孔聚合物微针制备过程复杂、条件苛刻、工艺繁琐、价格昂贵,孔结构、尺寸及分布难以控制以及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困难等技术问题;制备的多孔聚合物微针可用于组织液提取和经皮给药。
-
公开(公告)号:CN10741219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315513.5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响应的抗肿瘤药物载体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金纳米粒子包括金纳米球或金纳米棒;(2)羧基化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3)水溶性氧化锌量子点的制备;(4)pH响应的抗肿瘤药物载体材料的制备。本发明通过对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设计以及各个反应步骤所采用的参数条件等进行优化,能够有效地解决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粒子用作药物载体时存在的药物释放不可控、载药量低以及易引发副作用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6443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838196.4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取皮肤组织液的微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微针包括相互贯穿的多孔网络骨架及在该骨架内外表面修饰的亲水性聚合物层。制备方法具体是先配制聚合物和致孔剂的混合溶液,然后将它们填入微针模具中,然后除去其中的致孔剂,即可得到具有相互贯穿的多孔网络骨架,最后在多孔网络骨架内外表面修饰亲水性聚合物层。本发明通过对该微针所采用的亲水性聚合物层的厚度、微针的孔隙率、孔径以及相应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设计进行改进,得到可提取皮肤组织液的微针。本发明提供的微针生物相容性好,提取皮肤组织液的速度快,无需外加负压装置,不会引起明显疼痛感和皮肤感染,无需专业人员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078260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0706922.2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批量制备中空微针阵列的方法,制备中空微针阵列的方法具体是利用具有孔洞的微针阵列阴模板制备聚合物微针阵列阳模板,然后在该聚合物微针阵列阳模板的表面镀上金属种子层;接着,在表面附着有金属种子层的微针阵列阳模板上电镀金属结构层,形成微针阵列针壁;然后使用有机溶剂去除聚合物微针阵列阳模板,得到金属微针阵列,打磨抛光或激光切割该微针阵列的顶部,即可得到中空的金属微针阵列。本发明通过对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的设置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目前中空微针阵列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结构可控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044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05910.5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8/98 , A61K8/9789 , A61K8/9706 , A61K8/65 , A61K8/02 , A61M37/00 , A61Q19/08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抗衰除皱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护肤品领域,该微针贴片包括主体支撑成分和功效成分,主体支撑成分由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可降解材料制成,功效成分按重量百分含量由以下组分组成:人参提取物10%~30%、积雪草提取物15%~25%、海藻提取物3%~5%、甘草提取物5%~10%、白蒺藜提取物2%~5%、绿茶提取物5%~10%、胶原蛋白10%~15%、阿胶5%~10%、辅助添加剂10%~25%。本公开的微针贴片可有效穿透皮肤角质层屏障,使功效成分直达真皮,快速调节细胞新陈代谢、补充所需营养物质和胶原蛋白,改善皮肤的纹理状态,达到抵抗衰老、祛除皱纹的功效,且原料天然、毒副作用小。
-
公开(公告)号:CN10885296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05019.1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8/9794 , A61K8/9789 , A61K8/68 , A61K8/42 , A61K8/02 , A61M37/00 , A61Q19/00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补水保湿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护肤品领域,该微针贴片包括主体支撑成分和功效成分,主体支撑成分由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可降解材料制成,功效成分按重量百分含量由以下组分组成:荷荷巴提取物10%~30%、薰衣草提取物3%~5%、芦荟提取物15%~25%、奇异果提取物5%~10%、白芷提取物2%~5%、绿豆提取物5%~10%、尿素10%~15%、神经酰胺5%~10%、辅助添加剂10%~25%。本公开的微针贴片可有效刺穿皮肤,在皮肤表面形成孔道,随着主体支撑成分的可降解材料迅速在皮肤内溶解,功效成分可能迅速被真皮层吸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从根本上改善皮肤缺水状态,且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65317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803700.2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8/98 , A61K8/9794 , A61K8/9789 , A61K8/67 , A61K8/02 , A61Q19/00 , A61Q19/02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美白祛斑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护肤品领域,该微针贴片包括主体支撑成分和功效成分,主体支撑成分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功效成分按重量百分含量由以下组分组成:熊果叶提取物10%~30%、珍珠粉15%~25%、甘草提取物3%~5%、当归提取物2%~5%、白芨提取物5%~10%、薏苡仁提取物5%~10%、柠檬提取物10%~15%、烟酰胺5%~10%、辅助添加剂10%~25%。本公开的微针贴片有效穿透皮肤角质层屏障,随着可降解材料迅速在皮肤内溶解,功效成分可能迅速被真皮层吸收,促进血液循环、营养肌肤,有效抑制皮肤黑色素生成和累积,加快黑色素的分解和代谢,起到美白皮肤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34122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503456.8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内部为中空结构,外部壳层为聚电解质与二氧化硅的杂化结构;所述壳层分布有介孔。该制备方法是首先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然后除去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的表面活性剂;最后用聚电解质对得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进行刻蚀,从而得到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该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孔体积,可应用于药物载体和免疫佐剂。
-
-
-
-
-
-
-
-
-